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值得说道的苏州十大地标建筑

2022-07-20陈佳慧实习生马维佳

现代苏州 2022年13期
关键词:拙政园虎丘诚品

记者 陈佳慧 实习生 马维佳

如果随意拉住身边路过的人问一问,会发现每个人心中的苏州地标都各不相同。城市建设者眼中的地标,是摩登天空下的商业、产业建筑;游客眼中的地标,是名气甲天下的园林山水、藏于静谧之中的粉墙黛瓦;而苏城居民眼中的地标,或许是一处公园、一座石桥,是浸染着特殊记忆的怀旧标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对文化沟通的解读用于此处也合适。苏州的地标凝聚着江南水乡的深厚气质与独特内涵,也融合了活力、创新、发展的新型城市产业文明。因此,以时间为轴,铺陈“最值得说道”的十大地标建筑,或许是最为合适的方式。

01 相门一座书写着姑苏岁月春秋的城墙

建成时间:春秋时期

作为苏州古城建城的标志,相门是绝不可被忽略的地标。

这座随着苏州城一起诞生的城门曾被广泛地称为“匠门”。

历史传说中,吴王阖闾曾命干将、莫邪于此设炉铸剑。对于苏州人来说,将相门半包围的“干将路”“莫邪路”是最熟悉的道路。它们如同两把熠熠生辉的宝剑,在苏州护城河畔蜿蜒,见证着络绎不绝的车水马龙。也有一说,在春秋时期,有大量吴国匠人在此聚居、炼剑。经过千百年历史尘土地洗刷与变迁,“相门”这一称呼由此而来。

陆广微《吴地记》云:“匠门,又名干将门。水陆二路,今陆路废。出海道,通大莱,沿松江,下沪渎。”如今的相门不仅是一座氤氲着威严和古老气质的城墙,更是许多年轻人对于姑苏繁华、人间烟火的最初认知。它扎根于千年风云变幻,面向新旧交织的未来,不变的则是怀抱苏州人民、守护苏城山水的坚定意志。

“神物化龙去,犹留古匠门。”2013年,相门城墙内建起了一座苏州古城墙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苏州古城墙的历史变迁和考古成果,为苏州市民了解城墙历史,触摸苏州记忆提供了一扇窗口。

02 虎丘塔一个屹立千年的苏州古迹“活化石”

建成时间:始建于601年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而虎丘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自然是那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虎丘塔。明代画家沈周在《虎丘十二景图册》中绘就的虎丘塔,屹立在虎丘山巅。这样的场景,如今依然是苏州的历史和旅游标志。

虎丘塔的两大特点,一是古老,二就是倾斜。尽管有人将它比喻为“东方的比萨斜塔”,但虎丘塔的建成时间可要早上五百多年。

由于在建造时就存在地基局部沉降、设计构造不完善等问题,虎丘塔从元、明时期起就呈现出倾斜的趋势,历代修葺皆无济于事。好在“双套筒式结构”的虎丘塔“历经七次战火、地震、雷电而不倒”,成了苏州真正的历史性地标。1981年,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法来加固塔基,让这座倾斜了一千余年的古塔保持住现在的状态。

除了其外观设计,虎丘塔内部也发掘出了譬如浮雕石函、鎏金镂花楠木经箱、越窑青瓷莲花碗、莲花石龟等珍稀的文物珍宝。因此,作为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虎丘塔不仅见证了姑苏城千百年来的世事变迁,其自身也成了研究中国古代建塔历程和文物古迹的“活化石”。

近年来,苏州一直大力推进虎丘综合改造。2018年,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天堂苏州 百园之城”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包括了如今已经完成重建,能够在湖中窥见虎丘塔倒影的虎丘塔影园。改造过程中,专业团队对虎丘进行了高精度的数字化,通过打造高精度倾斜三维模型,对虎丘塔未来的保护、本体的测量和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3 拙政园一位“名冠三吴”的苏州园林代表

建成时间:1509年

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天下园林甲江南”。谈及苏州的地标,又怎能不提园林。而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名望最盛、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就是明正德四年建园以来,一直牢牢占据着苏州文人雅客视线的拙政园。

“拙政”二字,起源于《闲居赋》。御史王献臣官场失意,退隐家乡苏州,借大弘寺废址挖地成池,抱以林木,并自比西晋潘岳:“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借“拙”自谦,以“拙”自嘲,颇有些巧意。

拙政园最大的特征之一,就在于以水为主,借水造景,园中水面大约占据了整体面积的60%。至于这背后的巧思,离不开它最早的设计者——明代著名山水画家文徵明。作为吴门四家之一,文徵明的许多作品都以园林为主题,其中《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堪称精品,成了后世研究拙政园的重要史料。除此之外,文徵明还著有《王氏拙政园记》《拙政园咏》,以诗、书、画的形式展现了拙政园中的茂树曲池,被冠以“三绝”之美誉。

晚清学者俞樾曾给它“名园拙政冠三吴”的评价,的确名副其实。

04 苏州博物馆一座独特又和谐的姑苏“双面绣”

建成时间:2006年

许多人来苏州旅游,是必定要去苏州博物馆的。2002年,85岁的贝聿铭决定接受苏州博物馆的设计邀请,并来到博物馆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大半年,设计出了这一座集建筑艺术、吴地文化、文艺美学、地方考古等方面为一体的现代园林馆舍,并巧妙地借助水面、石头,与一墙之隔的拙政园、忠王府交会,形成了一张既独特又和谐的图景。

了解一座城市,务必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走走,此话着实不假。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一栋跨越千百年时空的建筑,贝聿铭将“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等设计理念贯彻在了苏博的建设过程中。

作为一栋文脉主义建筑,苏州博物馆不仅为文物提供了栖身、呼吸的空间,更是将自身作为一个“双面绣”展品呈现给来往的游人。有评价称:“看看苏博,你才知道什么叫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什么叫中西合璧;你才知道建筑是凝固的诗篇,物化了的音符;你才知道什么叫匠心独运,什么叫学贯中西。苏州是中国的骄傲,贝老是苏州的骄傲。”

05 独墅湖隧道一场“隐身”湖底的浪漫穿梭

建成时间:2007年

2007年10月,独墅湖隧道建成通车,从此,由古城南部地区到工业园区独墅湖彼岸的车程缩短到了6分钟。

由西向东,从古城前往园区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先欣赏波光粼粼的开阔湖景,再钻进水底的隧道,穿过独墅湖。刚开通时,独墅湖隧道还是限时开放,直到2014年,它才实现了24小时通行。独墅湖隧道为人所乐道的,还有敞开段放置的“全景长卷式石浮雕”。“全景长卷式石浮雕”的总雕塑面积为900多平方米,浮雕图案整体采用夸张装饰、写实并列等艺术手法,多层次、多画面地刻画了园区的特色场景。

由于连接着古城区和园区,如今,服役了15年的独墅湖隧道无可避免地日渐拥堵。但波光粼粼的湖水和万家灯火的夜景,不仅治愈了无数困在汽车里烦躁的人们,也见证了独墅湖边一个个梦想的启航。

06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一座神似鸟巢的当代艺术殿堂

建成时间:2007年

对于苏州人来说,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是金鸡湖畔瞩目的“鸟巢”,是沿着月光码头一路漫步过来的目的地,是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看电影、看音乐剧的文化场所。这座占地近13.8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地标,盘踞在金鸡湖畔,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夜幕降临,它绽放出缤纷的光华,为金鸡湖的风景和园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风采。

作为苏州文化艺术领域重要的形象窗口,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一直牢牢占据着园区,乃至苏州的艺术高地。对于在生活中始终将精神文化追求放在重要地位的苏州人而言,吃饱喝好固然重要,精神熏陶也必不可少。而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存在,可以说是将苏州人从小到大的艺术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想要走进艺术,熏陶文化气质,这里一定是不二选择。

07 苏州火车站一张送给抵苏游客的城市名片

改造时间:2010年

许多来到苏州游玩的旅客,抵达苏州站后的第一眼,就被这栋极具苏式美学的火车站所俘获,颇有些“一眼万年”的意味在。至此,一座水墨姑苏城就从这座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开始,缓缓展开它的绚丽长卷。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火车站,可并非所有城市都能将火车站打造成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其中最大的特性,自然是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苏州火车站于1906年建成,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铁路站点之一。之后,它几经扩建、改建,直到最新一轮现代化改造,设计团队秉持着“苏而新”的建筑理念,将苏州古城的美学特色和火车站的功能性结合了起来。

如今的苏州火车站,建筑外部以菱形为基本元素,6万平方米的屋面也被分解为11米宽、8米高的菱形组合单元,形成了极具古城肌理的宏伟建筑。建筑内部则参考了传统苏式庭院的风格,营造出蕴含着古典韵味的内部候车空间。

火车站南广场上,面对车站背对平门的9米范仲淹铜像,也在向来到苏州的人们展示着苏州的文脉之气。

08 诚品书店一条延伸向阅读生活的“书籍阶梯”

建成时间:2015年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说:“诚品会来苏州,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好因缘。”

对于自古书香味浓郁的苏州来说,诚品不仅仅提供了一个阅读空间,每年在诚品举办的展览、艺术分享、脱口秀、阅读会也给苏州人和游客们带来了从阅读衍生出的文化体验。

在这栋四层的建筑内,你甚至可以优哉游哉地待上一天。走进诚品大门,一段标志性的高18米、宽6米的72级大台阶映入眼帘,语言和文字的力量透过这段阶梯得以传递给往来的读者。继续往里走,不同圈层的读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小朋友的游乐区域、文艺青年的阅读天堂、情侣的约会圣地等等。诚品空间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陈列美好的公共生活空间,贩卖的是一种关于生活的质感。

在这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在这里,你无须“狼吞虎咽”,只消慢慢逛,或翻一翻有意思的书籍,或买一件看着满心欢喜的小摆件,或点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就能自然而然地享受着阅读生活带来的仪式感。

09 东方之门一扇现代版的苏州水陆城门

启用时间:2016年

宏大的东方之门,是当代苏州人熟悉的另一扇“新城门”。作为超高层建筑,它的外形设计正是一扇门,三条优美的抛物线勾勒出这扇门的形状,并通过这扇门,向人们展示门洞后面,属于金鸡湖和园区的风采。

东方之门背靠星海广场,面朝金鸡湖,与摩天轮、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诚品书店遥遥相望,和苏州中心、环球188一起,共同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的CBD黄金地段。

如果要缩小范围,在园区选择一个经典地标,十个苏州人中恐怕有八个都会选择东方之门。如今它已不仅仅是一座囊括了商场、酒店、豪宅、公寓、写字楼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性地标,更是苏州的城市名片。这是一扇现代版的姑苏水陆城门,巍然矗立在姑苏古城和园区新城之间。通过这扇门,拥有千年传统文化底蕴的姑苏古城得以打开探索世界的新门户,而世界的目光也通过这扇门抵达苏州。

10 苏州国际金融中心一栋于450 米“鲤跃龙门”的高楼

建成时间:2020年

2020年6月16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湖东CBD商务区核心区域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竣工验收。早在2018年,这栋占地22000平方米、高达45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已经被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授予了“江苏省第一高楼”的官方认证牌。

苏州是一座以水闻名,依水而居的城市。水是苏州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苏州“水路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中的有机生命体。苏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也扎根于“水”元素,取“鲤鱼跃龙门”之意,结合大楼面朝金鸡湖的方位,颇有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阔感。

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这栋高耸入云的大厦,是对其独特位置和城市背景的直接回应,是苏州文化、历史和身份的现代表述。

猜你喜欢

拙政园虎丘诚品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风雨拙政园
诚品老板吴清友:精明之后更浪漫
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
荷花节
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选举(election)、精英(elite)与诚品(Eslite)书店
虎丘赶采“谷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