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市柴桑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7-22许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合并症血吸虫病量表

许海燕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诊疗内科,江西九江 332100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感染血吸虫病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经过5~10年病理发展过程,病变造成肝脏严重受损,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以脾脏肿大,腹水,肝功能减退等症状和体征的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简称“晚血”因病程迁延、合并症多,难以治愈需要患者适应带病生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放大患者负面情绪,加剧生理应急反应,患者极易产生自闭、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负担。本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 brief version,WHOQOL-BREF),比较有、无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有关因素,旨在为有效改善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九江市柴桑区疾控中心住院治疗的216 例晚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216 例未患血吸虫病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WS261-2006 晚血诊断标准。②神志清楚,病情稳定,交流无障碍者。③当面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②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严重腹膜炎等并发症;③有恶性肿瘤、其他器官严重衰竭者;④不愿配合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问卷调查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由于所研究对象均为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所有调查均在现场面对面完成,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问卷调查中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解释,对不能自己完成填写者,调查员可无暗示宣读解释,协助其完成填写问卷。同时,设立问卷质量监督员,与调查员实行同步问卷调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研究调查共发放问卷432 份,有效收回432 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2.2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本课题组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岁)、体重指数(kg/m)、工作状况、教育状况、经济收入、家庭状况等。②从患者病历中收集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病程、有无合并症、睡眠质量、饮食状况、吸烟、饮酒及缺齿情况等方面情况。③生存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中文版WHOQOL-BREF进行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指标共涉及26 项,前2 项(条目G1 和G4)分别是自身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后面24 个问题则分别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 个领域。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好,其Cronbach's α 为0.75~0.78,拟合优度指数均>0.8,临床应用较广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自评结果构成比。WHOQOL-BREF 量表中前两个问题的自评结果评分,分为很差、差、中等、好和很好5 个等级,由于差和很差理论频数过小,将该2 组合并为1 进行分析。②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WHOQOL-BREF量表中后24 个问题的各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乘以4 得到,转换为百分制得分(原来得分-4)×100/16,得分按正向记,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③生存质量的综合水平评分为调查对象在4 个领域的累计得分,以55 分为界线,分为较差(<55 分)和较好(≥55 分)2 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比较

病例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比较[n(%)]

2.2 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的比较

病例组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比较(分,±s)

2.3 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综合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不同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等级在年龄、婚姻状况、睡眠质量、周锻炼活动次数、有无合并症、家庭月人均收入、饮食及家庭不和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居住方式、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跌倒史、病程、赡养情况、缺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综合水平的单因素分析(n=216)

2.4 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患者生存质量综合水平等级较差、较好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的因素及其赋值方法见表4。结果显示,年龄、睡眠质量、周锻炼活动次数、家庭不和谐、家庭月人均收入、有无合并症、饮食是晚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表5)。

表4 分类变量赋值情况

表5 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全球因血吸虫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约1 万~20万,死亡率高。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期流行血吸虫病,全国第一次血吸虫病调查显示,我国约1160 万人感染,波及南方12 省373 县(市),对人类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18年江西晚血患者5062 例,其中柴桑区建档在册的晚血患者312 例,占比6.16%,他们的生存质量较同地区未患病的健康居民低,依然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满足晚血患者的救助需要,及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WHOQOL-BREF 量表中,两组生存质量自评结果中,对照组和病例组分别为68.1%和58.4%的人自评在好及以上,两组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中,对照组和病例组分别为66.6%和51.9%的人自评在好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主要因病例组患有晚血病而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了危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比较,病例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与晚血病需要带病生存易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加上长期治疗的医药费负担,同时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的压力有关;两组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居住地同村,社会关系和环境相差不大有关,社会关系、环境领域是反映人生存质量的较高层次需求,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有限。生存质量是观察疾病负担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采用WHOQOL-BREF 量表对晚血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赵根明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提高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干预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领域状况要重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身心健康干预指导和帮助。

本研究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质量、周锻炼活动次数、经济状况、有无合并症、饮食、 家庭不和谐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P<0.05),与黎桂福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随年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脏腑功能衰退,王莹等研究显示,随年龄每增加一岁,衰弱指数会增加0.005,与老年人生存质量相对较差的特点相符合。②睡眠质量差可导致人精力不足、体力及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严重的可导致神经衰弱甚至抑郁。③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减轻肝脏瘀血,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④晚血患者多数生活在农村,合并症要多重用药,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⑤饮食好坏可直接关系到个人身体健康、对环境的感知及整体主观感受的好坏。⑥家庭不和谐造成紧张的家庭生活气氛,增加患者负面情绪。

本研究显示,影响晚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由多方面存在的,主要受到健康因素与经济条件的影响,健康状况因素通过生理和心理领域影响生存质量,提示如何定期为晚血患者开展心理、生理咨询和辅导干预活动,帮助患者缓解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并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显示,肥胖、体力活动不足是预测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体力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减少患病对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晚血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高,着力降低患者自付费用,可改善病人的健康水平。因此,对经济困难的晚血患者进行适当的帮扶、救济及免费治疗对提高其生存质量作用很大。

综上所述,晚血患者主要为居住在农村的老年患者,就医条件不便,生存质量偏低,主要受年龄、睡眠质量、锻炼活动、经济状况、有无合并症、饮食、家庭不和谐因素影响,建议医护人员对以上影响因素加以重视,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合并症血吸虫病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干预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