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做好以身作则的“教科书”

2022-07-25唐胜军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打麻将小雨泡泡

□唐胜军

希望子女有所成就是每一位父母的愿望,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今,很多家长并非期待子女学有所成,而是强迫子女必须成功。在这种心理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父母对自身现状的不满,所以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成长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长行为举止的现实反映。如果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一味地要求孩子,那么教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比如,有些家长觉得热爱阅读是一个良好习惯,所以要求并监督孩子天天读书,然而自己回家之后却“葛优躺”,捧着手机一刷就是两三个小时,孩子看在眼里,当然会心存不满,因而对阅读会愈发抗拒。家长首先要做到对孩子的正面引领,做好以身作则的“教科书”。

再多的物质给予也比不上父母的“精神榜样”

陈子歌(化名)是一名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从小到大,陈子歌的生活都是被爸爸妈妈用金钱“堆砌”出来的。陈子歌的爸爸是开印刷厂的,家境殷实,陈子歌作为家中的独子备受父母的疼爱,同时也肩负了很多期望。父母希望他学有所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便在孩子身上投资了很多。

陈子歌上小学时,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早早就在当地最好的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上学后,陈子歌从一年级开始,家庭教师就没有断过,凡是当地知名的辅导老师,语数外每个学科都被陈爸陈妈请了个遍。不仅如此,陈子歌的爸妈甚至还请了一位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给孩子辅导作业,这位大学生只需要在陈子歌遇到难题时帮忙解答以及监督他不偷懒,保证作业按时完成就行,酬劳是每小时200元。即使这样,陈子歌的学习成绩仍然不见起色。陈爸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觉得自己作为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条件和资源如此优厚,为什么孩子还是如此不争气?夫妻二人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他们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或许是天性愚钝,“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相当于把自己的责任择得干干净净。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明白,孩子学习这事还真不能只怪陈子歌。原来,陈父陈母都是麻将爱好者,只要晚上没事儿,就会叫上三五好友来家中“搓麻”。陈子歌的书桌放在卧室,硕大的高级麻将桌则摆放在客厅,与卧室一门之隔。门内是陈子歌孤独地面对着作业本,门外是父母打麻将时的说笑声,门内的寂静与门外的热闹,做作业的孩子与打麻将的父母,形成了鲜明对比:明明只有一门之隔,门内与门外的场景竟然如此割裂……听着父母的笑声,年幼的陈子歌又如何能静下心来学习呢?每天打麻将至凌晨两三点的父母连一个良好的睡眠都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别说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了。长此以往,请再多的家教,对孩子而言又有何用呢?

陈子歌家庭富裕,父母不惜重金为他提供的“资源”,其实对他的成长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更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领。孩子看到沉迷麻将的父母,又怎么会自觉地努力学习呢?

更讽刺的是,陈子歌父亲经营的印刷厂,印刷最多的是教育类的书籍和杂志,陈父每天都与这些“教育知识”为伴,然而他对这些精神食粮却视而不见。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此唾手可得的知识,陈父“不屑一顾”,这样的父亲又怎么可能教育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儿子呢?

陈父给孩子的只是他觉得应该给的,这些用金钱能达成的目的往往是最不需要用心的,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陈父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精神营养。

再好的家庭老师,再贵的辅导机构都比不上家长榜样的力量。如果陈父能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打麻将,而是选择陪在孩子身边,读读报看看书,那么这个故事或许是另外一个走向。

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

小雨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她从小就有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为此,幼儿园老师专门给小雨开设了专属的“故事时间”。每天下午3:30到4:00,小雨都会站在小朋友面前给大家讲故事,小雨讲的故事可不是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小雨自己编的,很多时候,小雨甚至不用提前构思,只要站在大家面前,就能编出一个动听的故事。

小雨讲的故事不仅生动、引人入胜,而且有一些还富含道理,并不像是一个5岁小姑娘能说出的故事。读幼儿园中班时,小雨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小鱼泡泡”的故事,讲的是一条名叫泡泡的小鱼热爱海洋、热爱生活,有一天它不幸被人类的渔网打捞上岸,被养在了水族箱中。为了重新回到大海,泡泡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然而在它终于看见大海的那一刻,却因为过度疲劳晕倒在了沙滩上——热爱海洋的泡泡终究没有回到海洋。这个故事讲完,全班小朋友都沉默了,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小鱼泡泡的经历还放声大哭,一直哭到放学。

小雨的写作能力在小学得到了充分发挥,她的作文构思新奇、文通字顺、行文大胆,甚至有一些“天马行空”,于是总是被当作范文来展示,用老师的话说:“小雨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特立独行的小孩。”

到了小学高年级,当周围的同学都在为写作而发愁时,小雨却从来都不着急,每每看到作文题目,稍加构思,下笔便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很多家长向小雨的妈妈请教写好作文的妙招,她想了想,说:“小雨从小就爱看书。”

“爱看书?我们家的孩子课文都读不下去,让他看书跟要他命一样,你们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乖啊?”有的家长抱怨道。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看书,所以孩子从小就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小雨的妈妈微笑着答道。

原来,小雨的妈妈也是一位“书迷”,对于书籍爱不释手,小雨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妈妈就天天给小雨读故事书,等小雨再大一点,便总能看到妈妈吃完晚饭后看书、在公交车上看书、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时看书……小雨印象中的妈妈好像无时无刻不在看书,外出时包里总会带上要看的书,有了妈妈的引导,小雨从小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小雨也爱上了阅读。真是应了那句“要想写作好,阅读不可少”的话,大量阅读给小雨带来了深厚的文学积淀,才有了日后小雨写作上的成绩。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想要取得理想的家庭教育效果,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

打麻将小雨泡泡
巨型泡泡
妈妈打麻将
动手做个方泡泡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一鼓作气
打麻将
“打麻将糊了”?
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