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沟通,让爱流动

2022-07-25刘沁妮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语气眼神丈夫

□刘沁妮

女儿上一年级,据老师反馈,她学习专注,自理能力较强,在班上属于比较乖巧的类型。性格温和,礼貌懂事,偶尔的淘气或倔强,我也能够包容。她所有的优良品质中,诚实这一点是我最看好的。然而有一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来了一次信任挑战。

那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和她交流学习,翻到口算小题卡时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有没有做题呢?”“没有,今天太忙了,要写字。”“咦?这不是做了一面么?”“这不是我做的,是晨晨(她的好朋友)做的。”什么?还理直气壮说是别的同学做的?我的怒火眼看就要上来了,就习惯性地深呼吸3秒,突然想到,如果是有意请人“代写”,她会这么轻松地坦白吗?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我追问:“她为什么帮你写啊?”“她今天没带题卡,做完作业没事,要我借给她,我就借了。”语气里透露出一丝做了好事求表扬的得意。我哭笑不得,却也恍然大悟。我没有批评她,一边肯定她助人为乐,引导她下次注意方式方法,一边默默地把晨晨的笔迹擦掉,让她这会儿自己写,女儿非常平静地接受了。

这时,丈夫回来了,看到习题本上擦掉的痕迹,于是问了一句:“你错了这么多?”女儿否认,告诉爸爸是同学做的,现在擦掉重写。丈夫不分青红皂白:“你怎么能让别人给你写作业呢?”语气并不重,可女儿觉得委屈了,一边跺脚一边大喊“才不是呢”,然后“哇”地一声哭出来了。“不是就不是么,你发啥脾气!”一个哭叫,一个恶狠狠批评,我在一旁又急又气,给丈夫使了一个眼神,转身走向女儿。我拍拍她的肩,看着她的眼睛,说了句“妈妈相信你”,安抚女儿冷静下来好好跟爸爸说清楚,又眼神示意丈夫坐那儿好好听。女儿擦干眼泪,抽泣着又大声讲了一遍经过。总算是风平浪静了,可女儿看她爸爸的眼神还有那么一股怨气。

睡觉前我和女儿谈心,说到晚上这件事,问她为什么要发脾气,她说:“爸爸说我让别人给我写作业,就是说我坏,我心里难受。”“我理解你的感受,那我们来好好捋一捋,下次遇到同学找你借题卡怎么办?”女儿想了一下,说:“就让同学只看题,把答案写在她自己的本子上。”“好主意!”“那如果以后还有人误会你怎么办?哭喊?”女儿又想了一下,说:“不会了,我忍着气先讲清楚,爸爸就不会说我了。”我笑着说:“对呀!要好好说话,别人才能明白,发脾气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人更烦躁。当然,你难受可以说出来。”女儿似懂非懂:“妈妈我知道了……”

这件事以后,我特别留意女儿的情绪,很多时候发现不对劲就提醒:“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哦。”“你想表达什么好好说,我仔细听。”孩子的性子没那么急了,我也摸清了一些和她沟通起来更顺畅的“门道”。

一是倾听。作为父母,除了引导孩子情绪合理表达以外,应该先冷静下来,反思自己是不是不理解孩子。所以,我会非常注意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以了解真实的情况和事情的全貌。当然也会注意说话的方式,做到尽量客观、具体,对事不对人。

二是引导。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孩子遇到不满意的、委屈的事情,会生气、难过都是正常的。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疏导情绪,把真实的情况和需要表达出来,非暴力沟通技术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是信任和包容。“妈妈相信你……”“没关系,我们一起面对……”这样的话带给孩子的力量远远不止擦干眼泪,还有鼓起勇气去面对一切。包容不是纵容,平等沟通问题所在,商议解决办法,引导怎么面对和承担责任,让孩子不因为犯错留下阴影。

猜你喜欢

语气眼神丈夫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生命的顽强
傍晚
语气不对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
安慰
搞笑秀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