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

2022-07-08王传发毛国旭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传发 毛国旭

摘要:“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和本质内涵。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目标和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各民族在长期交融汇聚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属性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与聚合,“四个共同”从共同疆域、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和共同精神等四个方面真实呈现和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渊源与基本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共同性”认同基础上的铸牢过程,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与方向指引。要在正确把握“四个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共同性,指引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四个共同;四个关系;铸牢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2)04-0034-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重大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并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这些重大论断无疑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增进共同性的前进方向。在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过程中,56个民族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不断“分”与“合”以及“合之又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得到不断凝聚和增强,中华民族也逐渐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上升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共同性是其价值内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取得国家形态民族实体的逻辑必然。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战略重点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进共同性则是现实要求、指导原则和根本指向。因此,需要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和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按照增进共同性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一、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属性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与聚合,且这种有机联系与聚合能够通过全体成员的情感认同表现出来,“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最集中的凝练和最真实的表达。

首先,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性产生和增进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经过长期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最终汇聚为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互动历史中逐渐产生和不断增加的,各民族“分”与“合”以及“分”“合”之上的“合之又合”的长期历史过程实质上正是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增加凝聚的过程。在长期的互动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不断超越差异性,使各民族有机联系不断增加,这种联系既表现为物质方面的,也表现为精神方面的,且这些有机联系并非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嵌入的聚合过程,最终通过各民族人民的内心认同表现出来。正如麻国庆指出:“民族历史上的迁移、分化、融合所造就的各种关联性,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面貌”。由此可见,各民族之间持续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与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各民族长期交流交往交融中得到凝聚和增强。

其次,中华民族共同性具有历史文化和政治属性的双重特质。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在华夏大地上开疆辟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持续交流互动、融合借鉴、吸收创新,在你来我往的频繁交往过程中有机联系不断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各民族的这种有机联系不断聚合、增加,最终由多元汇聚为一体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观。另一方面,在近代抵御外辱、救亡圖存过程中,中国也逐渐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这一过程推动了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发展跃升,“中华民族在构建为现代民族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国家(state) 内在而有机的结合”。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开始与现代国家结合在一起,具有了现代国家形式和极为突出的政治属性,逐渐取得了民族国家的形式,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最终演变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国族”,成为具有现代民族国家政治意义的民族共同体。随着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治力量在领导各民族进行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国家主权得到实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地理空间,人民性也得以真正实现,并通过宪法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各项政治制度,为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安排,不断建构起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规范、政治制度与政治秩序,并始终坚定不移的把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贯彻到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家通过推行通用语言文字,加强各民族的政治沟通,通过确定国旗国徽国歌等政治符号进一步增强各民族政治认同。自此以来,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整合得到进一步强化,共同性得以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实体的政治属性进一步凸显。

再次,各族人民作为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内心的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突出表征,是影响共同性进一步凝聚和上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中华民族共同性既有物质层面现实存在的共同性,也有精神情感层面的共同性,而且精神层面的共同性具有支撑、强化物质共同性的作用。在民族交流互动过程中,共同性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感知和认可,内化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情感认同,各民族差异性进一步消融,共同性进一步展现、彰显和凝聚,各民族成员团结一心、相互信任、同甘共苦、相互扶持,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各民族把现实存在的共同性内化为情感认同,同时又把内在精神依归和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身动力,始终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情感认同之最高凝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主要内容

“四个共同”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各民族在历史长河的交融汇聚中共同缔造的,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文化根基,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内在特质,凝练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主要内容。

第一,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在共同开创的辽阔疆域内由多元汇聚为一体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频繁交流交往,相互融合,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广袤疆域,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打造了共同的生存家园。古代中央王朝和各少数民族政权都为开拓和巩固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秦代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三个郡,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汉代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机构,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交流;唐宋时期为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实行了羁縻府州制度;元朝在西藏设置宣政院,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疆域开拓与巩固起到重要作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辱,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国家主权遭受破坏,领土遭受侵蚀,为救亡图存,各民族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筑成抵御西方列强的血肉长城,共同捍卫脚下的土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各族中华儿女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维护了领土完整和赢得民族独立,1949年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现代主权国家时代,领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国家领土不仅是国家及其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疆域,共同保卫了领土,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载体。疆域空间到领土主权的转化进一步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使各民族有了共同的政治地理空间。

第二,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多元”汇聚为“一体”的历史过程。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融互动,都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六王毕,四海一”,秦朝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加强了各民族的统一认同。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推行“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理念不断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并一以贯之地延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政治价值,从此“百代皆行秦政制”,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注重维护“大一统”,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通过各民族交融互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绵延千年,长盛不衰,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由此可见,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历史叙事。

第三,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一大鲜明特点。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非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相反却秉承“协和万邦”的精神,不断吸收彼此优秀文化,在交融互鉴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最终形成精彩纷呈、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回望历史,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着胡服”“习骑射”,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与汉人通婚,用汉姓、着汉服,唐诗描写的“洛阳家家学胡乐”“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宋代描绘的“万里羌人尽汉歌”等都生动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情景。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文化不能等同于汉文化,各民族精彩纷呈的文化涓涓细流共同汇聚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江大海,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相互补充,交融共促,中华文化才能够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空界度,不僅体现着各民族共同文化活动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质,而且鲜明表征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文化元素、文化基脉,共同奏响中华文化大乐章。

第四,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在长期历史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积淀而逐渐内化,共同培育发展起来的。数千年来,各民族在逐梦过程中不断注入民族特质和禀赋,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指引着中华儿女团结奋进,汇聚出磅礴力量,使中华民族面临各类外部挑战和内部考验始终能够持续奋勇前进,最终能够屹立千年不倒,成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和中华民族精神最突出的特征。各族人民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格言,勇于创新、勇于创造,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贡献伟大力量。各民族人民始终坚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不畏艰难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各民族人民始终把团结统一作为价值理念,团结一心,共同造就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人民总是怀揣梦想,不断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爱国主义则是贯穿四种伟大精神的主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凉州会盟、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是各民族历史上坚持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爱国主义进一步凸显,成为各民族共御外侮、共赴国难的坚实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以涓涓细流共同汇聚培育形成的汪洋大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继承、发展、深化、凝练和升华,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为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始终能够屹立不倒,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各民族拥有共同精神纽带和共同精神力量的强劲支撑。

二、增进共同性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增进共同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基础

“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尽管“中华民族”这一词语作为政治概念,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才首次提出,但作为民族实体的中华民族已然存在了数千年。“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所独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与特长,同时又有着许多民族所共有的共同之点,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自秦汉以来我国就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大一统”思想不断延续和发展,历朝历代都把实现“大一统”作为政治理想,把维护多民族“大一统”作为施政理念,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持续不断地在华夏大地上进行交流交往,在不断的“分”与“合”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得到凝聚与增强,最终形成了彼此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的“一体多元”格局。“四个共同”就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生动呈现和集中表现。

“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在中华民族作为自在民族实体的阶段,各民族通过长期交流交融,共同性不断增多,就已经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方之民共天下”的观念,各民族在经济、政治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文化上相互吸收、互鉴融通,在情感上相互亲近,相互依赖已经自然地萌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迈向自觉的民族实体,在共同应对外部危机过程中,各民族共同性进一步增进,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上升,各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凝聚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更加牢固,各民族共同性进一步提升,各民族守望相助、携手并进,一道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华章,共绘实现伟大梦想的同心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前所未有地激發与提升。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增强各民族共同性,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2.增进共同性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

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指引和重要抓手。只有进一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工作不断进步提升。新时代中华民族面貌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持续牢固。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风险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风险急剧上升,与此同时,国际反华势力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挑战不断增加,为了遏制中国发展,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千方百计制造民族矛盾,离间民族关系,伤害民族感情,企图以各种卑劣手段或明或暗地制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阻碍,妄图消解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从国内来看,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增进民族地区民生福祉,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增进共同性为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已然成为应对内外风险的现实需要。

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以“四个与共”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是促使各族人民深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引领各民族人民坚定“五个认同”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通过强化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进“政治—国家”层面的共同性;通过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进“民族—身份”层面的共同性认同;通过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文化—历史”层面的共同性认同;通过强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进“政党—道路”层面的共同性认同。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好“五个认同”对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认同和共识的“粘合剂”功能。

三、增进共同性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1.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这内在的包含着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共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为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民族实体。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要始终正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过程和现实状况,顺应时代的变化,一方面既要强调共性,增进共同性体认,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坚持历史分析,体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由共同性和差异性构成的矛盾体,共同性是这一矛盾体中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这一矛盾体的性质和方向,差异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增进共同性为主要方向,要把增进共同性放到第一位,差异性不应该妨碍共同性,要把凝聚共同性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通过强化制度坚持、机制完善、政策设计,以及开展各项具体的民族工作来增加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共同性,更要建立情感认同的“软链接”,使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寻找情感的共鸣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广袤辽阔的土地上,56个民族共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大家庭里的各民族差异性普遍而长期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客观而又现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不应该也不能忽视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增进共同性,并非抹杀差异性和消除多样性,也不是片面强调各民族纯粹的整齐划一,剥离各民族特性,追求单一的纯粹与简单的共同,这样会导致共同体的土崩瓦解和共同体成员的离心离德。承认现实存在的差异性和尊重多样性,树立“求同存异”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同时更应该认识到,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共同性,增进共同性是以承认差异性为基础和前提,要以包容性来强化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抹杀差异性,而是要在尊重差异性的过程中赢得人心,凝聚最大公约数,汇聚力量,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增进共同性。

在民族工作具体实践中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为增进共同性搭建有效的政治框架。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和形式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相关的体制机制,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各族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增进共同性构建政治和法律框架。二是要为各民族广泛交流交融进一步创制条件,为增进共同性提供便利。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拓宽各民族交流互动平台,以及从就学、就业、安居等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引导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三是要注重公民教育,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增进共同性提供精神支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各民族价值共识,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教育,注重发挥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符号的引领和教育作用,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探索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培育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公民观,强化中国公民的身份认同,以爱国主义激发各民族共同理想信念。

2.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整体对部分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坚持各民族意识不能损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局。同时,部分也会制约整体的功能和状态,这就要求必须倾听各民族的诉求,维护好各民族利益,把56个民族的积极性有机调动起来,整体功能才能够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整体和全局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多元的客观存在使各民族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民族意识,另一方面,56个民族紧密联系形成一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二者关系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必须突出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先性、统领性和主导地位,要把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要把各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关联起来。就其根本来讲,二者利益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体现构筑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之大局,必须从整体着眼,把维护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二者关系的立足点,才能实现和发展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只有各民族意识统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才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两种错误观念,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各族人民增强“五个认同”,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各民族是一家等理念,使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积极、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的整体利益。

3.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在增进共同性過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的精神根源,是民族团结之魂。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共同构筑了繁荣兴盛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注重培育和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是当前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正确把握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中华文化认同二者关系的根本准则。推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尊重和包容各民族优秀文化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惟此才能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好地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并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强大的灵魂力量,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实践中,对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正是在各民族文化交融激荡汇通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二者共生共融、互促共进。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或者把本民族文化对立于中华文化都是极端错误的,或者是别有用心的,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认识中华文化多样性和共同性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本着包容和开放的原则,促进各民族文化“枝叶”的繁茂,更要突出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强调共同性才是各民族文化的主流和方向,引导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壮大各民族共有的文化“根基”,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生态。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着重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容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与新时代实践结合,不断创新,唱响时代主旋律。要通过合理利用各类平台,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在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实践中塑造共同精神家园的语言汇通体,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强化对中华文化的共同性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坚实的文化基础。

4.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突出“意识”二字,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研究和解决问题,在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同时,必须把精神建设置于经济基础之上,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努力提升物质基础。民族问题要用发展的方式和在加快各民族发展中解决,要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到首位。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增进共同性,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如期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民族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共同性进一步增强。尽管如此,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民族地区发展仍然存在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民族共同奋进的现代化,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离开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各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推动56个民族走向共同富裕,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能否得到夯实,也事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事业的领导,不断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发挥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等优势,不断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潜力,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提升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增进民族地区民生福祉,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来捍卫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3]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23.

[4]周平.我们是谁:对中华民族的再认识[J].探索,2021(3):26-36+2.

[5]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

[6]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新疆社会科学,1985(3):1-10.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0.

(责任编辑:王勤美)

Enhancing Commonality: the Doctrine of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WANG Chuanfa,MAO Guoxu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China 650224)

Abstract:Commonality is the core and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Enhancing commonality is the value goal and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community.The comm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organic connection and aggregation of historical,cultural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 reflected in the long-term integr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The “four commons”,including commonalities in territory,history,culture and spirit,truly presents and highly condens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forg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m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enhancing commonality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guide of 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We should continuously enhance commonality on the basis of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four relationships”,guide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thus to enhance the identity,cohesion and centripetal force of the Chinese nation,form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onality; four commons; four relationships; forging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分析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