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根管及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分析

2022-07-09邱庆发陈春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急性

邱庆发 陈春兰

牙髓炎属于口腔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急性牙髓炎是指牙髓组织因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炎性病变,自发性阵痛、夜间疼痛和温度刺激疼痛均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对患者咀嚼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了患者生活水平[1]。多次根管作为以往临床治疗牙髓炎常采用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引流、失活、拔髓、根管预后和封药等,在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后再进行根管填充,患者需要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2]。故此,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次性根管是临床近几年治疗牙髓炎所采用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其不仅能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还能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基于此,本院特将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该病症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70 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5 例。参照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26~57 岁,平均年龄(41.54±5.85)岁;患病时间1~7 d,平均患病时间(4.46±1.26) d;急性化脓性患牙18 例,急性浆液性患牙17 例;前牙36 颗,后牙20 颗。试验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7~59 岁,平均年龄(41.84±5.47)岁;患病时间2~6 d,平均患病时间(4.63±1.21)d;急性化脓性患牙20 例,急性浆液性患牙15 例;前牙38 颗,后牙22 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70 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急性牙髓炎的诊断标准[3];②无其他严重口腔疾病的患者;③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治疗前均经X 线影像学检查确定患牙具体位置、病情程度、根管数目与方向等。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者;②心、肝、肾等内脏器官受损严重者;③有家族遗传疾病或精神病史者;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接受多次根管治疗,选择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开髓减压,开放引流1~3 d后,采用3%双氧水与0.9%氯化钠溶液清洗根管处,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的腐质组织,根据X 光片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根管长度,使用氢氧化钙封闭保存根管,在患者髓腔内放入樟脑酚球;7 d 后复诊清洗根管后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牙胶尖填充根管,用X光线确认是否填充饱满。患者术后接受抗生素治疗,持续随访治疗3 个月。

1.2.2 试验组 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使用X 光线对患者根尖周、根管数量等进行常规检查后,选择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开髓减压,清除冠髓,拔除根髓,根据X 线检查结果准备好需要的根管,采用3%双氧水与0.9%氯化钠溶液彻底清洗根管,扩大根管,吸干水分直至无任何液体渗出,对根管消毒后选择碘氯仿和牙胶尖糊剂对根管进行一次性填充封闭处理,并用复合树脂填充患者牙齿窝洞。患者术后接受抗生素治疗,持续随访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无牙痛感,咀嚼功能完全恢复;有效:患者牙痛、咀嚼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存在轻微不适感;无效:患者牙痛、咀嚼功能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RP、TNF-α、IL-6。③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总分10 分,分数越低疼痛感越低;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1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④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咬合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NF-α、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CRP、IL-6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试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主要是指牙髓组织发生炎症,与感染、龋齿有着密切关系,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且夜间疼痛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降低患者的饮食质量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巨大影响[4]。现阶段治疗该病症主要是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进而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正常。根管治疗技术是现阶段治疗该病症主要的方法之一,将根管内感染的牙髓、毒性分解产物以及牙本质清除后进行严密的根管填充,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牙齿疼痛感,促进口腔功能恢复正常,且远期疗效稳定。有学者指出,不同根管填充方式对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影响[5]。多次根管治疗是既往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恢复,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纠正,操作复杂、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极易发生继发性感染,降低治疗效果,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焦躁等负面情绪,治疗体验不佳。潘红等[6]对92 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别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46 例)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46 例),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血糖指数(GI)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指标改善,这和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多次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有一定的不足,临床治疗中可将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咀嚼功能快速恢复,侧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次性根管治疗将多次根管治疗的多个操作步骤进行简化,在患者第一次入院后便完成根管预备、清理消毒,直接进行填充封闭处理,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就诊次数,有效避免患者发生继发性感染事件;同时将髓腔内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杜绝了感染源,避免二次感染,降低了复发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根管进行封闭处理,有助于避免治疗过程中其他物质对根尖邻近组织产生不良刺激,减少根尖周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CRP、IL-6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根管治疗在进行开髓排脓引流操作中可以一次性完成,并同时对患者行根管预备与填充工作,这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预防细菌感染,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比多次根管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更短,对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有着显著效果,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而且还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咀嚼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髓炎根管急性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对其疼痛的改善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效果观察
关于根管治疗,你应该了解这些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牙髓炎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吗怎样预防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