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皮影戏史论

2022-07-02江玉祥

文史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巴中皮影戏保护

摘   要:“巴中皮影戏”,即四川通、南、巴、平革命老区流行、存在的活态皮影戏班及其表演活动。巴中皮影戏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社会的产物,始出现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从造型、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显著个性特征的四川皮影戏影系的一个亚型。它体现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皮影戏专家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巴中;民俗;皮影戏;保护

巴中,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巴中建制始于东汉,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始置巴州(州治在今巴中市江北新区),宋太祖乾德四年至宋末的巴州属利州路(治今广元)兴元府(治今汉中),领化成、难江、恩阳、曾口、通江等五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巴州属四川省广元路。民国2年(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隶属四川北道(治今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四川分设四个行署,巴中属川北行署达县专区(治今达州)管辖。1993年7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从达县地区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县一并撤县建市(县级)。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建立巴中市(地级),以市管区县,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201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称义阳,南朝梁高祖萧衍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置义阳郡和义阳县(郡领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义阳县更名为恩阳县。民国初,置恩阳河乡,属巴中县管。现今巴中市下辖两区三县,即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本文所谓“巴中皮影戏”,即现今巴中市存在的活态皮影戏班及其表演活动。

一、巴中皮影戏的文化生态环境

巴州,古巴国地。巴中古代原住民为巴人,即賨人或叫板楯蛮。魏晋时期,南方獠人北上,引起巴地的巴人北迁和东徙。留居本地的巴人接受了汉族文化,通过民族融合,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然而古风犹存。[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九《山南西道》七《巴州》称其风俗“同峡州”。《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七《山南东道》六《峡州》风俗条曰:“楚之俗,剽悍巧猾。《管子》曰:‘水弱而清,其民轻果而好诈是也。士女事麻楮,不事蚕桑,男子刀耕火种,不知文学。其信巫鬼,重淫祀,与蜀同风。”亦即是说,宋代巴中的风俗也同峡州一样,尚处于较落后阶段。其中“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俗,《宋史》也有相应的史料印证。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孝义列传·侯可》:“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宋代巴州化城县治今巴中市,管辖大约建市前的巴中县范围。尽管北宋仁宗时,中国传统影戏已在汴京(开封)演出三国故事,但此时的巴中还不具备这种民间戏剧生存的文化土壤,故历史文献也无记载,有的只是汉代的巴渝舞传说与民间流行的竹枝词(民歌)。唐诗里至今还能读到诸如“巴童声节渝儿舞”(唐·韩翃《送巴州杨使君》)、“巴女骑牛唱竹枝”(唐·于鹄《巴女谣》)的诗句。

明末,此地遭战乱之灾,原住民所剩无几。清乾嘉时人严如煜撰《三省山内风土杂识》曰:“川北川东风土,与汉南相近,自明以来,荆襄流民,即聚此数郡之间,明末遭张献忠杀戮之惨,遗民所存无几。承平既久,民多外省搬入,而湖广之人尤多,以其壤地相连,易于搬移也。”清道光刊《巴州志》卷一《风俗》:“国朝康熙雍正间,秦、楚、江右、闽、粤之民,著籍插占,各因其故俗以为俗,不必尽同。”湖广填四川,不仅使巴蜀之民来了个大换血,也带来巴中地区的移风易俗。

民国版《巴中县志》第二编《风俗》云:

巴中自清迄于民国,近三百年后先,风俗凡经三变,一为浑朴时代,一为文盛时代,一为进步时代。

明末清初,吾巴经红羊浩劫(指张献忠剿四川)土著仅十之二;其来自楚者、粤者、闽者、赣者则十之八,名为客籍。于时人鲜业儒,不尚功利。农惟力穑,不重工商。男子务习劳动,妇女不饰铅华,衣无文绣,食鲜珍馐,居住不好雕斵,往来尤崇节俭,至冠婚丧祭,壹本定制,无敢逾越。故府志云:人安俭约,俗尚农桑,质直好义,有先民风。此为浑朴时代。

亦越乾嘉,民物蕃庶,国家右文,人重科举,士竞帖括,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虽至寒畯,亦趋于学,应试弥多,人才增盛。惟衣服饮食,渐尚豪奢;宫室舆马,日渐华侈;婚姻雅重门楣,丧葬多迷信风水;男耕女织,家世其业;老师宿儒,终身教授。此为文盛时代。

近于光宣,欧风输入。士则竞趋科学,农则渐习蚕桑,工则各呈新奇,商则重售洋广,然间有外装其衣者,新餐其食者,洋式其居者。妇女则渐有向学,尚天足,惟兵燹屡经,人知好善,民力日竭,各重谋生。此为进步时代。

清乾隆、嘉庆两朝,巴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盛。道光刊《巴中志》卷一《风俗》:“自教匪平定(指1804年历时九年的川鄂陕白莲教起义被全部镇压)以来,荒山老林,尽行开垦,地无旷土,梯田层矗,弥望青葱,所虑旸雨不时,易于旱涸。秋成以后,倾囷出粜,邻境享其利而本境转少蓋藏,求所为三年之蓄者无有也。乡无钜富之户,而稍有田地者,亦能自食其力,非甚游惰,不至大困。”经济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文化娱乐亦由此滋生,在唐代竹枝词的基础上又绽放出新的花朵。道光刊《巴中志》卷一《风俗》还言:“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和,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有古秧歌之遗。夏芸亦如之。”这就是今天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薅草锣鼓”的前身。至于巴中的国家级非遗“巴山背二歌”,应被看作唐代竹枝词的流风余韵。民间传统皮影戏此时已在巴中四邻出现,诸如成都、绵阳、南充、阆中、南部等地都有皮影戏演出,北面相临的陕南、汉中也有道情皮影戏存在。按理说,清乾嘉时代,巴中皮影应该出现了,遗憾的是迄今文献无征。新编《通江县志》记载:“清同治(1862—1874)前,县内流行小木偶,其间亦演大木偶。木偶戏白天演唱,皮影戏夜间演唱。”“清同治前”的时间,近则咸丰,远可上溯道光年间。另据巴中曾口萧德秋口述,他家演唱皮影戏的技艺已传六代。一代三十年,六代就是一百八十年,亦仅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巴中皮影戏出现的时间,较周围地区稍晚的原因,大概与巴中古代交通相对闭塞有关系。清道光刊《巴州志》卷二《铺递》:“巴州在万山之中,不当孔道,无驿站马匹。”清汪琬《巴州歌》:“巴水遥连蜀道长,猿哀落木两茫茫。剑门山势都如锷,莫怪行人易断肠。”古时巴中交通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另外,清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年的川鄂陕白莲教起义平息。此后,出现了安定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才得以继续发展,巴中皮影戏才有应运而生的可能。22BBF396-1566-4503-9A5B-3FF1D0675920

二、巴中皮影戏简史

巴中皮影戏出现于清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前。对这段一百余年的历史,新编《通江县志》、新编《平昌县志》和新编《巴中县志》都有记载,兹移录如下:

(一)新修《通江县志》:

木偶戏、皮影戏:县境俗称木偶戏为木脑壳,称皮影戏为皮鞑鞑。清同治(1862—1874)前,县内流行小木偶,其间亦演大木偶。木偶戏白天演唱,皮影戏夜间演唱。清末,李承恩捐助的杨柏河木偶皮影戏班、清峪口阎均仁木偶皮影戏班、梓潼向方平皮影戏班,在县境负有盛名。民国时期,碑坝(今南郑县辖)朱有宁木偶戏班、兴隆何天全木偶皮影班、东山天花寺王爱鹏皮影班、老官庙杜吉三皮影班、曲滨朱家良皮影班、青峪口阮可均皮影班等,皆為后起之秀。

1952年,县政府召集皮影艺人7名,以东山王爱鹏的皮影箱为基础,组成皮影组,附设于县川剧团,每月演出20—25场,至1955年解体。1959年,曲滨公社星火大队李清忠组建“星火四队皮影剧团”,有艺人6名,在县境巡回演出,并赴平昌、巴中、南江、万源、宣汉、仪陇等县演出。能上演《战长沙》《锁阳城》《天门阵》《万仙阵》等数十个传统剧目;每场收费12元,每月向生产队交200元(20元?),历时5年多,共向生产队交款1300元。在1964年“四清”运动中,区公安特派员以“破除封建迷信”为由,将皮影箱烧毁。1980年,王尚成、邵先贤等7人组建东山公社皮影队;陈宗善、李国珍、张宝千等人组建曲滨公社皮影队,年余后,因包产到户而停演。[2]

(二)新修《平昌县志》:

民国时期民间庆会、祝寿、祈雨,常请皮影戏班唱戏。粉壁谯汉如,千秋魏大统、何风良,澌岸赵洪生、夏德生的皮影戏班常在各地流动演出《杀狗》《风波亭》《四下河南》《刘秀走南阳》《岳王升天》等剧,解放后一度停演。1963年粉壁皮影艺人挖掘整理剧目,招收新生学艺,恢复上演。“文化大革命”中停演。1979年恢复皮影队,自编自演《计划生育好》《晚婚》等节目。1984年10月曾参加县庆祝建国35周年文艺调演,终因道具制作难度大,表演艺术不高而停演。[3]

(三)新修《巴中县志》:

民国元年至22年,川剧玩友、川北扬琴、木偶、皮影等坐唱班(园),县城有“地弦金奏”“集成班”“共乐园”“乐乐园”“畅乐园”;区乡有恩阳河的“文林园”“仁义园”“同心园”,清江渡的“荣和班”“霓裳园”,鼎山场的“鼎怡鸣”,丝连垭、新场、司城坝的皮影戏班,渔溪寺的“群英社”,三汇溪的“玉成园”,明垭场“崇新社”“武英社”“义园社”,共20余个。“文革”中,县、区、公社、大队层层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7年后,恢复上演传统戏,各地业余川剧团、坐唱队和曲艺、木偶、皮影队相继恢复建立。至1985年,(全县有)司城、化城等皮影队17个,巴州镇木偶队1个。……皮影戏:民国时,县内司城、丝连、曾口、新场、中岭坪、喜鹊庙、同乐等地有皮影班(社),常在各地流动演出。上演剧目有《四下河南》《刘秀走南阳》《风波亭》等。50年代,化成、司城、曾口、中兴等皮影班仍活跃农村。60—70年代停演。80年代恢复,全县有17个皮影队。[4]

(四)新编《南江县志》只有木偶戏的记载,曰:

木偶戏(县境内全属川戏木偶)曾受广大农民喜爱。清末民初,有桃源张烈班、桥坝周益德班、吴中昆班,东榆“金玉(甲)班”“金玉(乙)班”。民国11年(1922)前后,有洛坪戴官德班。民国26—38年(1937—1949),有东榆“义生园”班,关路杨文安班、长赤吴文东班及李本成班、周吉安班等。

解放后,木偶戏为其他活动所取代,1979年,长赤乡组织过一支木偶剧团,三年后自动离散。[5]

木偶、皮影本为姊妹艺术,均属农民喜闻乐见的小戏,为何南江县不见皮影戏记载?一是本来有,县志失载。这种可能性极小,20世纪80—90年代那批修志的老人工作态度极其认真,文献考辨和田野调查功夫,都比较深厚。第二个原因,可能南江历来缺乏雕刻影偶和操纵影偶表演故事的传承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巴中皮影焕发青春,出现蓬蓬勃勃发展的新气象。仅以巴中县为例,据原巴中县文化馆馆长朱仕珍1991年调查材料报告,当时有19个农民皮影戏班,它们分别是:

1.司城乡印盒寨皮影戏班,由彭祥基负责,8人组成。1979年正月二十五在司城乡水库落成典礼时举行首场演出《铡美案》《借亲配》,观众达千人以上。

该皮影戏班8人分工情况如下:彭祥基(班头,唱小生,打钹);彭锐基(拦门匠即操纵影偶表演者,唱生角);彭生明(皮影雕刻师,吹、拉),彭浩基(打鼓,唱丑角);张纯林(女,拦门匠,唱闺门旦,还可打小锣,打鼓);彭健华(女,唱花旦,打小锣、马锣);彭仕基(唱花脸,打马锣);冯文玉(打大锣)。

该班在80代初曾两次参加巴中县文化馆举办的全县皮影戏班大会演,深受农村观众欢迎。该戏班能演出大幕戏《孝廉卷》上下集、《双槐树》上下集、《福寿珠》上下集、《忠孝全》上下集、《八件衣》上下集、《四下河南》上下集、《白玉配》上下集、《雷打张继保》上下集等40多个传统剧目。该班长住恩阳镇,而且也到南江、苍溪、仪陇、旺苍等县农村、厂矿演出。

2.曾口区金碑乡(复兴场)王庭良皮影戏班,也是巴中县很出名的一个皮影戏班。该班每年演出分三个季节:从正月过年到三月底,约计80天;小春收割后栽秧到打谷子约60天;中秋后到腊月间约120天;全年演出约260天,有时要赶路,有时一天演两场,平均每天一场,全年演出260场。1987年8月在巴中兴文乡演《孝廉卷》,观众多达700余人,院坝里容不下观众,把菜园子地都踩平了。好多农民看了陕西鱼台周文选上京赴考,家乡三年大旱,颗粒无收,贤妻在家卖子养活父母的故事后,流下了眼泪。村长自言自语说:“这小小皮人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今晚演出所起的作用不知要比我们开大会强若干倍!”22BBF396-1566-4503-9A5B-3FF1D0675920

3.巴州镇吴锡品的皮影戏班1987年以前也是经常外出演唱,仅一个演出一点二十分的小戏《孙悟空大闹天宫》就轰动了渠县、大竹、邻水、达县、平昌、巴中、通江、南江、仪陇、苍溪等十余县。好多小学生向家长要钱去看巴州的这个皮影戏。

4.司城乡司城坝皮影班,班头冯泰山,又名冯成。

5.恩阳乡皮影戏班,班头张纯林(住家恩阳镇千佛岩下、恩阳酒厂侧边)。

6.恩阳乡八村皮影戏班,班头雷和光。

7.龙背乡八村四组(土名拱桥河)皮影戏班,班头赵思栋。该班由赵思栋、赵思荣、赵思雄三弟兄,外加赵兴阶、赵兴柱和周云太等六人组成。

8.甘泉乡皮影戏班,班头吴坤文。

9.义兴乡皮影戏班,班头申自端。

10.芦山乡皮影戏班,班头苟兴相、苟兴成。

11.店子乡皮影戏班,班头萧德秋,省级非遗传承人。他是1949年前萧太之、萧忍之祖传皮影继承人。

12.白云乡皮影戏班,班头李玉湘,省级非遗传承人。

13.三江乡皮影戏班,班头晏明礼。

14.曾口乡皮影戏班,班头王茂涛。

15.中兴乡皮影戏班,班头庞怀林、王锡文。

16.玉山乡皮影戏班,班头李治。

17.青木乡皮影戏班,班头刘兆林、杨洪发。

18.龙凤场(凤溪乡)皮影戏班,班头邓光友(1990年去世)、邓光孝、邓光纪。这是一个祖传三代的皮影、木偶、人演大戏的家班子。

19.下八庙皮影戏班,班头张尊贤父子。[6]

近三十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皮影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文明逐步削弱。电视、电影、手机等新的娱乐方式和传播手段的普及,使巴中民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皮影戏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尽管2003年中国开始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却因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限,传统皮影戏班单靠演出为生,举步维艰,不得不改行去打工營生。于是,巴中皮影戏由1949年的68个皮影剧团减少到1982年的19个,到2006年只存3个。皮影雕制作坊1949年尚有13个,到2006年亦仅存3人。皮影戏演出极不景气,现存的3个皮影剧团演职员仅有20人,而且65岁以上占16人,40岁以上占4人,到2021年只存在一个剧团12人。其中捶刻师(即雕刻影偶的师傅)1人,提影子和场面(乐队)成员中80岁以上占2人,70岁以上占2人,60岁以上占4人,50岁以上占2人,30岁以上占2人。特别是提影子和软场面(弦乐)的人处于断代时期,亟待抢救,亟须加大传承人保护的数量和力度,否则再过数年巴中皮影戏便难以为继。

三、巴中皮影戏的特征

(一)巴中皮影戏影偶造型及舞台设备

巴中皮影戏影偶造型基本以川北皮影为基础,又受陕南和鄂西皮影的影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川北皮影的巴中亚型。

巴中皮影戏影偶的材质为牛皮,这与巴中的物产关系密切。民国《巴中县志·地产·动物》:“巴中业农者多,故家畜以牛豕为重要品,鸡鸭次之。地无旷土,畜羊不便。然牛羊皮及猪毛,客商橐金采买者众,故乡民亦间畜羊一二只。”

影偶按尺寸大小,分头门神、二门神和三门神三种。称皮影为门神,这是鄂西的叫法,是“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带到川北的习俗。成都皮影便无此叫法。巴中皮影头门神影人身高1尺8寸左右,三根提签,拦门匠(操纵影偶表演的人)一般为3人;二门神影人身高1尺2寸至1尺5寸,三根提签,拦门匠2人;三门神影人身高8寸至1尺,拦门匠1人。拦门匠都是站高台上操纵影偶表演。

巴中皮影造型古朴,线条粗犷。影人分头(连帽)、身及四肢两大部分。一般普通皮影戏班的箱子,影人男身不得少于40个,头(连帽)不得少于100个。还有水排场(演水戏的景片道具)和旱排场的全套设备。又有全堂与半堂之分:全堂要四把椅,70个桩,两匹马;半堂即两把椅,35个桩和马两匹。

影幕叫亮子,有的又称挡布。用头门神演出,亮子不得短于一丈长,宽不得少于六尺;用二门神演出的亮子不得短于七尺,宽不得少于四尺;三门神用的亮子为约四尺左右的正方形。

亮子是挂在四根柱子的前面两根柱子上,四根柱子叫“四大天王”,八根扯纤绳子称“八大金刚”。右边挂锣鼓,挂丝弦的竹竿不能剃枝,叫“上天梯”。正中拉一根绳子叫“中堂绳子”,演出时挂正角的皮影子。右边一根叫“走堂绳子”,挂杂角影子。左边的“走堂绳子”是挂女影子的。演出结束后皮影子要下装,将头、身分开放存。头部放到“帽篓子”里,夹生角头子的篾笆叫“须夹子”,左边走堂绳子上还挂了一个装武器的“宝篓子”。只有吼班影子(兵卒)一年四季不下装,据说下了装便无生意。这都属于皮影戏班的演出禁忌习俗。

在旧社会,皮影箱子里还有一个小木人的全身(木偶),叫田老爷,有的叫“田君大郎”或“田君二郎”;还有一个老爷叫“岳皇菩萨”。巴中皮影戏班供奉戏神“田君大郎”或“田君二郎”,可能是由陕西甚至远自福建传到巴中的风俗。[7]

乐器有锣鼓一套和丝弦一把。

皮影班的组织结构:头门神皮影戏班要9—10人,二门神皮影戏班要7—8人,三门神皮影戏班不少于6人。

(二)巴中皮影戏的唱腔

巴中皮影戏的唱腔与川戏唱腔基本一致,包括昆、高、胡、弹、灯五腔。特殊之处是多弹戏腔调(即盖板子),显然受陕西皮影戏的影响。另一特殊之处是灯调与川东民间灯戏唱法一致。此唱腔来自民间傩戏唱腔,与旧社会的端公有密切的关系。从前演青苗戏以及唱愿戏,在最后除蝗虫和勾愿时,都是请端公出身的田君大郎——木老壳偶像出场,而且必须用端公的主腔——灯调演唱。这是“巴俗尚鬼”的古俗孑遗。

(三)巴中皮影戏常演剧目

巴中皮影戏班剧目丰富。常演的传统戏有:《孝廉卷》上下集、《双槐树》上下集、《福寿珠》上下集、《忠孝全》上下集、《八件衣》上下集、《四下河南》上下集、《白玉配》上下集、《清风亭》《双花配》《借亲配》《四马投唐》《鸡阳关》《摩天岭》《曲江打子》《连三喜》《孝敬堂》《孙悟空大闹天宫》等上百本。传统皮影戏一般都是唱大本戏,很少唱折子戏,因为巴中农民喜欢听故事。皮影戏擅长表演人戏不好表演的神话戏。巴中许多皮影戏班都爱演唱《封神榜》的故事,如演太平戏时可以一连几天,直到把《封神榜》全本唱完。22BBF396-1566-4503-9A5B-3FF1D0675920

其次,巴中皮影戏最拿手的是演唱表现巴中地方历史风物的神话剧和传说故事剧,如《斩巴蛇》《张飞过巴中》等。

其三,表演革命现代戏。例如,巴中皮影戏省级传承人萧德秋和他的儿子萧剑锋,创新编演的《革命婚礼》和《永不消逝的电被》等革命现代皮影戏很受群众的欢迎,名声远播至上海。

(四)巴中皮影戏演出时间

巴中皮影戏演出时间都是随岁时节俗走,一般有四个时期:

(1)赶庙会演出。如正月初九的“上九会”,这天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清道光《巴州志》卷一《风俗》:“新正九日,群集王望山烧香。十六日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诣南龛寺设大醮会礼佛。”这些时候都要演皮影戏。另外,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三次观音会也要演皮影戏。

(2)青苗戏。秧子栽下后要演青苗戏除虫。这在川北,以至全川都有这个风俗。例如,清道光年刻本《乐至县志》卷三“风俗”:“立夏后,乡农各建‘青苗会,祈去螣蟊,演以影戏或傀儡,亦古齐明击鼓御田祖之遗,蜀通俗也。”螣是吃禾叶的害虫,蟊是吃禾根的害虫。所谓“古齐明(齐明,即粢盛,祭器中所盛的谷物)击鼓御(祭祀)田祖(田神)之遗”,出自《诗经·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是很古老的习俗。

(3)愿戏。即是许愿某个菩萨,保佑要达到个什么目的;如果目的达到了,许愿者就要请皮影班子唱戏还愿。

(4)耍戏。即平常演戏娱乐,又叫“太平戏”。

(五)巴中皮影戏雕刻艺人的故事

从清代以來,巴中皮影戏班都是自刻影偶,代有技艺精湛的“捶刻师”(影偶制作师傅)。1949年解放后,巴中化成场皮影班头杨绍怀一直保存有一套雕刻精湛的皮影子,那是白云乡李凯和他的师傅苟在江(平昌县四马乡老艺人)在民国年间一道制作的。1966年在“四清运动”中,有人揭发杨绍怀手头有一套白云场伪保长李凯雕刻得最好的皮影子,“革命群众”勒令他交出来。他时而以1960年大饥荒煮来吃了,时而又以修化成水库两次迁居遗失为由,拒绝交出。虽经批斗数次、两次抄家,也没有找到影子。杨绍怀暗中将这套皮影装进一个“火匣子”(棺材)里,放到一个人迹罕至的阴沟石岩,躲过了搜查,这才保存下巴中唯一的皮影子。改革开放后,杨绍怀将这套皮影以150元价格卖给司城乡印盒寨彭祥基皮影班。后来被李凯知道了。李凯以此套皮影作为“格子”(模子),重新开始制作皮影。巴中县民间皮影剧团慢慢恢复。李凯制作的皮影子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通江、南江、旺苍、仪陇、达县、苍溪、阆中、营山等县都先后来巴中白云乡买皮影子。接着,以雕刻石狮子出名的下巴庙乡张尊贤也开始雕刻皮影子出售。1991年巴中县著名皮影雕刻艺人共有三人,一个是白云乡的李凯(80余岁),其次是化成乡的杨绍怀(75岁),第三个是下八庙乡的张尊贤(80多岁)。[8]而今,巴中市只有曾口镇的萧德秋、萧剑锋父子还在自刻皮影,自演皮影戏。

四、巴中皮影戏的重要价值

从1987年以来,我就关注巴中皮影戏,眼见它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复活、发展,一路走来,进入四川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我深感巴中皮影戏值得保护,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巴中皮影戏的影偶造型基本以川北皮影为基础,又受陕南和鄂西皮影的影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川北皮影的巴中亚型。这在中国影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

2.巴中皮影戏唱腔中的灯调保留了民间傩戏唱法,与旧社会的端公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巴俗尚鬼”古俗的孑遗,而且剧目保留许多巴中地方传说题材,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

3.巴中皮影戏是通、南、巴革命老区保护较好的传统民间小戏剧种,对活跃该区农民的文娱生活,发展旅游经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11年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将巴中市现存的三个皮影班,整合为一个皮影演出团队,以“巴中皮影戏”这个名称,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该皮影戏团现有成员10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操作弄影、演唱、音乐伴奏、影偶雕刻各色人物齐全。巴中皮影戏自2011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以来,在巴中地区演出古装传统戏剧100余场,新编创《革命婚礼》《武松打虎》《寻仙手游》《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现代革命剧目数十场,因而受到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巴中电视台、巴州区电视台、四川日报、巴中日报、巴中新报多次宣传报道。巴中皮影团还多次应邀赴上海市、昆明市、广州市,进行合作演出,扩大了影响。它长期坚持社区演出,为巴中老百姓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活动,义务教学,千方百计培养皮影戏接班人。

总体来看,目前巴中皮影戏保护较好。存在的问题是:单靠皮影戏演出收入,无法维持影戏班设备更新及艺人的生活,急需保护升级;政府应加大投入。我们相信在国家非遗政策的保护、指导下,大巴山区这个皮影戏演出团队一定会坚持下去,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注释:

[1]参见江玉祥:《賨人与賨国——宕渠历史文化散论》,《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3卷第2期。

[2]新修《通江县志》之《文化志》卷四十一“文艺”,第二章“戏剧”,第二节“其他戏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45页。

[3]新修《平昌县志》卷二十三《文化》第二节“戏剧”,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58页。

[4]新修《巴中县志》卷十九“文化”,第二章“文学艺术”,第一节“艺术表演”,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811页、815—816页。

[5]新修《南江县志》第二十三编“文化”第二章“川剧”第一节“民间川剧活动”,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689页。

[6][8]参见朱仕珍:《巴中皮影》(1991年8月18日撰写的调查报告打印稿)。

[7]参见(日)宫本吉雄著,郜宝文译《中国戏艺神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四川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22BBF396-1566-4503-9A5B-3FF1D0675920

猜你喜欢

巴中皮影戏保护
我们来演皮影戏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皮影戏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