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营养状况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7-09仇玉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终末期高通量营养状况

仇玉清

终末期肾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表现,但随着患者肾功能的逐渐降低,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可引发恶心、呕吐等多种并发症[1,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常见方案。但有研究表明,因血液透析对血液中较大毒素分子清除效果有限,患者多伴有炎症状态,其营养状况普遍不佳,并且氧化应激反应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3]。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透析合成膜的不断发展,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的透析器孔径较大,可提升对水的通透性,增加超滤率以清除大分子毒素物质,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为进一步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9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期间来本院进行透析治疗的9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14 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60.91±9.37)岁;透析病程13~38 个月,平均病程(26.52±6.71)个月。研究组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41~77 岁,平均年龄(61.23±10.14)岁;透析病程15~41 个月,平均病程(27.46±6.8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肾脏病学》[4]中关于终末期肾病的诊断及分期标准;②血液透析时间>6 个月者;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缺陷者;②身体重要组织器官出现恶性病变者;③存在意识及认知障碍者;④近1 个月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选择ELISIO-17M 空心纤维透析器[尼普洛医疗器械(合肥)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53117],有效面积为1.5 m2,超滤系数为14 ml/(h·mm Hg)(1 mm Hg=0.133 kPa)。研究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采用 EXCLEAR 210血液透析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100383),有效面积为1.4 m2,超滤系数为46 ml/(h·mm Hg)。两组患者均使用费森尤斯5008S透析机,以碳酸氢盐为透析液,3 次/周,4 h/次,透析液流速均为500 ml/min,患者血液流速控制在230~260 ml/min,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营养状况、炎性细胞因子水平。①氧化应激反应:包括SOD、MDA 以及GSH-Px,于治疗前后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5 ml,静置离心后放于-80℃冰箱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进行检测。②营养状况:包括血清TP、ALB 以及PA,于治疗前后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U4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③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6、CRP 以及TNF-α,于治疗前后使用ELISA 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OD、MDA、GSH-Px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GSHPx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SOD、GSH-Px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P、ALB、P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ALB、PA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TP、ALB、P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CRP、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IL-6、CRP、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多[5]。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手段,血液透析技术已越发成熟,常规的透析模式可以对小分子毒素进行较好的清除,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其对大分子毒素物质难以起到较好的清除效果,使得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并且氧化应激反应较为明显,此外毒素的堆积会对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出现代谢紊乱,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6-8],所以寻求适宜的血液透析方案一直是临床肾病治疗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模式,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OD、GSH-Px、TP、ALB、PA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A、IL-6、CRP、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一步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其超滤系数更高,通透性和扩散性更好,并且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综合利用弥散、对流以及吸附三种方式将血液中的中、大毒素分子进行清除[9],改善机体代谢,提高血液透析效率。这与龚豪等[10]的研究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终末期高通量营养状况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高通量卫星服务专用网络的应用模式探索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高通量卫星通信综述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