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与经肛门取标本对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探讨

2022-07-09阮永军吴培信关子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肠管根治术肛门

阮永军 吴培信 关子连

乙状结肠癌是一种发生于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背痛、血便、腹部肿块等[1,2]。针对乙状结肠癌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而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被广泛应用于乙状结肠癌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备受患者欢迎[3]。但就目前而言,进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多经腹切口将标本取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腹腔镜的微创优势[4]。近年来,有医学者开始尝试经肛门、阴道等自然腔道完成标本取出,其能更加凸显微创手术的优势,但现阶段对于此类研究较少。对此,为了进一步探究经腹与经肛门取标本对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本次研究对2018 年5 月~2020 年10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4 例乙状结肠癌患者展开了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 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60.22±6.39)岁;肿瘤直径1~3 cm,平均肿瘤直径(1.83±0.85)cm。研究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45~74 岁,平均年龄(60.20±6.37)岁;肿瘤直径1~3 cm,平均肿瘤直径(1.85±0.82)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者;②具备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适应证者;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③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④肛门或直肠狭窄,标本难以取出者;⑤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正常开展。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指导患者选取头低足高左倾位,行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在脐部上方作观察孔,并将Trocar 置入观察孔,在左右麦氏点相应位置作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将超声刀、操作钳、腹腔镜置入操作孔。在腹腔镜下观察患者腹腔内器官,并明确肿瘤位置、大小等,使用纱布对近端系膜和肠管扎紧,使用超声刀切开,并对肠系膜血管进行分离,切断其根部。随后,在肿瘤上方使用超声刀分离乙状结肠系膜,并分析系膜下血管。

对照组经腹取标本,腹腔镜引导下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在肿瘤远端5 cm 位置切断肠管,于左侧腹经腹直肌作4 cm 的切口,将肿瘤和肠管取出,并在肿瘤上缘15 cm 位置将乙状结肠切断,移除标本。随后在近端结肠置入吻合器钉座,并进行荷包缝合,纳回肠段,缝合切口后重新建立气腹,并经肛门置入圆形吻合器进行结直肠端吻合。

研究组经肛门取标本,腹腔镜引导下在肿瘤组织远近端2 cm 位置结扎肠管,并使用超声刀在肿瘤组织远端5 cm 位置和近端10~15 cm 位置进行裸化,切断肠管,随后将标本放于无菌标本袋,并进行扩肛,将标本经肛门拖出,将吻合器钉座置入腹腔。腹腔镜下在近端肠管残端进行吻合器钉座包埋,直线切割缝合器,闭合远端肠管,经肛门置入圆形吻合器进行结直肠端吻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肛门功能主要通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行评估。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肛门功能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肛门功能情况比较 (,h)

2.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乙状结肠癌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乙状结肠癌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们对该疾病的治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5]。在外科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已成为乙状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该手术中取出肿瘤组织标本为关键环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经腹切口取出标本方案,但该方案需在腹部作4 cm 切口,这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创伤,且在取出标本时也极易接触其他肠管,对肛门功能有所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人体自然腔道完成腹腔镜术被逐渐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手术时间较长。究其原因,经肛门取标本主要是利用肛门通道再经其他切口进入腹腔开展手术操作,具有腹壁创伤小、无皮肤瘢痕等优点[6]。同时,经肛门取标本能有效避免再次作切口,有利于预防感染,并减少对腹腔肠管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肛门功能恢复[7]。而经肛门取标本的手术时间较长,主要与切缘肠管裸化、标本脱出等步骤较为繁琐有关。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不会增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经肛门取标本是“微创中的微创”,其能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故不会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8,9]。此外,虽然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较好,但经过本次实践后建议开展该术式需注意以下几点[10-12]:①该术式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开展该术式需选择技术水平高的术者开展;②尽可能在肿瘤直径≤2 cm 的患者中开展该术式,以降低标本取出难度,避免种植风险;③该术式应在肿瘤组织未侵犯浆膜层、无淋巴转移等患者中开展,术前需做好肠道准备。

综上所述,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增加,但手术时间较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经腹或经肛门取标本。

猜你喜欢

肠管根治术肛门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胎儿胎粪性肠梗阻合并肠套叠肠闭锁及肠扭转坏死致多处穿孔1例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肛门瘙痒不能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