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实现

2022-07-2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陈燕红周莉萍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历史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 陈燕红 周莉萍

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纵横古今的学科,它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强大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历史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运用大量课本中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的渗透,也可以将学校开展的多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历史教学相融合,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这样的做法可以起到“一箭三雕”的功用,不仅拓展了以往专注历史课本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还巧妙地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感化教育功能及实现

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就是道德素质,传统美德需要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年轻一代道德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石。在历史长河中,古今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仁人志士的不朽精神感化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熏陶我们,中华脊梁是由无数仁人志士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撑建起来的,先辈们高尚的品德应当被后世铭记和继承。中华脊梁中有无数中华儿女高尚无比的灵魂印记,比如,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舍生取义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通过学习历史,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谦恭、谨慎、勤劳正直、坚强不屈、敢于创新等。在学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一点一滴都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同时学生也从这些“最可爱的人”身上联想到现实生活中。

按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安排,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通过校园广播、扫墓、讲红色故事等形式开展祭奠英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继承革命英烈优秀品质。为了弘扬英烈精神,铭记英魂的光辉历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这种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英烈们的光辉历史,通过回顾与感受他们的事迹,加深自己的感触。逝者安息,生者奋发,通过到烈士陵园扫墓,增强全体师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以史为鉴功能及实现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很大的思想误区,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很多年前的无用知识。为了使学生走出长期形成的对历史科目的思想困境,历史教师在授课中应将历史教学、现实生活、社会发展三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即历史的延续,学会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影子。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历史中找寻现代的影子,以史为鉴,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从而不断指引我们前进。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每个阶段的历史都为后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后人永远能铭记前辈的历史,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例如,岷阳初级中学开展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在演讲中提到了改革开放等伟大决策,明确了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通过近代中国历史地位与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对比,总结出我们不再是腐朽落后的旧中国,当今的中国国际地位已大大提升。经过一代代先进中国人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奋斗,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人民生活幸福,不断为创造新的历史,为后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这激励广大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在励志奋斗中绽放光彩,在居安思危中勇于担当,发奋学习,增长才干,自强不息,用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三、启迪智慧功能及实现

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启迪学生智慧,汲取历史营养,开阔学生视野。历史是流动的历史,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走更多弯路,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用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获得成功后总结经验,在遭受挫折后吸取教训,只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在未来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要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学会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甄别,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到同情之理解。中国历史中不乏充满智慧、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如独当一面的韩信、破釜沉舟的项羽、羽扇纶巾的周瑜、运筹帷幄的孔明等,他们经天纬地、治国安民的雄才大略无不令人钦佩,他们遗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无不是智慧的浓缩和结晶,对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历史科目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比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时,教师通过历史知识,让学生学习敢于争先、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明白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积极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手抄报比赛”,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更加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基础上,制作出了风格独特、主题新颖、真正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和光辉品质的手抄报。通过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年岷阳初级中学艺体节系列活动之历史学科趣味知识竞赛都会如期开展,通过竞赛考查学生熟悉和不熟悉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感悟历史,把教育和竞赛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其实历史就在身边。通过竞赛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学生的智慧。

四、红色文化的弘扬及实现

红色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革命道路上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让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例如,历史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这些课程时,注意让学生领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学习革命党人身上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救国救民的“长征精神”。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岷县当地的红色资源,比如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岷县二郎山开颜阁等,让学生切身体会红色革命精神,让“红色”走进学生心里,让红色基因及革命薪火代代相承。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岷阳初级中学以“红七月”为主题,举行了“不忘初心颂党恩,扬帆逐梦庆七一”的红歌演唱活动,号召有志青年在国旗下坚定决心、努力学习、搏击长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校全体师生应该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出新时代教师和学生的智慧、风采、力量,团结一致,奋勇前行,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赤子之心为人民,以奉献之心报国恩。岷阳初级中学还开展了“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感党恩抒我心向党”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活动,岷县岷阳初级中学党总支在岷县旋窝村毛泽东旧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活动,重温党的奋斗历史,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党员教师重走长征路,弘扬革命精神,参观故居,回顾历史。旋涡村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停留并居住过的地方,这里有红军长征中留下的珍贵记忆。通过活动,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岷阳初级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红七月”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全体师生“强国有我”的思想自觉和使命担当,助力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恪守承诺,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做到明党史、感党恩。岷阳初级中学开设思政讲堂,专门举办了“红军长征在岷县”的特色讲座,由学校思政教师做讲解,利用身边的故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聆听热情,让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家乡的红色历史更加熟悉。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学生,铸造学生的红色之魂,发挥好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和思想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抱负、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校还邀请了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宣教室主任,为学校师生举办红色文化展和专题讲座,带学生了解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通过活动让学生重温党的革命历程,接受革命历史的洗礼,丰富了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全体师生在人生新征途上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五、法制教育及实现

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法制教育,由于历史学科内容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会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知识。在历史课上贯穿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在讲到八年级历史“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往”这节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历史课堂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历史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历史教师应仔细研究现行法治教材,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历史课本中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法治案例,将历史、法治、生活巧妙地融合到一起。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教师应着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守法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维护法律尊严的习惯。只有法律意识得到了强化,学生才会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且学会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明确如何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明白法治强国的重要作用,只有保证法律的制约,整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得到保障。历史课堂的作用之一就是法制教育阵地作用,依托初中历史课堂推进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的责任。

例如,初中历史课本在讲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时,韩非子就提出“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的思想。教师通过韩非子思想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在讲到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这一内容时,涉及我国的根本大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教师要着重引导并启发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让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才能依法办事。例如,通过领略人民警察的风采,观看法治教育、懂法守法和交通安全宣传展板,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常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县公安局办案中心,通过讲解员专业细致的讲解,学生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如何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法律保护,为他们日后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增强法治意识。

六、理想教育功能及实现

初中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的核心价值。每到端午节,学校都会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通过“重阳菊展”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学校课余生活,陶冶师生高雅情操,涵养审美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端午香囊展览”活动中,学生精心挑选各种原料配方,一针一线亲手缝制香囊,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各自分享心得,体会端午传统节日的魅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发扬了民族精神。学生追忆了屈原,感知了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精神。历史教师通过在历史课上讲述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用一颗敬畏的心看待我国古代的璀璨文化,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用自身的行动彰显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教师通过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干部雷锋等,让学生在学习他们美好品格和精神的同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任的人,真正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

七、结语

历史课堂、校园文化建设、思政教育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历史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更新历史教学的策略,将历史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地展现出来。通过历史教学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实历史课堂。通过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历史教学相结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全方位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红色历史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追忆红色浪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