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科腾91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2-07-19刘辰华王晓平贠清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叶期自交系抗病

刘辰华 王晓平 贠清峰

(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漯河 46200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持有量是检验畜牧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玉米种子质量问题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加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黄淮海区域气候复杂,灾害天气、极端天气频发,对玉米品种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玉米品种时在抗性、稳产前提下,以自交系M50为母本、自交系GH533为父本杂交育成了玉米单交种科腾918,该品种于2018年9月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277)。由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独家推广。2021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示范推广2万亩,经历了干旱、高温、锈病的考验,科腾918表现突出,预计2022年将突破推广10万亩。本文作者结合最近几年的试验、展示、示范、推广,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及特性

1.1.1 父本GH533是用“PH4CV/515//昌7-2”作为基本材料自交,从S0中选出优良单穗S0-8继续自交,再从自交穗中选出优良单穗S0-8-7连续自交6代选育出的稳定自交系[1]。

夏播全生育期96 d,苗期长势强,芽鞘浅紫色,叶中宽长。成株叶片数19~20片,叶功能期长。株型半紧凑,茎秆坚韧,富有弹性,活秆成熟。株高176 cm,穗位高70 cm。雄花序分枝4~6个,花药浅紫色,花粉量中等,散粉集中。雌穗丝状、花柱青色。果穗锥形。穗长12~16 cm,穗粗约5.2 cm,穗轴红色,轴粗2.8 cm。籽粒橘红色,硬粒型,出籽率84%,千粒重269 g。根系发达,抗病、耐旱。种植密度宜控制在4 500株/亩。

1.1.2 母本M50用“478/PH2vk//PH6WC”作为基本材料进行自交,从S0代中选出优良单穗S0-13再进行自交,再从自交后代中选出优良单穗S0-13-4进行自交,这样连续自交6代,形成稳定自交系。

夏播全生育期95 d。苗期长势强。芽鞘青色,叶中宽长。成株叶数19~20片。叶功能期长。株型紧凑,茎秆坚韧,富有弹性,活秆成熟。株高172 cm,穗位高67 cm。雄花序分枝4~6个,花药浅紫色,花粉量中等,散粉集中。雌穗丝状花柱浅紫色。果穗圆柱形。穗长12~15 cm,穗粗约5.3 cm,穗轴白色,轴粗2.8 cm。籽粒黄色、马齿粒形,出籽率85%,千粒重267 g。根系发达,抗病、耐旱。种植密度宜控制在5 000株/亩。

1.2 杂交种组配

科腾918是河北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50为母本、自交系GH53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附图)。

附图 科腾918系谱

2 科腾918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64 cm,穗位高100 cm,成株叶片数19~20片。果穗筒形,穗长18.0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5.9 g。雄穗分枝少,花药紫色,花丝绿色。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4 d,与对照郑单958生育期相同。

2.2 抗病性

据2016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小斑病,感瘤黑粉病、粗缩病;2016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鉴定,高抗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抗穗腐病,中抗小班病,感茎腐病,高感粗缩病。据2017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南方锈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瘤黑粉病;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穗腐病、瘤黑粉病,中抗南方锈病,感弯孢菌叶斑病。

2.3 品质分析

2017年原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籽粒品质分析,容重746 g/L,粗蛋白质(干基)12.06%,粗脂肪(干基)3.74%,粗淀粉(干基)72.81%,赖氨酸(干基)0.37%。

3 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3.4 kg,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8.2%,极显著,居第1位,在参试的36个试点中有32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88.9%。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7.4 kg,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6.7%,差异极显著,居第1位,在汇总的36个试点中有30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83.3%。201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62.2 kg,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6.3%,居第1位,在汇总的40个试点中有35个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87.5%。

4 栽培技术

科腾918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淮河以北地区、安徽省淮河以北地、湖北省襄阳地区等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4.1 播前准备

种子最好选用包衣种子(农户不必再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地下害虫,达到苗齐、苗匀、苗壮、苗全的目的,为玉米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抢墒播种

“春争日,夏争时”,小麦收获后及时抢墒播种,一般播种应在6月15日前结束。玉米播种后若土壤摘情过差应及时浇蒙头水。

4.3 设置合理的留苗密度

密度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一个关健因素,玉米一般单株只有1个果穗,应合理密度,协调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一般土壤的肥力中等的,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土壤肥力稍差的,种植密度为4 200株/亩;土壤肥力好的,种植密度以5 000株/亩为宜。播种深度3~5 cm。

4.4 化学除草

玉米3~5叶期,每亩用23%烟嘧·莠去津100 mL/亩兑水15 kg均匀喷雾。注意喷药时间必须在玉米3~5叶期,超过5叶期则需定向喷雾,防止药液喷到玉米心叶。玉米5叶后化除:①使用带安全剂的烟嘧·莠去津在6~10叶时化除;②使用苞卫(30%苯唑草酮)5 mL/亩+90%莠去津70 g/亩+助剂进行化除。莎草防治用药:①使用带安全剂的56%二甲四氯50 g/亩,在玉米2~4叶期施药,5叶后进行行间定向喷雾;②使用40%异丙草·莠200 g/亩,在玉米3~12叶期施药,可兼治其他杂草(可代替烟·莠);③使用75%氯吡嘧磺隆4 g/亩于玉米3~5叶期施药。

4.5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3~5片叶时用玉米专用苗后除草剂+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兑水20~30 kg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苗期的草害和急性褐斑病;同时苗期喷施内吸剂型的农药杀死蓟马、灰飞虱等,并有效地防治玉米苗期粗缩病;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喷雾,可选用40%福戈4 g/亩,或20%康宽10 mL/亩,或4.2%高氯·甲维盐50 mL/亩,或1%苦皮藤素20 mL/亩,兑水15 kg喷雾,防治玉米螟、黏虫。建议最好在玉米间苗、定苗前后将四周的杂草铲除,彻底消灭病虫的寄主场所。在玉米抽雄散粉期,使用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施20%康宽10 mL/亩+4.5%高效氯氟氰菊酯50 mL/亩+25%吡唑嘧菌酯10 mL/亩+叶面肥20 mL/亩防治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锈病,提高玉米产量[2]。

4.6 分期追肥

施入N、P、K比例为3∶2∶3的肥料,施肥的原则是磷、钾早施,氮以追施为主。按亩产500 kg计算,在玉米播种后25 d(小喇叭口)追施复合肥25~30 kg/亩,在玉米播种后45 d(大喇叭口)追施尿素20~25 kg/亩。追施氮肥时尽量不要采用“一炮轰”的做法,若采用一次性追肥则需施用N、P、K三元控释复合肥,但价格偏贵。

4.7 适时收获

收获是玉米关键的时期,收获偏早限制产量潜力发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大量的试验证明,玉米晚收获1 d,产量增加6~8 kg/亩,因而科腾918应采用“两晚”技术,即玉米适当晚收、小麦晚播,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玉米籽粒成熟以黑层出现,乳线消失,苞叶变白后10 d黑色胚层形成[3]为达到正常成熟。

猜你喜欢

叶期自交系抗病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罗宾娜’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3种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苘麻的防除效果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