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中的“一、二、三”

2022-07-24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望湖黑云高明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在杭州任通判时,游览西湖后写下的一首诗。

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景物,细品下来,我们会发现诗人运用如下手法将自己的游湖所见描绘得如同一幅画:

一语双关 诗题中的“醉”字是题眼,说它“双关”,是因诗人醉于酒,更醉于西湖的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写出这首诗。

两个地点 指的是该诗前两句与后两句,诗人处于两个不同的地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写的是诗人在船中所见;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写的是诗人身居楼上看到的情景。在这个下船登楼的过程中,诗人迅速捕捉到湖上自然景物的瞬间变化: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而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处比喻 第一处比喻是把“黑云”比作“翻墨”,即打翻了的黑墨水,形象逼真;第二处是把“白雨”比作“跳珠”,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使极为平常的雨景变得形象生动;第三处是把楼下之“水”比作“天”。诗人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明净、宽阔。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十分高明。

猜你喜欢

望湖黑云高明
Propagation of surface magnetoplasmon polaritons in a symmetric waveguide with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漂流计划
漂流计划
黑云白云
久别情
雷雨
爸爸的“高明”之处
Study on the Perturb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Channel Laser Propagation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男妖女妖知多少
Enzyme-catalyzed Synthesis of Vitamin E Succinate Using aChemically Modified Novozym-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