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力传递,一把理发剪带来几多力量

2022-07-20丁云通讯员张韬

现代苏州 2022年13期
关键词:工作站居民社区

记者 丁云 通讯员 张韬

普通理发,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书特书的事儿,但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尤其是在特殊时刻,更是民生亟须,同时也是通向老百姓心门的一把钥匙。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义务为困难群众理发,十分不易。这份支持,可以替一些人卸去眼前的几许风雨与困难,给他们几多前行的依靠和力量。

一位替群众解困的理发爱好者

“徐奶奶,我给你把脑后和两侧的头发都剪短一点,这样就清爽了,夏天不会觉得热。”6月的一个下午,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彩香一村,南区社区的金琳琳边给92岁的徐善英理发,边跟她聊天。

金琳琳管徐善英叫“徐奶奶”,她自己也已经75岁了,坚持义务为社区老人理发10多年,在社区家喻户晓。只要“招呼”一声,她就乐呵呵地回应:“小事一桩!”不但在社区参加定点便民服务,也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由于疫情的关系,徐善英已经很久没有理发了,因为家住6楼,她上下楼也很不方便。金琳琳知道后,立即带着理发工具包赶去。在细心地为其系上围布后,她拿出梳子和电推开工,不出一会儿就理完了发。老人直夸金琳琳手艺好,理完一下子感觉干净又清爽。一旁的家人也不住感谢,老人原本每次理发都由家人背下楼,再用轮椅推到理发店,现在金琳琳愿意上门服务,省去了很多麻烦和周折。待全部收拾妥当,金琳琳的后背早已湿透。

退休后,金琳琳的日常不是在理发,就是在去理发的路上,不管是不是社区居民,只要有需求。“刚退休时,也就给父母家人理理发,慢慢地,连小区居民也服务上了,现在成了一种习惯了。”她说,理发是自己的爱好,想不到可以为这么多人带去方便。疫情防控期间,彩香新村小区周边的理发店都关门歇业了,爱心义剪为不少社区居民解决了“头等大事”。

几年前,金琳琳还加入了社区“彩香嫂”志愿服务团队,成为社区居民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维护住宅小区园林式格局,爱护小区内绿化一草一木,保护小区居住安宁平和,而由居住在这里的退休阿姨们自发组织,戴着红袖章巡视在小区的组团里。

彩香一村南区社区党委书记吴丽芬十分敬重金琳琳:“她不仅是‘彩香嫂’一员,也是一名楼组长志愿者,支持社区公益活动,坚持爱心义剪十几年,这份恒心和热心,太难得了。”而金琳琳回应:“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几十年了,大家都是相处多年的邻居,有困难就伸一把手帮个忙,别说理发这点小事了,我只要能动,就会坚持给大家义务服务。”

一把通向百姓心门的理发剪

这是一把理发剪的故事。曾先后保存在三个人手里,或许还会辗转交到第四个、第五个……人手里。但无论在谁的手里,它都会为有需要的人们带去便利,也带去关怀和温暖。

2010年,原三乐湾社区书记严斐最先带着它走进了孤、老、残、困的居民家中,居民们每每提到此事,感激、夸赞之情都溢于言表。

后来,社工许坚根到社区负责民政、残联、老龄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严斐除了经常带着许坚根走访辖区居民,开展居民服务以外,还在为特殊人群定期理发时也带上他一起去。许坚根记得自己第一次跟严书记上门,是为一位80多岁的盲人理发,老人住在四楼,行动不便。他听老人说,严书记多年来风雨无阻,每月定时上门。

就这样,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严斐的理发手艺慢慢传到了许坚根手上,当然还有那把理发剪。每回被居民送出家门,回头再看那一张张真情笑脸,都会让严斐和许坚根感到欣慰。严斐曾语重心长地对许坚根说:“别小看一把普普通通的理发剪,它能靠近、温暖居民的心,能使你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这把理发剪跟了我好多年,我退休后希望你接过它,把对居民的这份关爱和服务传承下去。”许坚根重重地接过了这份承诺。

转眼时间到了2019年,许坚根已经是石路网格联合工作站站长了,平日不仅管理工作站大大小小的事务,更坚持为辖区内特殊居民提供定期理发服务。居民也常会打电话提醒他:“明天该到我家啦,早点来。”盼着能与他聊聊天,话话家常。

许坚根也向大家保证:“不管工作忙不忙,传递关爱可不能忘。”他的言传身教,工作站社工小朱耳濡目染。许坚根每次为居民服务、上门走访都带上小朱,当年严书记谆谆教诲许坚根的东西,包括那把理发剪,都慢慢传到了小朱手里。经与站长商量后,小朱接手了为工作站部分服务对象定期理发、剃须的工作。

关爱孤、老、残、困人群是一项长期工作,通过上门走访了解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才能切实把党和社区的关爱送到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工作站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二○一九年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