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学院资料室助力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2022-07-1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资料室师生学院

刘 甦

(绍兴文理学院 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是学院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也是展现学院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学院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文献资源体系具有系统性、研究性和学术性,与学校图书馆相比,有着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

近年来,各所高校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共享资源以及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校园内获取文献信息资料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与便捷化,而二级学院资料室目前仅能支撑纸质文献借阅、书刊目录检索等基础功能,服务方式被动、落后,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互联网+教育” 已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提高二级学院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质量,促进文献信息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打造效率更高的学习平台,增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支撑能力,特在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等6所高校开展在校师生对文献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

本次调查以多选题的方式设置问卷,通过网络形式向学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师生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对二级学院资料室软硬件设施供给的要求两个方面。师生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查找文献资料的偏好和途径;②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类型。师生查找文献资料的偏好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学院资料室现有的纸质和数字文献资源以及扩展资料室文献资源范围等;师生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类型主要有根据研究项目提供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趋势,根据课题研究的关键词检索资料以及被帮助快速查找馆藏文献资料等;师生对资料室软硬件设施供给要求主要包括学院资料室的基础环境和资料查找配备的打、复印机,计算机终端以及宽带设施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 863份。

图1 问卷调查内容结构图

笔者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可以从组建文献信息服务团队、构建差异化“互联网+文献”体系以及重视资料室人文环境建设3个方面提高二级学院资料室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效果。

1 组建文献信息服务团队

图2显示了高校师生对文献信息服务的不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 863个对象中,有89.95%的师生希望得到快速查找馆藏资料的帮助,88.13%的师生希望能够根据研究项目提供的关键词协助查询信息资料,78.08%的人希望资料室管理员能够协助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趋势。

图2 高校师生需要的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类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师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献查找和获取服务,随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师生对获取文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创新资料室服务模式、升级文献信息服务品质已势在必行。

每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都需要有具备相应执行能力的管理人才来体现其价值。新服务模式下,资料管理人才除了熟悉基本的资料管理业务外,还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为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而现实情况中,由于受员工编制的制约,资料室往往只配备一位资料员,并且其知识储备也不能满足二级学院全学科的文献信息服务需要,对文献信息资料进行搜寻并按照师生需求进行系统梳理的人才问题成为资料室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个节点,资料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改变被动现状。

1.1 组建文献信息服务团队

二级学院人才济济,学院师生是资料室的常客,对资料室的情况较为熟悉,常常热心为资料室提供建设性意见,这就为资料室组建文献信息服务团队提供了近水楼台的便利条件。①聘请教师做团队顾问,协助制定资料室的文献发展规划和文献采购目录、指导文献信息服务团队的工作;招募研究生、本科生做文献服务志愿者,按照其所学专业分组,分别组成学科文献信息服务小组。②由团队顾问定期召集学科文献信息服务小组讨论,交流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分配资料室学科文献信息建设任务。

1.2 强化服务团队学习培训

文献信息服务团队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本学院所有学科的知识概况和重点科研现状,时刻保持对学科专业信息的敏感性,从而具备辨识和筛选文献价值的能力,并以此为前提,追踪整理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最具有趋势性的文献资料。

2 构建差异化“互联网+文献”体系

图3显示了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偏好和途径。调查数据显示有91.32%的人希望就近在学院资料室查找资料,89.04%的人去图书馆;91.32%的人希望资料室能在现有藏书基础上扩展文献信息资源范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传统文献资源还没有完全数字信息化、互联网共享化的情况下,二级学院资料室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原因是资料室的学科文献比图书馆更加专业、前沿、系统,还有资料室设立在院系办公楼内,与图书馆相比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师生获取资源更高效便捷。

图3 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偏好和途径

后疫情时代,利用移动设备端在网络中获取信息成为当下最为现实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二级学院资料室应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在为教学科研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汇聚第一手资料,按照统一标准建立学科资料数据库;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学校图书馆专业文献数据库、学院资料室自有的文献资源建设虚拟资料室,构建差异化“互联网+文献”体系,突破物理时空的限制,推动传统文献信息的互联网化发展,以提高文献检索质量和效率,丰富文献资源馆藏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二级学院发展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建库

二级学院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几方面的科研成果:①本院教师和学生的论文、专著、课题申报资料、科研报告以及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带回的各种会议论文集、会议记录;②校外专家、出版社、兄弟馆室赠送交流的书刊和科研成果报告;③学生参加比赛的案例以及优秀毕业生论文。资料室通过扫描或录入的方式,将这些成果数字化、标准化处理,分学科建立数据库。这些“本土化”的资料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盘活此类具有本学院特色的资源,让“沉睡”的宝藏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2 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的资料建库

教学研究倚重于网络文献信息检索,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需要的不仅是相关真实性的国际前沿信息和研究动态文献资料,还要求提供经过多次加工,以更加贴合课题需要的深层次知识。

现实中,由于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一些搜索引擎功能的局限性、部分科研人员不熟悉信息检索的方法和路径等原因,造成文献检索效率低下。现阶段科研人员的需求痛点是如何从海量的文献资源中高效获取与研究相关的文献信息,为了打通这个节点,服务团队应主动参与学院的重点科研项目,提供学科文献信息服务支持。在项目研究之初,要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用户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库、检索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根据项目所明确的关键词、主题词等条件,大范围地检索、筛选相关文献,然后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分析检索结果,明确该类科研项目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进一步协助科研人员确立选题的可行性、创新性以及研究方法,避免重复研究,作无谓浪费;在项目中期持续追踪研究进展,及时提供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

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既能将过程中所积累的研究资料建设专题数据库,也能够有效避免科研人员像大海捞针一样查访文献,从而把精力调配到科研创新当中,提高研究质量。

2.3 建设校企合作共享数据库

图3调查显示,16.5%的人希望能够加强校企合作,整合共享数据资源。这部分人虽然占比不高,却都是学院有能力服务地方企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地方经济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学术大咖,以及一些热爱学科研究、积极参加各级案例大赛,为学校赢得各项荣誉的优秀学子。

调查样本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学校通过搭平台、创载体等方法,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目前校地、校企合作早已进入风生水起的成熟阶段,主要以横向课题研究的方式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实践课堂、案例大赛选题提供硬件环境。

资料室作为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知识服务的触角也要跟随研究课题伸入到校地、校企合作当中,将合作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建立校企共享数据库。文献信息服务团队不仅能协助科研人员运用科学研究手段预判行业、产业发展动态,为地方政府、企业的经济发展决策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还能够把地方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实践层面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案例形式呈现;将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发布到虚拟资料室的学科服务平台上,为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选题材料。

2.4 建设虚拟资料室

虚拟资料室是一个专业化的网络文献资源体系,内容囊括了学校图书馆的数字文献和专业文献数据库、资料室的数字文献和在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以及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的学科专题数据库。

虚拟资料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作用:①它是一个链接和查询入口。读者可以在这里查询到新书推荐、期刊目录,检索馆藏文献和专业数据库,下载随书光盘等等。②虚拟资料室是一个提供学科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服务平台。师生可以通过留言板、电子邮件、在线咨询等方式,与文献服务团队进行学科信息交流;本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原则,结合学院教学与课题研究创立讨论室,集思广益深化学术探讨,以良好的学术氛围酝酿科研创新。不同学术“火花”的碰撞必定产生新的思想,而思想是改变世界的源动力。③改写资料室文献资源的馆藏概念。文献服务团队除了在虚拟资料室平台上链接优秀学术网站,方便读者检索其他馆室的网络文献资源外,还要及时收集学院教学科研的需求信息,根据需求信息搜集、鉴定、整合与之相关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学科特色数据库等等,这些方式让海量扩展资料室文献信息馆藏资源成为可能,改写了传统的文献馆藏概念,打破长期以来资料室文献建设经费不足和藏书物理空间受限的壁垒。

3 重视资料室人文环境建设

图4与图5显示了师生对于二级学院资料室的软硬件环境建设的要求。调查显示,高达96.35%的人希望资料室有着温馨舒适明亮的学习环境,98.49%的人希望配备可以检索文献信息的各种计算机终端,95.71%的人需要高宽带的网络和电子信息服务系统,打印、复印机;超过半数的人希望资料室的环境能时尚个性,有可供小组讨论和团队研讨的空间。

图4 对学院资料室环境的要求和设想

图5 对学院资料室配备设备的要求

资料室标准英文名为Resource Center。每次看到“Center”这个单词,眼前总是将它与“Corner”重合,理想中的资料室是一个可以让学习力倍增的角落,不仅有搜罗宏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还要有着舒适个性、墨香花开的人文氛围。

近年来心理学和人体工学的研究都已经证明,通过有温度的环境设计来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态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因此,二级学院资料室要一扫往日的刻板形象,不仅要强化装备升级,更要重视人文环境的改造与提升。聘请专业人士对资料室功能空间的布局和构造作出合理规划和设计,营造安心之所,有助于师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学习动力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从而激发科研创新的灵感。

4 结束语

二级学院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借力学科人才优势提升了文献信息的服务层次,另一方面,资料室也成为文献服务队员们的第二课堂,他们的工作过程与学习研究能够无缝对接,专业学识快速增长;资料室构建“互联网+文献”体系,能紧密结合本学院教学和科研的战略发展方向,实现传统文献信息互联网化发展,同时馆藏结构更为精准系统、专业信息更新较快,这对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灵活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来讲,有着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学院师生多角度、多次层、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助推其深层次学习研究,增强教学和科研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沿性,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价值和文献建设经费效益的最大化效应,体现文献服务的价值和责任,为学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资料室师生学院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麻辣师生
西行学院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