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例

2022-07-16婕,林婷,邓

中国市场 2022年18期
关键词:海南职业院校校企

康 婕,林 婷,邓 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倡导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海南自贸港是按照中央部署建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的经济社会得益于自贸港实现了更大的发展,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为了顺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职业院校应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为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文章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探索了职业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

1 海南自贸港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需要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海南自贸港建成后,企业跨国贸易成了常态,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中外企业经济合作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会产生英语的经济合同、英文业务往来资料等,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1]因此,职业院校加快培养懂专业、懂英语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十分紧迫。

另一方面,需要财务管理专业+跨文化的国际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课程以英语公共课为主。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口语等语言技巧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英国等国家社会风俗、社交礼仪等外国文化的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而尊重他人的文化观念、风俗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加双方信息沟通通达度。基于海南企业对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跨文化的国际型人才的培养。

2 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要素

2.1 培养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院校应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掌握国内贸易及国际贸易核算方法,能正确处理会计信息,根据财务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及时发现风险并将其报告给总经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并重。[2]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职业院校需根据这一变化以及企业的聘任要求等重新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意识、跨文化意识,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匹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财务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2 专业设置

校企“双主体育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教学脱离行业、企业实际情况的问题,培养出更适应行业与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范围以及对社会的吸引力。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前需了解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市场调研,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后,还需结合市场需要与就业情况对专业进行评估,后续对专业规模等进行调整。

2.3 课程建设

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所以职业院校与企业都应重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训课程建设。职业院校应该深入合作的企业进行调研,明确财务部各岗位职责以及主要工作内容,了解企业财务部岗位的招聘要求,将其与校内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联系起来,在校内实训课上将实际岗位工作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校外实训主要是企业提供实训场所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岗位工作内容,帮助学生熟悉财务部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基本内容,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方向,企业也可通过校外实训挖掘有潜力的学生,为新一届员工招聘做好准备。

2.4 师资队伍

教师的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需走向偏操作性的岗位,学生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熟悉在计算机财务软件中录入凭证、财务报表分析等,缺乏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需要“双师型”教师,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使专业教师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建设

3.1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职业院校应主动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政府部门沟通,了解新政策内容以及海南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等,对其背后所需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深入分析,列出新时期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的岗位关键能力,明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基本培养方向。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中外企业经济交流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新时期企业一般财务人员应该具有财务分析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预算管理能力、税务筹划能力、沟通能力、英语交际能力等,财务部经理在此基础上还需具有良好的财务战略规划能力、组织与领导力等。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还应对合作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外贸企业各环节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分析当前海南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人才层次分布情况,把握企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方向。基于此,新时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培养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海南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财务管理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与跨文化意识,熟悉企业管理、外语、计算机技术,可在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2 健全合作机制,校企共推专业建设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需加强专业建设,这就要求两大育人主体加强沟通,完善合作机制,使双方可更好地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因此,学院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工作小组,负责选择财务管理专业合作的企业,并将有关情况上报给学校。企业也应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领导机构,负责与学校沟通,定期通过视频会议、走访等方式进行沟通,分析与解决双方“双主体育人”模式下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合作企业以及市场调研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规模。

职业院校与企业还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专业建设方面实现资源互补、相互促进。职业院校具有场所、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企业具有资金、实践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基于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校企双方需加强沟通,加强资源方面的合作。首先,职业院校必须构建有效的学科建设机制。一套科学、客观、可行的学科建设机制是建设高质量专业的前提,也是将专业做强的基础,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完善学科建设放权体制,符合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预算标准的教师、学科负责人都有一定的权利支配资金,学院相关科研团队可较为自由地支配科研活动所需的资源。职业院校也应该以专业为基础,以专业建设质量为依据,在财务管理理论课、实训课等教学活动中合理配置资源。

另外,企业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领导机构也应该深入职业院校进行调研,了解职业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如专业规模过大、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为职业院校注入资金,使职业院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专业建设中。为了提高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规模的合理性,企业应该在每一学年度与职业院校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一同参与到调研工作中,站在市场的角度为职业院校提供建议。

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应用能力教育一样重要,这也是海南自贸港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将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应用能力教育结合起来,专业建设的项目应该围绕教学改革这一方面进行。专业设置与教育还应该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结合起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受行业、企业影响较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也受本专业职业发展圈的影响,企业根据人才的综合素质选择人才,这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否进入“职业生圈”的基础,所以职业院校也应将职业能力水平检测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中。

3.3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推动了行业与企业发展,也使企业的业务、用人需求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业务复杂多样、岗位间交叉融合的新特征,所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加以改革。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在明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与企业应该一同开展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开设哪些课程以及课程的课时,还可邀请企业一同开发校本课程,突出本校特色。文章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职业层面进行建设。

专业层面的课程以财务管理岗位实践操作内容为主,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证书讲座等,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学生从一年级就要学习校内实训课程,由短期向长期实训转变,由校内实训向校外实训发展,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校内实训包括在教室内开展会计实训、沙盘模拟实训等,由专业课教师负责教学。校外实训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以及岗位工作情况,主要由学校带队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开展,企业事先将校外实训安排发送给学校,双方协调、确认校外实训内容、场地、时间等信息,校内教师负责联络与记录学生校外实训情况。职业技能竞赛与讲座是为了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课程层面以企业财务管理岗位需具备的知识教学为主,包括财务管理专业课、思政理论课、基础外语知识、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等,重视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充分听取企业的建议,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岗位技能知识,将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融入课程中,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基础外语课程中需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可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跨文化的国际型人才的需求。

职业层面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综合素养为主,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创业项目,企业可为学校提供部分财务数据以及财务管理真实的项目,让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学生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尝试创业,例如分小组创设会计公司或者承接企业项目,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等。

3.4 校企加强合作,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双主体育人”需有理论与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作为支持。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一同加大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通过职业院校“老带新”、岗前培训与校本培训之外,还需在与企业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每学期派遣学校教师前往企业挂职锻炼,让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财务部一线岗位学习,熟悉岗位工作具体流程以及基本标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实训课教学效果。

职业院校需引入、严格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教师同时具有教师资格与职业资格,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拥有会计师证书,学科带头人还需有高级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优先招聘拥有双证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省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英语知识等,让教师进一步强化专业职能与技能,可给学生作出良好的榜样。

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应积极与企业沟通,让企业财务部派遣财务人员前来学校举办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让其向专职教师与学生传授岗位工作经验,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

4 结语

自贸港建设为海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职业院校与企业应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抓好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与师资队伍四个要素,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海南职业院校校企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