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对犬瘟热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2-07-14毛念迪

养殖与饲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对症月龄干扰素

毛念迪

安徽省砀山县农业农村局,安徽宿州 235300

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幼犬的严重犬类疾病[1]。该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其死亡率在85%以上[2-3]。但由于近几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犬瘟热病毒治疗效果急速降低,而中药在治疗及其辅助治疗犬瘟热上因其使用的复杂性和疗效缓慢而未在兽医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而且还具备用量小、来源广泛、价格低、作用期长、效果显著和无药物残留等特点,进而受到了临床兽医的青睐。因此,本试验以2021年1月1日-8月1日安徽省砀山县某宠物医院接诊的30 例未接种犬瘟热疫苗的犬瘟热患病犬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干扰素对犬瘟热治疗效果的辅助作用,期望为犬瘟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病例样本收集。试验选取2021年1月1日-8月1日安徽省砀山县某宠物医院接诊的30 例未接种犬瘟热疫苗的犬瘟热患病犬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幼龄(1~5月龄)、育成(6~12月龄)和成年(13月龄及以上)3 个阶段,每个年龄阶段病例10 例。患病犬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出腹泻、发热等,且宠物主均知晓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病例的确诊。参照《GB/T 27532-2011 犬瘟热诊断技术》对患病犬进行确诊。

当患病犬出现体温升高至40 ℃以上,鼻流涕至脓性鼻汁,脓性眼屎,有咳嗽、呼吸急促等肺炎症状时,即列为疑似病例,采用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进一步确诊。

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购自韩国安捷动物诊断试剂有限公司。使用方法:采集患病犬的眼、鼻分泌物,将采集的样品置于装有反应缓冲液的收集管中充分混匀后,用一次性吸管吸取4 滴混合液加到检测卡的样品孔内,5~10 min 后观察结果。结果判定:如只在质控区(C 区)出现红色反应线,表示检查结果为犬瘟热阴性;如在质控区(C 区)和检测区(T 区)均出现红色反应线条,表示检查结果为犬瘟热阳性;如质控区(C 区)未出现红色反应线,表示此次检测无效。

3)试验用药。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犬用型)购自山西梅迪亚科技有限公司;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购自芮城绿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注射用头孢唑林钠购自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白细胞干扰素购自北京中科拜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购自长春农牧大学兽医学院兽药研究中心;兽用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购自四川省七大洲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购自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兽用酚磺乙胺注射液购自芮城绿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兽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购自昌乐康畜兽药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将安徽省砀山县某宠物医院收治的30 例犬瘟热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年龄段患病犬5 只,共15 只。对照组在采用对症治疗和使用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体内病毒;试验组在采用对症治疗和使用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体内病毒的基础上,皮下注射犬白细胞干扰素。对症治疗方案如下:临床症状表现为炎症感染,选择的对症治疗方案是口服双黄连(80 mg/kg)和头孢唑林钠(50 mg/kg),静脉输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g/kg);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较高时,选择的对症治疗方案是皮下注射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 mL;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时,选择的对症治疗方案是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0.1 mg/kg)治疗;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时,选择的对症治疗方案是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10 mg/kg)治疗;临床症状表现为便血时,选择的对症治疗方案是皮下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g/次);

1.3 治愈标准

参照李学强等[4]的研究,以停药后患病犬临床症状消失,体温、精神状态、食欲和饮欲恢复正常,眼、鼻无分泌物流出,唾液等分泌物样品检测为犬瘟热病毒抗原阴性作为治愈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犬瘟热治疗效果的比较

由表1可知,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治愈了7 例和9 例犬瘟热的患病犬,治愈率分别为46.67%和60.00%。

表1 犬瘟热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干扰素对不同年龄患病犬治疗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幼龄(1~5月龄)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治愈了1 例和2 例犬瘟热的患病犬,治愈率分别为20.00%和40.00%;育成(6~12月龄)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治愈了2 例和3 例犬瘟热的患病犬,治愈率分别为40.00%和60.00%;成年(13月龄以上)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均治愈了4 例犬瘟热的患病犬,治愈率均为80.00%。

表2 干扰素对不同年龄患病犬治疗效果的影响

3 讨 论

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其抗病毒机理:一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二是提升NK 细胞、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活力,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此增强抗病毒能力[5]。当前干扰素的类型分为白细胞型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型干扰素和淋巴细胞型干扰素3 种[6]。白细胞型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等感染的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8]。本试验结果显示:干扰素的应用可使犬瘟热的治愈率由46.67%提高到60.00%;其中干扰素的应用可使幼龄(1~5月龄)和育成(6~12月龄)2 个年龄段的犬瘟热患病犬的治愈率分别由20.00%、40.00%提升到40.00%、60.00%。本试验研究的应用干扰素治疗犬瘟热的辅助治疗效果与于明等[9]报道的干扰素治疗犬瘟热的治疗效果相接近,表明应用干扰素可显著提高犬瘟热的治愈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干扰素增强了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进而改善患病犬的机体免疫调节作用[10]。因此,应用干扰素进行犬瘟热的临床辅助治疗方案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在兽医临床使用干扰素时,临床兽医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稀释干扰素制剂时,应选取生理盐水或灭菌后的注射用水,严禁使用葡萄糖溶液等其他溶液作为稀释溶液,以此保证干扰素的原有活性[11]。2)干扰素制剂要现配现用,严禁反复冻融,短暂保存可选用4 ℃冰箱。3)干扰素制剂在给药方式上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给药,严禁改变使用说明上的给药方式,应注意在口服给药时控制好水温问题[12]。4)要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一般情况下,干扰素可以与清开灵、黄芪多糖、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连翘、金银花、穿心莲、双黄连等中药制剂联合使用增强药效,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干扰素还可以与免疫核糖核酸、高免球蛋白等细胞因子制剂进行联合使用增强药效,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干扰素在与部分抗生素使用时应注意,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13]。5)由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在对动物使用干扰素时,不要再对动物进行弱毒疫苗接种,以免干扰素对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影响[5]。6)虽然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但干扰素也具有种属“专一性”。同一种属的病毒对不同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兽医临床上,兽医要根据动物所患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等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动物用干扰素[14]。7)有研究[15]表明,在动物的患病早期或感染期时干扰素防治疾病的效果最佳。

4 小 结

兽医临床上在治疗犬瘟热时,使用犬用干扰素辅助对症疗法可有效提高犬瘟热的治疗效果。此外,犬瘟热的防治还应以“免疫接种”为最佳的预防方法;犬只在感染犬瘟热后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造成病情延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对症月龄干扰素
初产月龄对奶牛泌乳性能及长寿性的影响分析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穿衣也要“对症”
“对症”下药不一定对
老人穿衣也要“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