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6-24胡雅玲曹光求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厦门高质量物流

胡雅玲 高 欣 曹光求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0 引言

2020年由国务院办公厅通过《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其中肯定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进步,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部分领域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物流成本呈现出阶段性的上升态势。厦门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在疫情冲击下城市物流的韧性和企业的成长速度提高了,但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中的不足也显露出来。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厦门地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决策。

1 厦门城市物流发展现状

厦门的定位是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并成为海峡两岸直接往来的最便捷通道。着力建设 “开放互通、区域融合、山海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便捷舒适”的公众出行服务体系和“经济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厦门的物流总量规模呈上升趋势,物流运作上的工作效率取得大幅提高。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公共服务、金融贸易、市场秩序水平均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并形成了东南区域性陆、海、空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起支撑作用,同时物流规模体系不断扩大完善。

2020年厦门物流产业总收入达到1301.23亿元,较2016年的物流产业总收入1010亿元增长28.83%,2016—2020年物流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6.54%,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厦门港口物流竞争力突出,有国内外集装箱航线152条,其中国际航线101条。自2017年起,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高雄港,全球排名第14,国内港口排名第17,已跻身世界级港口行列,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

图1 2016—2020年厦门市物流产业总收入及增长率

图2 2016—2020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

1.1 厦门城市物流优势

1.1.1 “多区叠加”优势

厦门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同时拥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通过“多区叠加”的优势,带动厦门城市物流整体的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市场的迅速发展,厦门多区共同出力,不断推动将千亿级支柱物流产业变成更庞大的支柱,从而提升厦门城市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1.2 区域优势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且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打造海陆空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东南地区的航运中心,厦门港连续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厦台海运快件物流通道愈加顺畅,2020年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共出运货物182.6万件,货值5.8亿元,彰显了厦门对台湾地区的区域优势。

1.1.3 政策优势

厦门政府致力于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支持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减轻企业通行费,落实物流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港口、通关、检验检疫收费等行为,都在表明厦门政府对未来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期许。

1.2 厦门城市物流劣势

1.2.1 经济规模不足

郑州、长沙、宁波等二线城市2021年GDP都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同处二线城市的厦门仅排GDP榜单的第33名,GDP仅7033.9亿元,对比15个副省级城市处于末位,和省内的福州、泉州的差距也在加大。受限于城市较小的面积和较少的人口数量,本地经济规模不足直接影响物流的规模。

1.2.2 同质化竞争激烈

厦门目前面临省内福州、泉州等多个港口城市的激烈竞争,省外则要面对长三角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竞争,据《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1)》统计,厦门城市物流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8名,如何创新建立特色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是厦门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3 人才吸引力较低

城市的竞争力根本在于人才,所以“抢人大战”一直都是城市政策重点,但厦门的人才政策主要是对高科技、高学历等人才倾斜,而如何在吸引和留住物流人才方面存在不足。此外厦门的高房价、物流行业较低的工资水平等因素影响了城市对物流人才的吸引力。

2 厦门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及集散功能不全

截至2020年,厦门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40.53万标箱,位居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列,但是使用于国际中转的集装箱不超过57.1万标箱,占比不超过5%,而全球排名更加靠前的国际枢纽港口运用于国际中转的集装箱占总集装箱的比例需不低于20%。相较于全球知名的国际枢纽港口,厦门港的基础设施以及集散功能较差。并且厦门港城市物流的一大业务就是服务国际贸易,未完善的国际设备等基础设施,使厦门港不仅要承受较高的服务成本,还大大降低了其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2.2 缺少安全高效的国际供应链物流

从国际环境看,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物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总量呈现爬升趋势,并且对外贸易方向、货物出口结构、贸易方式、物流通道等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面对大量的进出口贸易活动需要严格把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这整个过程中均需要做到实时高效、准确无误,因此需要发展集国际物流网上下单、全球货仓配货、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全程电子信息监控、专业售后服务等环节于一体的专业化国际物流,来保障国际贸易顺畅运行,确保进出口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安全可靠且自主控制的国际物流,使得国际物流在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中严重受阻。

2.3 城市物流绿色化转型未完成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民生,要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共荣的物流体系。在物流运行过程中,运输、仓储、包装等多项活动均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交通车辆的噪声、废气,货品加工时使用的化学药剂,各种涉及白色污染不易降解的包装材料等。2021年8月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厦门也是16个城市中的一个。厦门的快递包装全程循环回收,部分传统纸箱被循环箱所取代,每个循环箱平均使用25次,在物流包装方面,绿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新能源物流汽车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大幅低于新能源民用车的普及速度。绿色化转型对于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厦门物流行业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2.4 现代化城市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厦门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港口城市,对于具有国际视野以及高度专业的商贸物流人才的需求巨大。厦门本科院校只有6所开设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仅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会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专业商贸物流人才培训机构数量少,培训水平不足、达不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3 厦门城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物流竞争力

国际转口贸易作为厦门港物流的重要业务之一,要不断完善港口的基础设施和集散功能,着重发展国际货物中转、港内驳运、内陆贸易中转等业务,拓宽港口服务范围。发展期间可在101条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增设其他航班,为国际中转物流提供集装箱的管理和调配等业务,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建设一座航班船只的燃料供应场所,为国际航线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服务。与此同时,要改善港口服务的环境,设立新式的海岸管理监察模式,运用现代化技术将转口国际贸易等与大数据信息管理相融合,从而使国际贸易货物集装箱等能够快速安全地中转,大幅提高货物中转的效率以及厦门港口的利用率,促进厦门城市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3.2 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

中国作为一个进出口的大国,厦门港口也深度参与其中,而要想在物流中要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就要不断调整、优化国际物流格局,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走出去”和发展电子商务,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并增强国际物流通道话语权,提高国际物流保障能力和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影响力。于此之前应当不断优化自身的物流体系、港口岸生产和监管手段,完成从售前到售后的全面升级,积极布局国际物流网络支点、海外仓和海外物流中心,将我国物流企业活动发展至各个地区,服务跨境贸易发展。

3.3 推广绿色新能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针对新能源物流车辆占比少的问题,政府应鼓励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物流中的应用,对采用新型能源物流车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物流在运输中的绿色发展。面对传统式运输中的内燃机运输车辆,采取具备科学依据的车辆废气污染的治理方案,尽可能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治理过程中不断宣传新能源物流车,适当引导内燃机物流车退出城市物流,引进新能源车辆。另外,倡导企业进行物资重复使用,如托盘、包装用品等,实现绿色循环,促进厦门城市物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4 嵌入现代化技术,促进发展智慧物流

目前想要快速优化城市物流管理体系,需要对物流设施设备升级,创建可适用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将智能化和集约化融入城市物流的支撑体系,快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目前信息化设备已有大部分企业运用,但若要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应加强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跨部门、跨运输方式、跨企业、跨产业的多式联运信息开放共享,实现城市物流信息全程定位,利用大数据应用驱动城市物流的发展,促进多式联运跨越式发展。同时推动数字化物流枢纽以及智能物流园区建设。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拓展5G、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推进各项设施设备物联,并推动市场各方面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可视化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资源共享与运作协同。

3.5 加快培养城市物流企业人员

随着新时代国际化的发展,各个行业中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刚需,要着重强调城市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和人才引入。目前我国在城市物流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逐步减小,存在较大差距的是知识与应用。只有不断增强城市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加快速地突破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瓶颈。厦门物流行业的门槛较低,存在许多非专业性人员,因此厦门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上,应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普及现代城市物流的相关知识,宣传城市物流人才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高人们对于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招聘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并能够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培养一群熟知物流运作、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和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生产队;推进各大物流企业与高校物流专业学子之间的交流,让物流专业的学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物流,以达到更快的人才输送,从而实现城市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推动厦门物流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要不断统筹推进厦门物流行业枢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整合物流资源,引导物流设施、物流企业等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着重培养城市物流业的高端专业性人才,促进城市物流业与商贸业、制造业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并且以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厦门物流业。

猜你喜欢

厦门高质量物流
厦门正新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偶”遇厦门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厦门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