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量对开麦1502产量的影响

2022-07-19杨丹丹孔欣欣赵国建赵鹏飞金建猛要世瑾赵国轩苏亚中牛洪壮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播量播种量田间

杨丹丹 孔欣欣 赵国建 赵鹏飞 金建猛 要世瑾 赵国轩 苏亚中 牛洪壮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南开封 475004)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在提高粮食单产。在小麦生产中播量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1],李兰真[2]、李素真[3]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实现高产的种植密度有别。马东钦[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暖冬的出现,改变了小麦在冬季的生长发育状况,继续按传统的适宜播量播种已不适用于目前的大田生产,从而直接影响了冬小麦产量的提高,一些农民盲目通过提高播量来获得高产,反而导致中后期冬小麦群体过大、田间阴蔽,群体结构不合理,最终影响产量的提高。综上所述,探讨小麦的最佳播量对指导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豫东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开麦1502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条件下开麦1502的群体及产量,确定开麦1502的最佳播量,为开麦1502的广泛种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开麦1502,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提供。

1.2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20-2021年进行,试验地选择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姬坡农场。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为黏质土,肥力均匀,属中上等,常年种植小麦,前茬作物为玉米。

1.3 田间管理

整地:2020年10月7日整地,10月15日播种,全生育期亩施纯氮(N)24 kg,其中底肥亩施纯氮20 kg、磷 肥(P2O5)12 kg、钾 肥(K2O)8 kg、硫 酸 锌2 kg、硼肥1 kg。拔节期亩施尿素约9 kg。

1.4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6个播量水平,分别为7.5 kg/亩、10.0 kg/亩、12.5 kg/亩、15.0 kg/亩、17.5 kg/亩、20.0 kg/亩,每个播量设3次重复,15行区等行距种植,行长8 m、宽3.3 m,小区面积为26.4 m2。各处理田间完全随机排列。播种日期为2020年10月13日,用定行长、定播量的机播耧播种。

1.5 性状调查

根据试验需要,田间调查出苗期、基本苗、亩穗数、穗粒数、病虫害发生情况、抗旱性、抗倒性、株高;小麦收获后,室内调查千粒重、容重等性状。小区实打实收计产。

1.6 数据处理

试验用Excel和DP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量对小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播量的开麦1502均为播种后9 d出苗,小麦的出苗期一致,与播量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出苗期主要与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系;开麦1502各播量处理成熟期基本一致,为6月7~8日成熟,于6月10日收获;田间调查发现,播量为7.5 kg/亩、10.0 kg/亩、12.5 kg/亩的3个处理田间长势健壮,冬前分蘖多,田间通风透光性好,病虫害发生较轻,株高适中,麦穗较大、均匀、结实性好,无倒伏现象。播量为15.0 kg/亩、17.5 kg/亩、20.0 kg/亩的处理,由于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好,植株茎秆较细弱、株高较大,病虫害发生较重,但没有发生倒伏。不同播量水平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苗逐渐增加,株高在播量为17.5 kg/亩和20.0 kg/亩时略有增加。

表1 不同播量下开麦1502生长情况比较

2.2 不同播量对开麦150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量的增加亩穗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在播种量为20.0 kg/亩时达到最高。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开麦1502在6个播量条件下产量有很大差异。播量10.0 kg/亩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96.67 kg/亩,且在5%显著性水平下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其次是12.5 kg/亩处理,与其他处理也有显著性差异。在1%极显著水平下,10.0 kg/亩处理与12.5 kg/亩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他4个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在播量为17.5 kg/亩和20.0 kg/亩时,产量低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说明在同一播期和种植条件下,不同播量对开麦1502的产量影响很大,开麦1502在亩播10.0 kg时由于播量适宜、密度适中,适于开麦1502生长发育,产量较高。播量为17.5 kg/亩和20.0 kg/亩时,由于播量过大,群体较高、植株生长较弱、结实性不好,产量较低。而播量为7.5 kg/亩时,虽然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但群体较少、产量偏低。以上研究表明,不同播量对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影响较大。

表2 不同播量下开麦1502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开麦1502在不同播量水平下种植小麦的出苗期与播量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在不同播量水平下,随着播量的增加,基本苗和亩穗数也有增加的趋势,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不是呈正相关,反而有减少的趋势,其产量与产量构成有很大差异。在适宜播量范围内,小麦产量随播量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随播量增加产量下降。以播量10.0 kg/亩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播量12.5 kg/亩处理表现较好。因此,开麦1502要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其最适播量为10.0~12.5 kg/亩。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开麦1502时,为充分发挥开麦1502的高产潜力,建议高水肥田块播量控制在10.0~12.5 kg/亩,中低等水肥地块播量控制在12.5~15.0 kg/亩。播种量增加会导致种植成本加大,小麦产量不是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播种量大,群体中个体间对于光、水、肥、气等资源的竞争加强,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个穗发育,总体上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不同播期和水肥条件对开麦1502产量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为开麦1502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一个完整的配套技术。

猜你喜欢

播量播种量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小农户模式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