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2022-06-02张怡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勾勒

张怡忱

在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中,所塑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可谓是脍炙人口。大凡熟悉鲁迅先生或者读过先生作品的人,都能够对一些人物形象说出个一二三。但是相比较而言,有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似乎显得有些单薄,这个作品就是《记念刘和珍君》。这是鲁迅先生重要的作品之一,从该文的描述来看,鲁迅先生自身的责任心和道义感等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感情充分体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与充分揭露,对杀害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刽子手的声讨,以及对刘和珍等死难青年的钦敬和无限怀念。如果让谁说出刘和珍君的形象,似乎除了慷慨赴死之外,再无其他。针对这一情形,笔者以为在课文解读的时候,可以将视角放得更细一些,可以去尝试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一、被遮蔽的刘和珍君形象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于刘和珍的形象,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这样一个学生,在鲁迅先生的眼中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代表的是“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鲁迅先生的评价非常中肯,然而对于读者而言,仅凭这样的片言只语,实际上是容易遮蔽刘和珍的形象的。

有研究者认为,鲁迅先生在回忆与刘和珍交往的时候,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对刘和珍往日的一些语言和行为进行了深深的回忆。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表达了对学生刘和珍的深刻认识,刘和珍的性格等也奠定了后来勇赴国难的认知基础,而这又反衬出敌人的凶残。这样的分析自然是正确的,其正确之处在于很好地从作者的角度作了阐释。无独有偶的是,在其他相关的研究资料当中,也有相关的教学建议,如到课文中寻找描写刘和珍的一些细节:“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不为势利所屈”“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这些描写,一方面勾勒出刘和珍的大致轮廓,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掘更多的细节,比如说: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注意到这些细节是一回事,能否从这些细节中准确地解读出刘和珍的形象是另一回事。像鲁迅先生的这一类作品,用上面提及的宏大叙事的方法解读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这种方法,将课文解读的落脚点放在宏观的爱国情怀上,那对于刘和珍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就不可能做到工笔解析。这对于课文解读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既然是“记念刘和珍君”,那么刘和珍这样一个人物的细致形象就不能缺席,自然也不能被遮蔽。

二、多情丰满的刘和珍形象

在课文解读时,一个有效的支撑点非常重要,对于《记念刘和珍君》这样一篇课文而言,刘和珍的形象肯定是一个坚实的支撑点。除了搜集相关的史料之外,就课文自身的描述去挖掘,去勾勒,是可以得到一个多情丰满的刘和珍形象的。

刘和珍除了斗士的一面之外,有其多情丰满的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面,才让这个22岁的女大学生的形象变得真实起来。

在《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多次提及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文中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次出现,如果仔细统计可以发现一共出现了五次。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要一直说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呢?常见的观点是,这样的描写,就是为了让刘和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显得更加珍贵。又比如说在第二次描写的时候,所用的文字就是这样的: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由此可以发现,作者前面写的是微笑和温和,后面写的是黯然泣下。这是一种对比描写,可以看到刘和珍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她看到的、想到的是未来的胜利,并且对此充满希望;但在面对引退的时候,她又敏锐地看到了可能的风险,于是内心充满忧虑。这样的对比描写,就显示出了刘和珍的胸怀和远见。应该看到,对于“微笑”和“温和”这两个词的多次重复,并非随意之笔。当读者多次读到这两个词时,印象也就慢慢深刻了起来,这也就初步勾勒出了刘和珍形象的轮廓。

之所以说是轮廓,是因为“微笑”和“温和”更多的只能体现刘和珍作为一个女性的天然特征。这样一个轮廓,还需要用其他细节来完善,这也就意味着对课文的解读需要寻找更多的细节性描写。其实,在“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黯然至于泣下”这一段中,就隐藏着很多细節。何为偏安?意指生存环境逼仄。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和珍依然“来听讲义”,而且“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一个“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孩来到了一个逼仄的环境,且平淡如常,如此的一个女学生,岂不正是自家的姐姐、邻家妹妹的形象。这种形象迅速拉近了其与读者的距离,于是在读者的心目中,刘和珍的形象就细腻起来。

其后,“学校恢复旧观”,这意味着学习的环境不像“赁屋授课时”那样逼仄,此时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因环境的改善而欣喜,但刘和珍却因为“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而“虑及母校前途”,乃至于“黯然至于泣下”。理清这种因果关系,也就读懂了刘和珍“微笑”和“温和”的外表之下,其实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这颗心超越了对个人荣辱的认知,指向了可贵的家国情怀。一个弱女子有着这样的一颗坚强内心,印证着“欣然前往”,成就了因果关系。于是,我们读到了一个多情的刘和珍,一个丰满的刘和珍,一个弱肩担道义的刘和珍。

三、刘和珍形象解读的碎思

有人说,《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笔者用自己的阅读来验证这一观点,所获得的感觉就是:每次读这篇文章,都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而且随着一遍遍地阅读,也逐渐将视角转移到刘和珍这个人物形象上。总希望自己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刘和珍形象。

客观地讲关于刘和珍这个形象,史料并非很多,因此将目光锁定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上,就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所以对于本文的解读,除了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构思之外,几乎没有更好的途径。俗话说“大巧若拙”,重复阅读看起来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有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朴素道理。尤其是当寻求“义”的同时,有着明确的指向时,课文解读的目标总会实现。譬如对于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这一目的而言,就需要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时,去琢磨、思考课文中对于刘和珍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想了什么,随后还要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串联起来,这样才能在大脑中逐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刘和珍形象。当这个形象与鲁迅先生的行文感情重叠起来时,其实也就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在写作时的内在心理,就能读懂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文字有着怎样的分量。而这不正是课文解读的一种境界与追求吗?

作者简介: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记念刘和珍勾勒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刺绣:一针一线勾勒中国魅力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我国蔬菜科技发展的小心记忆
——记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用简单线条勾勒一个“王朝”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