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治疗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2-07-04李凯文杨光锦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血脂体重饮食

李凯文,曾 巍,杨光锦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发病后可能会产生身体麻木、头晕以及头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病变的发生,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1]。高血压疾病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等均存在一定差异[2]。常规的高血压治疗方式为药物干预,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某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通过合理饮食,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某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分析饮食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选取某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4例,收治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9例,其年龄集中在45~69岁,均值(57.23±4.14)岁。观察组42人,其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0例,其年龄集中在44~70岁,均值(57.36±4.62)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对比。

(2)纳入标准。①经血压检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140 mmHg/70 mmHg。②患者入院时各项临床资料完成清晰且可编辑。③患者主动参与研究治疗工作,能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均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

(3)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神志不清,不能主动参与研究治疗工作。②患者合并急性疾病。③患者合并重大脏器疾病,如心脏病等。④对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以及治疗方式存在过敏现象。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对照组患者根据自身饮食习惯饮食;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①制定饮食计划,引导患者按时饮食,确保患者能更好地吸收钙、钾等元素。让患者更多地摄入粗纤维食物,定时控制患者饮食,少食多餐。并嘱咐患者饭后适当运动,帮助患者更好地消化。但饮食中不能过多摄入盐分,每天不超过6 g。②指导患者少量摄入脂肪,但不禁止摄入脂肪,指导患者在有限的范围内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患者每周能摄入2次鱼肉,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禁止患者食用高胆固醇食物,防止患者发生高血脂症状。③指导患者多摄入蔬菜、水果,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改善心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胆固醇代谢能力。④每天给予患者400 mL牛奶,提高患者体内钙质的吸收。⑤禁止患者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防血脂升高。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⑥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可过饥,也不可过饱,禁止暴饮暴食。⑦指导患者科学饮水,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有密切关联。硬水中含有较多钙离子与镁离子,可参与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是调节其舒缩功能的重要物质。例如,患者饮食中缺乏钙离子与镁离子,则会导致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加重高血压病情。故应尽量指导患者饮用硬水如矿泉水等。⑧指导患者多食用木耳、芹菜、绿豆和蚕豆花等降压食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体重情况与血脂、依从度。①血压。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越低代表效果越佳。②体重与血脂。治疗1个月后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指标,数值越低代表效果越佳。③依从性。根据患者实际配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总依从率越高效果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采集数据。涉及计量与计数内容应用(+s)、%表示,并以t、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有显著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压

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情况(+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情况(+s)

组别 例数/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 42130.27±9.8284.25±4.25观察组 42110.21±5.5174.10±3.24 t-11.54512.309 p-0.0000.000

2.2 体重与血脂

观察组的体重、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体重与血脂(+s)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体重与血脂(+s)

组别 例数/例 体重指标/(kg/m2) 总胆固醇/(mmol/L) 三酰甘油/(mmol/L)对照组 4224.89±1.045.96±0.842.23±0.29观察组 4222.00±0.814.61±0.921.70±0.28 t-14.2087.0238.521 P-0.0000.0000.000

2.3 依从度

观察组的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依从人数和依从度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发展速度较慢,发病后多采用保守治疗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干预、饮食控制干预等[3]。在饮食控制干预方面,患者一般根据自身饮食习惯控制饮食,多为禁止食用脂肪类食物等方式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但是该饮食控制方式有两个弊端:①患者很难坚持较长时间;②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治疗效果。某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较为规范的饮食治疗干预,纠正患者饮食控制方面的不当行为,效果较佳,患者的配合程度也较佳[4]。

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实行饮食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P<0.05)。因为在饮食治疗中,医护工作人员能为患者制定较为完善、科学的饮食计划,严格控制患者脂肪、糖类等的摄入量,能有效降低饮食不当对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影响,并能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对于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有积极作用。患者还能在医护工作人员指导下调整饮食,多摄入硬水、芹菜等有助于降压的饮食,对于降低患者血压效果较佳。因此,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压指数明显降低[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与血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患者实行饮食治疗,能降低患者的体重和血脂指数,其原因如下。①对患者实行饮食治疗干预下,富含钙质的食物能防止患者高血压的发生,保护患者的血管。②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体内胆固醇的排出。③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禁止食用糖含量较高的食物,能预防患者血脂升高,对于控制患者的体重以及血脂指数有积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患者实行饮食治疗,能提升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度,其原因如下。①对患者实行饮食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进入“禁止食用脂肪”的误区,提升患者在饮食控制中的舒适感,进而提升依从度。②在实行饮食治疗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有所下降,进而提升患者对该治疗方式的信心。③在以上基础上,患者的焦虑等情绪能明显改善,提升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工作人员,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行饮食治疗干预,能降低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指数,提升患者的依从度,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 价值。

猜你喜欢

血脂体重饮食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称体重
你了解“血脂”吗
何为清淡饮食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