APP下载

大承气巴布剂敷脐防治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疗效观察

2022-07-27高聚伟崔一怡李云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症癌痛阿片类

高聚伟 徐 凯 崔一怡 李云娜

阿片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肿瘤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但约90%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最受关注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持续存在镇痛治疗全程,且不随时间推移减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预防使用泻药可一定程度上减少OIC的发生,但目前有助于选择最佳预防措施的证据不多,临床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中医药防治便秘疗效明确。笔者采用大承气巴布剂敷脐防治OIC,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阿片类药物滴定后拟转换为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批件号:ZSLL-KY-2017-009),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上无OIC 通用诊断标准,国外多参照美国多学科工作组关于OIC 诊断标准的共识[1]: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少于3 次;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硬。国内一般参照《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和(或)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 次),粪便干硬。以上诊断标准中,粪便性状及排便次数为客观指标,排便困难为主观指标。本研究中,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后符合其中一项即诊断为OIC。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恶性肿瘤(经细胞病理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2)数字分级法(NRS)[3]≥4 分,经短效阿片类药物快速滴定,转换为羟考酮缓释片口服;(3)年龄≥18 岁;(4)生活质量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PS)[4]≥60 分;(5)预期生存期≥3 个月;(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便秘者;(2)肠梗阻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肝肾功能不全者;(5)脐疗禁忌证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服用羟考酮缓释片前均由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嘱其多饮水,摄取足够膳食纤维,适度锻炼,定时排便。对照组服用羟考酮缓释片当天开始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规格15 mL/支,批号H20171057,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1 支/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大承气巴布剂(委托武汉弗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制备: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按4∶5∶4∶3 配比,药物超微粉碎,以聚丙烯酸钠等成分为骨架、冰片为透皮剂),1 贴敷脐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患者用药后出现Ⅰ度以上腹泻,则第2 天停止用药;治疗期间若连续3 d 大便未解,则采取干预措施: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L,口服,3次/d,必要时灌肠协助排便。

2.2 观察指标

2.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便秘次数、采取干预措施次数及便秘发生率 客观便秘发生率反映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分别以完全自主排便次数(spontaneous complete bowel movement,SCBM)[5]和Bristol 粪便性状评分(the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6]评价。SCBM 指自发完全排尽的大便次数,反应患者自主排便频率,一般以平均每周自主排便次数表示,SCBM<3 提示便秘。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 后各评价1 次,比较治疗14 d 后平均每周SCBM。BSFS:Ⅳ-Ⅶ型记0 分,Ⅲ型记1 分,Ⅱ型记2 分,Ⅰ型记3 分,BSFS 评分≥2 分提示便秘。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便秘次数,及3 d 内大便未解而采取干预措施次数(包括增加乳果糖口服溶液用量及使用灌肠剂)。主观便秘发生率反映患者排便主观感受,以肠功能指数(bowel function index,BFI)评价[7]。BFI 为肠功能评估工具,包括排便困难程度、排便不尽感及患者自我满意度3 项,无感觉为0 分,非常困难100 分,每项0~100 之间,计算三项平均分,以28.8 分作为便秘临界值,>28.8 代表便秘。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各评价1 次。统计SCBM<3次和(或)BSFS 评分≥2 分及BFI>28.8 患者,计算便秘客观发生率、便秘主观发生率以及总便秘发生率。

2.2.2 便秘主症评分[8]包含6 个条目:(1)粪便性状:参考Bristol 粪便分型标准,Ⅳ~Ⅶ型记0 分,Ⅲ型记1 分,Ⅱ型记2 分,Ⅰ型记3 分;(2)排便费力:无记0 分,偶尔记1 分,时有记2 分,经常记3 分;(3)排便时间:<10min 记0 分,10~15 min 记1 分,16~25 min 记2 分,>25 min 记3 分;(4)下坠、不尽、胀感:无记0 分,偶尔记1 分,时有记2 分,经常记3 分;(5)排便频率:1~2 d/次记0 分,3 d/次记1 分,4~5 d/次记2 分,>5 d/次记3 分;(6)腹胀:无记0 分,偶尔记1分,时有记2 分,经常记3 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各记录1 次,评价OIC 患者评分情况。

2.2.3 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评分(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9]PAC-QoL 评分反映14 d 内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含了28 个字条目,每个子条目分值0~4 分,最高分值112 分。患者分值越高表示便秘导致的生活质量越低。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各记录1 次,评价OIC 患者评分情况。

2.2.4 不良反应 观察包括皮肤过敏、Ⅱ度以上腹泻等发生状况。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中重度癌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61.23±11.15)岁;癌种:肺癌11例,消化道肿瘤12 例,乳腺癌5 例,泌尿系肿瘤3例,妇科肿瘤3 例,其他1 例;疼痛程度:中度21 例,重度14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8 例,年龄(62.30±11.78)岁,癌种:肺癌13 例,消化道肿瘤11 例,乳腺癌7 例,泌尿系肿瘤1 例,妇科肿瘤2 例,其他1 例;疼痛程度:中度23 例,重度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便秘次数、采取干预措施次数及便秘发生率 治疗期间,观察组35 例中有4 例患者发生12 次便秘(SCBM<3 次或BSFS 评分≥2 分),其中5 次需增加乳果糖口服溶液用量,1 次需灌肠协助;对照组35 例中有11 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27 次便秘(SCBM<3 次或BSFS 评分≥2 分),其中12 次需增加乳果糖口服溶液用量,3次需灌肠协助。上述发生便秘患者经干预措施处理后均顺利排便。两组患者客观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1.43%(4/35)和31.43%(11/35)。治疗14 d 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有主观便秘表现(BFI>28.8)的分别为9 例和17 例,主观便秘发生率是25.71%(9/35)和48.57%(17/35)。去除重合,观察组发生OIC 共11例,对照组发生OIC 共20 例,总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1.43%(11/35)和57.14%(20/35)。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客观便秘发生率、主观便秘发生率及总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3 两组OIC 患者SCBM、BSFS 及便秘主症评分比较 两组OIC 患者治疗前SCBM、BSFS 及便秘主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OIC 患者SCBM 下降,BSFS 评分及便秘主症评分增加(P 均<0.05);治疗后观察组BSFS 及便秘主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OIC 患者SCBM、BSFS 及便秘主症评分比较()

表1 两组OIC 患者SCBM、BSFS 及便秘主症评分比较()

注: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大承气巴布剂敷脐;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OIC 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SCBM 为完全自主排便次数;BSFS 为Bristol 粪便性状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4 两组OIC 患者BFI 及PAC-QOL 评分比较 两组OIC 患者治疗前BFI 评分和PAC-QOL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OIC患者治疗前BFI 评分和PAC-QOL 评分均明显增加(P 均<0.05);治疗后观察组BFI 评分和PAC-QO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OIC 患者BFI 及PAC-QOL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OIC 患者BFI 及PAC-QOL 评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大承气巴布剂敷脐;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OIC 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FBI 为肠功能指数;PAC-QOL 为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和最恐惧症状之一[10]。作为癌痛治疗基石的阿片类药物应用广泛,但其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OIC 是最常见和最影响癌痛治疗依从性的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其通过激活小肠κ 受体及小肠与近段结肠μ 受体,增加非推进性收缩和肠液吸收,从而使粪便干燥,故OIC 患者对传统泻药治疗反应欠佳,早期预防尤为重要[11-13]。NCCN 癌痛实践指南建议对OIC 早期防治,目标为非强制性排便1 次/1~2 d。预防措施包括足够液体及膳食纤维摄入、适度锻炼,以及预防性使用泻药。

中医认为,OIC 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温燥伤津,大肠通降不利,治则当以通降肠腑。神阙穴又临近腹腔组织,下有丰富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穴位贴敷神阙穴药力集中,具渗透强、吸收快之特点。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OIC 症状[14],尤其贴敷神阙穴在便秘防治中疗效较好[15-16]。大承气汤中大黄泻下攻积,芒硝软坚通便,厚朴除满消胀,枳实导坚开结,诸药合用贴敷神阙穴有行气通便之功,可有效改善OIC。

本研究结果表明,OIC 患者常规应用乳果糖口服液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巴布剂可增加患者SCBM,降低BSFS 评分及便秘主症评分,使粪便性状更接近正常,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降低OIC 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用于肿瘤癌痛患者的辅助治疗。

猜你喜欢

主症癌痛阿片类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2021年欧洲《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建议》解读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中医分型辨治脂肪肝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治幽螺,中医分三型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