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2022-07-25安扬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菲菲汉服民族音乐

□安扬

我国的传统文化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很多中外电影都致力于挖掘和再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元素,动画电影《飞奔去月球》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神奇故事。菲菲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传统气息浓厚的小镇上,菲菲小时候每天晚上听着妈妈讲述的天狗、嫦娥、后羿以及月兔的“睡前故事”入睡,对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心驰神往,妈妈还给她买了嫦娥玩偶及月兔灯笼。妈妈和爸爸每年中秋节前夕都手工制作精致、美味的月饼售卖,受到小镇居民的欢迎。后来,妈妈把家传的做月饼的独门秘方及制作口诀教给了菲菲。妈妈告诉她,月饼承载着无数传奇,每块月饼都深藏着月亮的信息,月亮的每次阴晴圆缺都值得珍惜。后来妈妈因病去世,菲菲一直珍藏着妈妈生前佩戴的印有嫦娥图案的丝巾,还梦想有一天能到月球上去看看嫦娥……

正如电影中菲菲的妈妈那样,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可以使孩子增强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让孩子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永远流淌着民族的血液。那么,家长如何用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呢?

教孩子背诵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歌》

一些孩子对西方的十二星座及对应月份和日期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但连中国十二生肖的顺序都搞不清楚。家长要先从孩子的属相说起,给孩子讲讲所属生肖的传说故事,查一查、算一算与自己属相对应的生肖年是哪一年,进而了解生肖年的排序……家长还可以趁此机会将家人、亲戚的属相告诉孩子,让孩子知晓更多的生肖故事,记住中国独有的循环往复的十二生肖的纪年方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长应该先带着孩子一起读《二十四节气歌》,既让孩子认识其中的字,给孩子讲每个词、每句话的含义,而且对照、结合当下的节气进行讲解,引导孩子注意观察该节气中万物变化,相信孩子一定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也会更深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利用节日习俗教育孩子

在我国,很多传统节日(除夕、端午、中秋节等)都有一些神话传说、典故等,而且不同的节日会穿着或佩戴不同的衣服、饰品,充满了仪式感。家长可以在陪孩子过节的时候,给孩子讲每个节日的由来、相关历史人物、民间习俗等,让孩子对节日多一份期盼与向往。

伴随节日而来的亲人之间的团聚大餐也是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包饺子、包粽子、买月饼……孩子在节日里通过与亲戚相聚,能逐步树立起家族、家庭、亲人的观念,逐渐体会到亲人之间血脉相连、同气连枝的感情。

给孩子讲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流传着很多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天津陈塘庄地区有哪吒故乡的传说、陕西省西安市牛郎织女的传说、北京王府井的传说……家长可以因地制宜,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述家乡的民间传说,还可以从网上搜索关于那些传说的史料和相关图片,让孩子感受其中的魅力。

如果家乡有传说人物纪念馆,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实地参观,让孩子亲眼看一看馆中建造的雕像、收藏的文献、相关的著述、展出的照片等,让孩子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家乡这片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和天然优势,让孩子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带孩子制作民俗手工

近年来,一些民俗手工作坊悄然在城市兴起,不仅带来了浓郁的民族风,而且成为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家长可以带孩子制作陶艺、扎制风筝、学习扎染等,让孩子在学习传统技艺制作流程的同时,眼、手、脑并用且促协调发展。当带有孩子个性化创意的成品摆放在孩子床头、被孩子亲手放飞到天上、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孩子的自豪感、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对传统文化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家长还可以在家中教孩子剪纸、缝制布艺老虎、编织中国结等,孩子在家长手把手的教导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而且能增加对家长的崇拜心理,亲子间也能培养出默契合作的意识。当孩子的作品被粘贴、摆放、悬挂在家中各处,亲戚朋友来做客时,对孩子的赞赏会让孩子更有自信。

带孩子欣赏民族音乐

听音乐是很多孩子休闲娱乐的选择,他们喜欢戴着耳机,哼着中外流行歌曲散步、慢跑,却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曲目知之甚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家长可以下载一些民族音乐,与孩子一起欣赏,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等。

民族音乐除了优美动听之外,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蕴含其中,比如《梁祝》的美丽传说、嵇康《广陵散》的典故、阿炳与《二泉映月》的故事等。另外,很多著名导演拍摄的电影也都加入了民族音乐元素,比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中对民族音乐元素的创新运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大量使用了经典的民族音乐元素。家长可以带孩子观看或重温这些经典影片,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民族音乐对气氛的巧妙烘托,音乐和情节发展之间的默契配合。

送孩子一套汉服

很多孩子穿着打扮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对古代服饰产生了兴趣。家长与其花很多钱买价格昂贵、限量版的名牌服装,还不如顺应孩子的喜好,在孩子生日、18岁成人礼时,送孩子一身汉服。当孩子穿上汉服,衣袖飘飘、衣带飞扬地走在公园里,与同龄人一起伴着轻风细柳拍摄美照时,一定会引来路人的羡慕与赞叹,这会让孩子爱美的小心思瞬间得到满足。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带孩子拍摄汉服写真照片,让孩子在试穿多套汉服的同时,增进对汉族服装和配饰的了解,感受独特的民族精神气质,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的学校有汉文化或汉服社团,如果孩子有兴趣,家长可以鼓励其参加,既能通过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以汉服为媒介,接触更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背后蕴含的礼仪文化。

传统文化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家长和孩子有心,中国传统文化必定能够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传统文化的基因必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菲菲汉服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汉服新“江湖”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菲菲生气了
“汉服热潮”诠释文化自信回归
上台说汉服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当青春遇见汉服
不合群的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