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替格瑞洛对PCI 术治疗STEMI 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探究

2022-07-09王国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氯吡血流血小板

王国峰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血供急剧下降,而形成的一种急性心肌坏死。ST 段、非ST段抬高型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前者在临床中更为常见。STEMI 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首选,PCI 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因创伤性小、操作便捷等优势广泛用于临床。PCI 术的应用,能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梗死血管血流,可促进灌注恢复。但临床实践发现,PCI术后容易出现无复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患者术后转归,因此,在PCI 术围术期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极为关键[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PCI 术后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对冠状血流起到改善效果,能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可提高预后。对于PCI 术后发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替格瑞洛是新兴起的治疗药物之一,该药物的应用取得成效确切,备受青睐。本次研究中,共纳入STEMI 患者78 例分组治疗,探究替格瑞洛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STE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龄33~76 岁,平均年龄(60.08±9.0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8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5.21±1.43)h;合并症:高血压15 例、糖尿病10 例、高血脂11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03±8.3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9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5.19±1.41)h;合并症:高血压17 例、糖尿病12 例、高血脂1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诊断标准相符,将研究详情告知患者后,自愿参与研究过程。

1.3 排除标准 ①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处于哺乳或妊娠期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开展常规治疗及PCI 术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血压及心电监测、止痛等,PCI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治疗,术前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注册证号H20030579),负荷剂量为600 mg,术后口服75 mg,1 次/d。研究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治疗,术前口服负荷剂量为180 mg,术后口服90 mg,2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 个月,并随访6 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在无机械性梗阻(内膜撕裂、血管痉挛等)情况下,PCI 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3 级则定义为无复流。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定义[3]:以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TIMI)试验中的分级指标为基础,将其分为下述4 个等级:①0 级:造影剂不能通过,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及血流灌注;②1 级:部分造影剂可通过,但不能将狭窄远端全部充盈;③2 级:狭窄远端完全充盈,显影、造影剂消除均较慢;④3 级:完全将动脉远端充盈,且消除速度快,同正常冠状动脉。即①+②+③总和为无复流发生总例数。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STEMI 以中老年人为好发群体,患者临床以疼痛、恶心、呕吐、腹胀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引起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老龄化的日渐突出,STEMI 发生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且趋于年轻化。PCI术是指经皮肤浅表动脉血管,将导管、导丝等插入动脉血管,并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对狭窄或者闭塞部位进行疏通,从而改善心肌血液灌注,达到治疗目的。PCI术是现阶段临床STEMI 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治疗中发现,很多该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且在PCI 术操作中,容易对内皮造成损伤或出现支架贴壁欠理想等,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备受临床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STEMI 患者在应用PCI 术治疗期间,选取科学、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其术后康复极为重要[4]。

PCI 术后为改善血流、预防再发心绞痛等发生,多采取抗血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片为抗凝血药物,多用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动脉循环障碍,该药物本身无活性,其作用机制是与ADP 受体结合(具有不可逆性),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起到阻碍性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该药物起效慢,且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速度慢,整体效果欠理想[5]。替格瑞洛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该药物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应用这一药物对STEMI 患者治疗,其作用中体现为,拮抗剂与P2Y12 ADP 受体(血小板表面)具有可逆性,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可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的成效。在STEMI 患者实施PCI 术治疗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比发现,前者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具有活性(自身);②与受体结合有可逆性;③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激活;④口服180 mg 后30 min 即可起效,远远高于口服氯吡格雷600 mg,2 h起效,个体差异影响小;⑤停药后机体血小板功能恢复快,能最大程度减少出血的发生[6]。张香玲等[7]学者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研究对象为208 例老年STEMI 患者,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患者的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6.8%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的19.1%(P<0.05);在心功能指标方面,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改善效果更理想,说明替格瑞洛的应用,可以改善血流、心功能,成效确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报道具有相近性。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替格瑞洛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因研究时间短、纳入患者例数少,本次研究未对心功能改善、术后出血等其他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延长研究时间,适当增加研究样本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旨在为临床STEMI 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作者研究中指出,对于STEMI 患者,为加快其术后康复效果,除了积极治疗外,有必要围术期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例如制定膳食计划,低盐、低脂饮食,叮嘱患者多休息,控制体重,安排合理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通过规范化管理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应用PCI 术治疗的STEMI 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突出,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氯吡血流血小板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超微血流成像与CDFI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对比研究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