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战2022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解题策略及演练

2022-07-05李传鹏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

李传鹏

课外文言文是中考语文必考的考点,也是大多数同学失分的“高危地带”。下面结合2021年中考语文有关课外文言文试题的解析,就此考点如何进行有效的深度复习作一具体阐释,希望同学们看后会有所启发和收获。

【考点阐释】

课外文言文内容上一般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1.选文。一般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2.题型。中考课外文言文涉及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篇章理解、主旨把握等考查。其中,字词解释主要是实词解释。另外,“之”“而”“其”“以”“于”“何”六个虚词也会出现在课外文言文的考查中。句子翻译题既有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有给出4 个选项,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篇章理解、主旨把握是主观简答题,通常提问重点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上,有时要求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有时提问语段给人什么启示或从中得出什么道理。

3.考点。虽然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自课外,但遵循“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外文言文考题考查的主要是同学们阅读文言篇章的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当然是从课内来。所以,考查的是同学们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至课外的能力。

【答题技巧】

一、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要先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你”(尔、汝、女、公、卿、若、君、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

二、实词解释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使者及门”中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它是“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杂然而前陈者”中的“陈”字的字义推断,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如:陈列、陈旧……,再从中做选择,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

三、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二:代入检验法

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②结构助词,译作“的”;③助词,不译;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某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四、句子翻译

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

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并准确把握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

技巧二: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

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做到“信”“达”“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具体技巧:

1.紧抓关键词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为:他们自己说他们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意得1 分,“妻子”“绝境”解释各0.5分)

2.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不用判断动词“是”。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①“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2)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四种:

①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位置,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②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③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句中“花之隐逸”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④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能谤讥于市朝”为介宾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能于市朝谤讥”,将介宾结构“于市朝”后置。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一般都前置作状语。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将介词短语后置作状语,原句应是“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3)省略句

常见的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①省略主语。如: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②省略谓语。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③省略宾语。如:人不知(之)而不愠。(《论语》)

④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⑤省略介词。如: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4)固定句式

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有:

①“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以……为……”,相当于“把……当作……”。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童趣》)

③“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如: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塞翁失马》)

④“何以……”,相当于“凭借什么……”。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5)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表被动;

二是没有被动词,但意思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牢记翻译基本方法

“留、换、调、增、删”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留”指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换”是替换词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用“景象”替换;

“调”是调整语序,如“何陋之有”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

“增”是增补词语或句子的成分,如“夫大国,难测也”翻译为“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

“删”是删去不必译的,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中的“者”“也”不译。

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

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

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要准确翻译。

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

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

六、拓展延伸

(1)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抓住重点句段,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解释一般规律。如某地中考题要求“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有何作用”。那么先在文段中筛选提取两人的事迹信息,然后“同中求异”。

注意从表象入手,要结合写作背景剖析材料,理清各自表达的深层意义,揭示个性特征。

(2)鉴赏分析类

这类题目要求说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两篇文章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之处。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着重从文章本身出发去思考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议论评价型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违背正确的价值观;考生在答题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简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启示感悟型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既要发掘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又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谈。答题要求:①紧扣问题,寻找依据;尊重原文,深入发掘。②依据原文,了解情感;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解剖分析。③注意答题层次。启示感悟类题目,设计问题时往往都有“你得到什么启示”“你是如何看的”“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因此在解答时,先回答“我得到什么启示”“我认为……”等,再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5)建议献策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段内容,从文段内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6)形象分析型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入手,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语言、心理、行为、动作等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两文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整体对比分析,再得出两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点。

七、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标题

有些文章,标题就揭示了人物性格特点。

第二步:通读原文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第三步:分析原文

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注意侧面描写,它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④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

速记口诀:

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

【真题解析】

例.(2021年安徽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来源: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来源: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 (2)不以疾也( )

(3)发大溪口( ) (4)仰视天如匹练然( )

【解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样子”;“疾”是古今异义词,“迅速,快”的意思。

【参考答案】(1)顺流而下(2)迅速,快(3)出发(4)好像……的样子。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曦(日光)”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呼(呼喊)、于(在)、则(就)、屡(多次)”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参考答案】(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___________ ;等到夏秋水涨时,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填写作答。可依据“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和“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来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1)江水低于滟滪堆(数十丈)(2)江水高于滟滪堆(数十丈)。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思是: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突出了三峡山势高峻的特点。

【参考答案】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备考策略】

1.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选文的大致意思。所以,碰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要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2.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都会给出选文的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概括了选文的主要内容。如:“楚人学舟”。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

3.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命题人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要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4.“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要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纸上把关键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3)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做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试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来源:《百喻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薄暮至家( )

(2)主人既闻,乃益盐( )

(3)母出盐而怪之( )

(4)安可如此?( )

2.请你选出下面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主人既闻,乃益盐 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B.食之,甚美 母已具食

C.食之,甚美 天下之事皆然

D.嫌淡而无味 母出盐而怪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愚人的“愚”体现在哪些方面。

5.读完本文,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1)接近、迫近(2)增加(3)以……为怪(4)怎么2.D(A.增加/好处B.吃/饭菜C.代指饭菜/的D.表转折/表转折)3.(1)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2)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4.语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动作: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愚人食盐不已。5.①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②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译文】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他(一起)吃饭。他嫌弃(这些菜都)淡了一点,都没有味道。主人听到了(他的话),于是加入了盐。愚笨的人尝了之后,觉得特别好吃,就自言自语道:“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黄昏时回到家,母亲已备好了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取出盐,并对此感到有点奇怪,只看到自己的儿子唯独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结果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二、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来源:《世说新语》)

【乙】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来源:《战国策》)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太丘舍去( )

(2)元方入门不顾( )

(3)文侯与虞人期猎( )

(4)是日,饮酒乐( )

2.请你用“/”标出文章画线句子的停顿。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4.甲文中的友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乙文中的文侯是一位怎样的人?

5.以上文章给我们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1.(1)离开(2)回头看(3)约定(4)这2.(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3.(1)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我与虞人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呢?4.甲文中的友人因太丘“舍去”,当即生气怒骂,心直口快;但经元方辩驳后,他惭愧并“引之”示好,个性率真,态度诚恳。乙文中的文侯是一位守时守信的好君王形象。5.这两则文章告诉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不去做,不能违背约定,做人一定要讲诚信。

【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呢?”文侯亲自前往,还停止了酒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来源: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范文正公守邠州( )

(2)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

(3)即彻宴席( )

(4)厚赒给之( )

2.请你选出下面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公亟令询之 山间之四时也

B.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其喜洋洋者矣

C.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D.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4.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有哪些?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仲淹的品质。

【参考答案】1.⑴做太守⑵穿着丧服⑶同“撤”,撤去。⑷救济2.C(A.代指筹办丧事的人/结构助词,的;B.代词,他们/那是;C.具备/具备;D.属下/嘱托)3.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⑵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4.“亟令询之”“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5.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

【译文】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鸿

蒲松龄

天津弋人①得一鸿②,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抓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③。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来源:《聊斋志异》)

注释:①弋人:以猎鸟为业的人。弋,射猎。②鸿:大雁。③铤:同“锭”,做成块状的金属。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抵暮始去( ) (2)遂双飞而去( )

(3)弋人悟其意( ) (4)是将以赎妇也( )

2.“悲莫悲于生别离”出自《楚辞九歌少司命》:其下句是“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2)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4.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的甲骨文字形如图1 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文中“飞号从之”的“从”的意思是_____。“集”字的甲骨文字形如图2 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的意思是______。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雄雁的痴情和执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1.(1)离开(2)表修饰(3)意思(4)用来2.乐莫乐兮新相知3.(1)随后一只雄大雁跟随弋人到家,在弋人的房子上飞来飞去,哀鸣不已,到傍晚的时候才飞走。(2)人间的悲剧莫过于生离死别,难道动物也是这样吗?4.跟随、落到5.①雌雁被抓后,雄雁一直追随到了捕鸟人的家并久久不愿离开;②第二天捕鸟人早早出门,雄雁已等在那里;③雄雁冒着被抓的危险停到捕鸟人的脚下;④雄雁向捕鸟人献金赎回妻子。

【译文】天津有个擅长射鸟的人得到一只雌大雁,随后一只雄大雁跟随弋人到家,在弋人的房子上飞来飞去,哀鸣不已,到傍晚的时候才飞走。第二天弋人很早出门,发现那只雄雁又回来了。弋人在前面走,雄雁就跟随弋人一路飞,一边飞一边鸣叫。随后雄雁落到弋人的脚下,弋人就一下捉住了雄雁。雄雁伸长了脖子从口中吐出半铤金子。弋人领会雄雁的意思了,就说:“这是要用金子来赎你的妻子吧。”于是弋人就把雌大雁放生了。两只大雁在空中徘徊一阵,好像在互诉离别之苦,然后一起飞走了。弋人称了称那铤金子,一共是二两六钱重。唉!禽鸟能知道什么呢?却这么重情。人间的悲剧莫过于生离死别,难道动物也是这样吗?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江

郑燮

昨游江上,见修竹①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②,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③,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注释:①修竹:茂密修长的竹子。②饁妇(yè fù),往田野送饭的妇女。③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地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心窃乐之( )

(2)学者( )

(3)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

(4)千古文章之道(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2)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静坐江边作者看到的景物的一组是( )

①见青山大江 ②风帆渔艇,又有苇洲 ③有耕犁,有饁妇 ④有二小儿戏于沙上 ⑤犬立岸旁,如相守者 ⑥盖竹光相射故也。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5.作者借山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山水中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参考答案】1.⑴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⑵做学问的人。⑶的确⑷方法2.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3.⑴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静静地坐了许久。⑵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4.C(⑥句不是静坐看到的景物,选项中含⑥则不是。)5.情感:对山水喜爱的情感。哲理:作画、写文章、做学问应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或欣赏。(意思对即可)

【译文】

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和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渔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和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②,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⑥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⑦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来源:《与友人书》)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审问:详细考究。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丘:孔丘,即孔子。⑦以:动词,和“如”“若”相同。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2)若既不出户( )

(3)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

(4)今人可不勉乎( )

2.下列语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

A.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怅恨久之。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学习上有益的启发?

5.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见解。

【参考答案】1.(1)地方、区域(2)门(3)即使(4)勤勉,努力2.B(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1)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2)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4.①“为学”不进则退。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5.作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囿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译文】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地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既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来源:《曹刿论战》)

【乙】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④伤,不禽二毛⑤。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⑥,不鼓⑦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⑧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⑨,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⑩,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⑪以利用也,金鼓⑫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⑬可也。”(来源:《左传·宋楚泓之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③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④重(chóng):再次。⑤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⑥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⑦鼓:击鼓(进军),名词作动词。⑧勍(qíng)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⑨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⑩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⑪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⑫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⑬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 )

(2)望其旗靡()

(3)然后襄公鼓之( )

(4)不禽二毛( )

2.请你选出下面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公将鼓之 勍敌之人

B.战于长勺 行者休于树

C.泉香而酒洌 既济而未成列

D.金鼓以声气也 不以物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甲文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阅读甲、乙两文,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1.⑴战胜(攻破)⑵倒下⑶击鼓进军⑷同“擒”,俘虏。2.B(A.音节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的;B.均解释为“在”;C.表并列/表转折;D.用来/因为)3.(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2)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4.甲文中,鲁庄公虽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乙文中,宋襄公在泓之战中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5.写作目的:(1)两文的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2)两文的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写法:(1)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2)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乙译文】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势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医说

韩愈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②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③,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祥④。”善医善计者为之。

注释:①瘠:瘦弱。②纪纲:法度。③聚兵而焚之:指聚兵咸阳和焚书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④视履考祥:“祥”为外界所呈现出的吉凶之兆,引申为即将应对的前程。“视履考祥”,意思是说,处于人生艰难跋涉之途的君子,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考察前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履卦·上九》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

(2)不足恃也( )

(3)聚兵而焚之( )

(4)视履考祥( )

2.请你选出与示例句式相同的一项( )

示例:安危者,肥瘠也

A.是故四支虽无故

B.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

C.纪纲者,脉也

D.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2)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

4.韩愈借医治人的胖瘦来揭示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5.国家的治理除了文章提到的法度,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链接材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答案】1.(1)治理(2)依靠、依赖(3)兵器(4)人生之路2.C(判断句)3.(1)擅长谋划天下之人,不看天下的战和,只以其法度是严明还是散乱来判断天下是否兴盛。(2)担忧那些可以依靠的东西(指心脉),害怕那些可以夸耀的东西(指法度,意为害怕法度消亡),擅长医术与谋术之人,称之为上天赐予他们的帮助与恩惠。4.文章以人的胖瘦来比喻国家的安危,国家安危来自国家的法令是否落实,只有法令畅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5.材料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所以国家的治理还需要贤臣的辅佐以及提高自己的国家的竞争力,要有忧患意识,平安不忘备战。

【译文】擅长医术之人,不看病人的胖瘦,只以其脉象来判断他是否有病;擅长谋划天下之人,不看天下的战和,只以其法度是严明还是散乱来判断天下是否兴盛。天下,就如同人一样;战与和,就如人之胖瘦;纲常法度,就如人之心脉。心脉没有疾病,即使瘦也不会危害到生命;心脉有了病,再肥壮之人也只有死路一条。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的智谋学识就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了!夏朝、商朝、周朝末期,诸侯四起、战乱不断,却仍传了数十代而未衰亡,只因法度还存在罢了。秦始皇称霸天下之后,不分设诸侯,聚兵咸阳、焚书坑儒,传了二世便灭亡了,只因法度不存罢了。因此四肢虽无病痛,也没什么可放心的,心脉才是关键;四海虽无动乱,也没什么可自满的,法度才是关键。担忧那些可以依靠的东西(指心脉),害怕那些可以夸耀的东西(指法度,意为害怕法度消亡),擅长医术与谋术之人,称之为上天赐予他们的帮助与恩惠。《易经》云:“视履考祥。”擅医擅谋之人也正是如此做。

猜你喜欢

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学文言文“卷入式阅读”教学策略微探
浅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文言文背诵效率的几点思考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