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挖掘

2022-07-25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宋雪春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诗人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 宋雪春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小学语文所选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佳的载体之一。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动力,还可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教师讲好古诗词,离不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语境相结合,深挖古诗的意境和诗人要传递的各种思想感情。教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会让越来越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在课堂,学生会从古诗词的学习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独特而且崇高的位置,古人常用诗词抒发情感、表达意志。在传统文化中,诗歌对个人生命中的欢喜、寂寞、悲伤、感悟、理想等精神体验,进行了最幽深和细微的探索,诗歌往往在某个意境下揭示生命的有限性,引发后人思考。古诗词又叫古典诗歌,因为古时候诗和音乐是相伴而生的,音乐的节律与诗歌的格律浑然一体,早期的诗歌便是民间的歌谣,诗歌的形态精美雅致,是人民智慧和敏感心灵的结晶。诗歌给人带来无限美感,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式美学的高峰。古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是人文教育和学习语言文字最丰富的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教育,就如同撷取了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选用的古诗词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文化和教育向来是不分家的,衍生到义务教育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是大势所趋。为了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近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修订时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显示了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提升传统文化的教育分量,同时也非常重视质量。诗歌部分选取的都是经典的古代诗词,覆盖面较宽,不论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均有所兼顾。由于这些古诗词中蕴涵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所以教师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要善于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展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语文课堂中传授考试知识和习题训练较多,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较少,再加上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与现在相隔久远,学生在学习时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往往不能充分理解,不论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况且古诗中有大量运用意境衬托情感,用字也有古今异义的现象,这也是增加学习难度的地方。教师教学时容易把目光锁定在这些生、难字上,对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解析,然后解释古诗词的大意,让学生背诵古诗。这虽然也增加了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对诗歌这种富含传统文化资源的载体,教师如果不能深入挖掘诗词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就不能充分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涵和意境,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中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对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除了给学生领读、讲解诗歌大意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包含的传统文化。教师利用古诗词的课堂,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让学生了解蕴藏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精神气质、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说明事理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自身不断进行传统文化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传承传统文化教学的能力,掌握语文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词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继而自觉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本就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又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教师有责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课堂的文学价值和文化魅力,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负担,但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古诗词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词讲解时结合传统文化内涵也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对语文教育是个挑战,更是个机遇。教学中承担挖掘传统文化的任务,也能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止在分数上,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也不止在了解诗歌大意上,更在于学生在一次次精彩的课堂上充分理解古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增长学生的个人见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以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手法,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志被人们世代传诵。有的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恋,有的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表达惜别之情,有的表达高洁品质、美好志向等,这些诗歌无一不是在表露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也都是价值观非常优秀的作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帮助。比如,读到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学生会为诗人流露出的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深深打动。学生学习诗人吐露的这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时,可以体会到这种传统精神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依然闪耀着它的光芒,会让学生在掩卷思考时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是在一点一滴的学习、观察、体验中积累的,古诗词中折射的诗人的价值观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精炼了生活的细节,提升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把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带入课堂,形成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完美结合,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小学生对古诗这种陌生文体的距离感,降低对古诗的理解难度,增加对古诗内涵的解读能力,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信心和质量。挖掘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诗词课堂,可以给学生更全面的古诗词文化体验,享受文化的熏陶,激发对古诗词的探究热情,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思想,在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坚定好好学习的信念。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挖掘策略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丰富的传统文化用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挖掘诗歌传递的各种人文情怀,就是对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一种探索和理解,也是增加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

(一)理解诗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是人的精神寄托,少年的美好时光是在家乡度过的,值得一个人永远怀念和记忆。家乡是人心灵的根,人长大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多多少少有家乡的影子。古代诗人有的在远方做官,有的云游四方,有的被贬在边塞,在远离故乡的日子会对故乡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仿佛故乡是内心深处唯一可以停靠的地方。从很多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诗故乡的内心深处的信仰,以及故乡给了诗人一种坚持的精神动力。教材中有一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教师要带领学生好好去领悟。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在寂静的月夜表达的一种思念家乡的感受。诗人独处他乡,刹那间产生了错觉,白天奔波忙碌还能冲淡离愁,但是一到夜深人静,尤其是月色如霜的夜晚,心头就难免产生对故乡的思念。诗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迷离恍惚的状态,再到转至清醒,望着月亮,想到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同一轮明月的照耀下,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诗人想念的是故乡,其实更是故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同样表达了一种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类似的古诗中挖掘出古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如何抒发内心的孤寂、踌躇,但又带着期盼,不管离得再远,最终挂念的还是故乡的情怀,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友情是人生重要的情感之一,小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友情有时是一句暖心的话,有时是一声遥远的祝福,有时是给你的关怀鼓励,有时是对你伸出的援助之手。正因为有了朋友,我们的生命才多姿多彩,多少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朋友之间,没有朋友的世界是孤独而荒凉的。友情超越了物质,给人精神上莫大的安慰,所以友情是无价的。古代人的生活不像如今信息交流这么快捷,和朋友的交往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但古人似乎更加重视友情,有很多古诗写到了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和朋友分离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人为一位即将远去西北边疆的朋友送行而写的诗,诗人没有刻画送别时喝酒的场面,也没有直接表露离愁,而是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关切与祝福,很容易让人想到朋友间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场景。再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诗人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汪伦来送别即将远行的诗人,诗人将无形的情谊比作有形的千尺潭水,歌颂了朋友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教师挖掘这些友情诗的深刻内涵,为学生揭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是人之常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热情,古诗中有不少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教师应借着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描写庐山的形象,让人眼前立现出庐山在各个角度看到的不同的瑰丽奇特景象,整首诗质朴无华,语言流畅,非常易于被小学生理解。还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敏感的心善于领略自然的美,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表达了不同天气下湖光山色的胜景,也可想见诗人洒脱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教师要强调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美好与神奇的赞叹,教育学生要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蕴涵了很多知识,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要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就要从小学阶段的教育开始。古诗词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挖掘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民族性格,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会理解古诗词,尝试与古人对话,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对古诗词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坚持、努力探索,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这对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诗人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品读古诗
诗人猫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