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企业产业孵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2022-07-16韩国玲

中国市场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孵化器资源企业

韩国玲

(金风科技,北京 100176)

1 产业孵化器的概念

产业孵化器又称为企业孵化器,是一个专门为支持快速成长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平台。针对某一特定产业进行定向垂直孵化,利用先进产业技术、产业资源及孵化基金直接帮助创业者技术落地,实现产业化发展。产业孵化器一般是由政府或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专业平台支撑,聚集同行业创业者,依托庞大的产业资源及行业关系,为创业者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各项增值服务。产业孵化器能够很好地将极具特色的产业延展开来,形成生态氛围,既促进这一产业不断壮大,创业企业也能快速、扎实发展。

1.1 中国的产业孵化器现状

随着科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氛围越发浓厚,政府及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加强,产业孵化器初见雏形。虽然中国从业者一早便对产业孵化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其真正建立发展的时间较短,成熟且成功的案例较少,现产业孵化模式也相对单一,资金支持、管理赋能、产品及商业模式把关等是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产业+技术的模式,笔者认为是产业孵化器最为显著的特征。

中国产业孵化器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正处于由纯物理空间模式不断探索、转型为产业孵化器的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物理空间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如何实行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是所有孵化器人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样,在中国产业孵化器究竟能否做好,除了资金支持、产品过关外,主要看大企业的产业资源、供应链、各种渠道等资源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开放。能否满足创新企业的刚需,仍是中国产业孵化器发展的重点。值得高兴的是,在中国已经看到了一些产业孵化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试错,逐渐由亏转盈,由纯物理空间跳脱出来,持续经营优势不断扩大,一步步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圈,形成规模化、模式化平台运营方式。现在看来,小米生态、海尔海创汇等以产业为背景的孵化平台无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孵化出一批又一批创新企业,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优秀企业家,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1.2 大企业产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

大企业产业孵化器作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通过孵化新产业、改变老产业、赋能新技术三个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孵化平台的影响力,将企业内部和外部强强联合起来。例如阿里孵化出像抖音直播带货这样全新的商业模式;小米生态搭建100个细分行业,实现产品多样化发展。创新孵化平台的发展壮大,真正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既能优化传统行业,又能创造新产业。既有利于传统行业内部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又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步伐,促进各方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

2 大企业产业孵化器发展的优势

2.1 产业赋能下杠杆效应显著

以往传统的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同质化严重,没有竞争力,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承受盈利困难或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但产业赋能下的大企业产业孵化器不再单纯依靠孵化载体,房租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逐渐降低,以空间租赁为核心的商业驱动转变为以优质资源为王,垂直孵化,使专业服务更加精准。弥补了企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缺失导致的服务匹配精准度低的情况,既能解决大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难题,又能紧跟入孵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技术产品化,对接有效资源,提高对接效率。在资源的高度集中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服务成本。

海尔海创汇打造的产业生态圈值得学习和借鉴,将大企业资源整合形成开放共享的热带雨林创业生态,线上线下全方位平台布局,各种场景和产业生态将创新企业技术真正融入大企业之中,驱动大企业创新与转型升级,助力大企业完成二次创业,同时丰富的产业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加速赋能,这样的发展全过程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生态的建立和平稳运行,并实现双赢。

不难发现,产业赋能效果显著的关键在于海尔产业生态资源的全面开放,如供应链、研发团队、渠道、资金等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这样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共创共享,形成了无边界开放共赢的社群生态圈。

2.2 某一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显著

市面上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大都面临生存难题。出现生存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定位和资源、能力的不匹配及自身战略规划的目标意识不足等。具体体现为孵化企业在嫁接过程中失败率高, 孵化指导能力不足,指导不到位,进而无法真正进入该技术领域,导致在众多孵化器中无法通过差异化取胜。

但大企业背景下的产业孵化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大企业产业孵化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这些都形成了大企业背景下产业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大企业并且很精准的产业创新需求,与创新企业一拍即合,大企业需求得到满足,小企业完成市场导入,企业孵化培育看到成效。

埃米空间就是一个没有孵化载体的孵化器,其有着清晰的自我定位,打造了一个专业化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孵化平台。聚焦发挥新材料领域产业资源,与大企业和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实现“产业垂直+深度孵化”,入孵项目在精准对接、人才培育、产品验证和大企业资源方面得到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干货,真正实现落地。埃米空间是目前产业孵化器发展中较为成功的案例。这样的商业模式,值得人们反复学习和思考。

2.3 为创业者降低行业进入门槛

一个创新企业想要获得市场,实现成长,必定要成为大企业产业链中的一环,只有融入产业链,与其上游和下游机构或部门建立连接,形成交易,才是企业成长的开始。传统孵化器在寻找供应商、市场渠道等环节耗时耗力,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却效果甚微,一阵徒劳过后,无法精准匹配资源。但产业孵化器不同,在其庞大的产业资源背景下直接与创业企业精准对接,达成合作,发生关联交易,形成产业链条配套,大大降低了创业公司行业进入门槛,既降低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企业、小企业的发展痛点。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恰恰体现了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小米通过自身平台和资源迅速布局物联网,发挥自己多年的渠道资源,开放平台,以用户需求作为导向,梳理需求及产业痛点, 把握品质,定价精准,对所有纳入生态链的企业提供专业又有效率的辅导,无形中降低了创业者行业进入门槛,使其更快融入供应链,再配合“孵化+投资”的模式,打造了一个优质的生态圈。

3 大企业产业孵化器发展面临的不足

3.1 大企业战略创新内驱力不足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寻求技术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正所谓适者生存,否则只有被淘汰。不过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企业只有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形成创孵平台或者其他模式,才有可能建立正确的创新驱动力,保持开放的态度,走出舒适圈,正视市场与需求。战略创新内驱力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做创新是每个企业主动选择的结果,市场上太多企业体量越大,前期发展越好,越容易迷失自己,故步自封错失创新机会,而后不进则退,从此走向衰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企业想要通过创新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却因为错综复杂且难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关系,最后不了了之。这些都是由于企业战略创新内驱力不足造成的。

3.2 大企业内部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保持开放是一种态度,创新也不是最终目的,企业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资源共享的好处,利用大企业孵化器平台或者其他窗口才能打通企业与创新技术沟通合作的桥梁。这个平台聚合资源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它既能实现为大企业服务,同时又能帮助外部创业者、中小企业和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但大企业由于自身有研发团队,研发过程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成型的供应链体系也注入了企业很多心血,所以在资源开放共享方面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不同声音,等政策落地推进时,实际体现在各部门协同创新方面往往差强人意,较难推进。于是企业上上下下闻内部资源外部共享时便色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3.3 大企业发展创新信心不足

一个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往往要经历几次风雨,才能步入鼎盛时代,这个时间或长或短,但相同的是鼎盛时代的企业往往过着订单不愁,员工无忧的日子,如温水煮青蛙,慢慢看着同类型企业追赶上来,差距不断变小,创新求变还是安静等待被追赶上,是很多企业要面临的选择,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急风骤雨,没有足够信心的创新是没法走向成功的。

金风科技团队于1985年开始探索全球风电领域,至今已经历了多次创业, 从第一次开启中国风电机国产化研制事业,到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如今布局“两海战略”,开拓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面对创新,探索新领域,金风人始终鼓足勇气保持必胜的信心,二十二年如一日坚持深耕风电领域,如今已开辟出包括风机制造在内的八大核心业务,一路艰辛与不易都是今天成功最好的见证。这正体现了创新意识和信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发展屹立不倒的关键。

3.4 企业战略创新专业人才缺乏

技术经纪人或技术经理人致力于成果转化落地,对于大企业来说,懂技术、懂市场,能够自主开发、开拓技术成果的人才有很多,但对于孵化器来说,既缺少懂研发技术和市场的人,也缺少将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转变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的缺口,会导致对接出现偏差,精准度大打折扣,技术需求与优质项目匹配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同样也会大大限制大企业产业孵化器的发展。

例如好多项目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这类项目的成果转化落地,对于项目自身来说就有很大困难,高校科研人员只懂技术,至于如何开公司,对接市场形成订单,对于他们来说是空白的;如果拥有创新型专业人才,孵化器平台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技术经纪人或技术经理人能够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及实务经验,精准提供大企业需求部门对接并推进后续的专利转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实现产业化,其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4 结论

金风科技作为国内风电行业领跑者,一直注重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在创新方面不但成立了内部创新项目孵化团队,还在外部成立了 G7 创新之路孵化中心,旨在打造内外部、疆内外协同创新模式,帮助大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同时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金风的产业资源和身处产业链中的G7创新中心正是产业孵化器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笔者从事孵化行业以来最深的感悟就是大企业产业孵化平台是大企业战略布局中关键的一环,其初衷一方面是以大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寻找创新技术,形成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赋能;另一方面利用产业资源可以为外部创业者及优质技术提供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还能依托于产业资源为其提供智能化、智慧化的增值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必然会产生新的附加价值,大企业及其他外部机构企业在合作碰撞的过程中,收获新的利益增长点。

虽然产业孵化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能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垂直孵化+投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运营模式值得肯定。在今后工作中,笔者仍会继续探索孵化链条体系建设,对现有孵化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无论是国内国际技术互动、成果转化还是跨行业领域服务,都是笔者今后对依托大企业产业背景下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探索。当然未来的孵化器一定会由依靠物理空间转向依托空间但不依赖空间方向发展。

创新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大企业产业孵化平台要走的路仍然很远,一起努力,乘着“十四五”规划对双创的期待,一步步搭建好、维系好产业孵化服务生态链,服务更多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使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强大,更有活力和实力参与到国际经济激烈的角逐中,为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孵化器资源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