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岩性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2022-05-31赵俊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砾岩砾石交会

赵俊峰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中原油田易发现的构造圈闭越来越少,要取得油气勘探新突破,从构造圈闭走向岩性圈闭的勘探势在必行。该地层发育有泥(页)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砾岩等多种岩性,尤其是砾岩储层具有层内(间)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异大的特点,加上砾岩的骨架远大于流体,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阻率测井曲线对油气的指示,增大了油气层测井识别的难度。从岩心分析数据看,这种含砾不等粒砂岩的孔隙度在5.0%~20.0%之间,渗透率在0.1~1000.0×10-3μm2之间,油层电阻率在2.0~20.0Ω·m之间,油水层的物性、电性变化范围较大,油气解释标准难以确定。

受沉积环境影响,工区主要发育两类岩性油层:一类是分选较差的砾岩油层,随岩石中岩屑含量增加、砾石含量增大,孔隙度减小、渗透率降低,电阻率数值增大,存在高阻水层;另一类是泥质含量较重的细砂或粉砂岩油层,因束缚水含量较高,油层电阻率数值整体较低,甚至出现低阻油层。

1 识别方法设计

根据泥岩类地层(泥岩、页岩、砂质泥岩)、砂岩类储层(细砂、粉砂)、砾岩类储层(含砾砂岩、砾状砂岩、砾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这3类岩性的测井响应模式,形成了M-N交会、微观结构识别、Bayes判别等一套复杂岩性测井划分方法。

1.1 M-N交会法

通过中子-密度、中子-声波、声波-密度等交会图,发现M-N交会法能较好地识别岩性,尤其能准确识别出砾石与泥岩。

M-N交会是利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两两交会的曲线斜率,N定义为中子-密度交会图中骨架点到流体点的直线斜率,M为密度-声波时差交会图中骨架点到流体点的直线斜率,M、N与岩性是一一对应的。

图1为利用某井对应岩心段所做的M-N交会图,砾石界限与泥岩界限清楚,容易和其他岩性区分开,但砾岩类中的含砾砂岩、砾状砂岩不易和砂岩类完全区分开。给定同一个M值,泥岩、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砾石的N值有增大趋势。为便于在测井处理中自动识别,可确定砾岩的下限N值线N(砾石下限)、泥岩的上限N值线N(泥岩上限)。

图1 M-N交会法识别岩性

当N>N(砾石下限)时,判断为砾岩;当N<N(泥岩上限)时,判断为泥岩。

1.2 微观结构识别法

电成像(EMI)可直观定识别岩性(可清楚识别直径大于5 mm的砾石),借用计算溶蚀孔洞面孔率的方法,通过计算砾石视面率可定量评价砾石含量。利用纵向分辨率高的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剖析井壁周围岩性的微观结构,进而有效识别不同岩性。首先,利用从电成像数据体中提取出的图像色彩曲线(FBLL),将FBLL分别与常规测井曲线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DT)、深侧向电阻率(LLD)、ML(微球电阻率)交互,快速识别出泥岩类地层;其次,利用电成像图上呈现的亮色砾石形态——多呈(椭)圆状,也见(次)棱角状,在非泥岩类地层划分出含砾层;最后,计算含砾层的砾石视面率(AREA),砾石视面率即电成像横向展开剖面上砾石累计面积所占的比率,按照岩心标定电成像的砾石视面率界限,细分出含砾砂岩(AREA≤25%)、砾状砂岩(25%<AREA≤50%)、砂砾岩(AREA>50%)。该方法对地层岩性划分的分辨率高于岩心的岩性描述。

1.3 Bayes判别分析法

在没有取得电成像测井资料情况下,如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是测井界面临的又一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发现:尽管LLD的纵向分辨率远小于EMI,但在所有常规测井曲线中,其与FBLL的相关性最好(图2);指示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有LLD、GR、DT、ML(图2-图5)。因此,可利用LLD代替FBLL,分别与敏感曲线GR、DT、ML交互,实现对泥岩类层的快速识别;然后,利用敏感测井曲线,选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合适的数学判别函数,从而达到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自动识别岩性的目的。

图2 LLD-FBLL交会图

图5 DT-FBLL交会图

经济学、医学、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市场预测中常用的判别方法有Fisher和Bayes 2种方法,通过两者对比发现:Bayes判别法在岩性识别方面好于Fisher判别法,究其原因是Fisher判别法没有考虑各个总体出现概率的大小,也给不出预报的后验概率及错判率的估计及错判之后造成的损失,而这些不足恰恰是Bayes判别法的优点。

图3 LLS-FBLL交会图

图4 GR-FBLL交会图

2 油气层快速识别方法

2.1 密度-深侧向电阻率重叠法

密度测井曲线反应储层物性敏感,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反应储层流体性质敏感,可将两者在泥岩处重叠放置,由于水层电阻率低,电阻率曲线显示在密度曲线左侧;油层电阻率高,电阻率显示在密度曲线的右侧。受分辨率和岩石矿物成分的影响,深感应电阻率曲线往往不及深侧向曲线敏感,侧向电阻率曲线与密度曲线重叠更能反映储层的流体性质。

2.2 岩电参数的确定

通过地层因素-孔隙度及电阻率增大系数-含水饱和度实验,确定不同岩性的岩电参数a、b、m、n(表1)。例如,砾岩的n=1.494 2、a=4.056 5,此时含油饱和度为49%,储层为油水同层;但若套用砂岩的n=1.551 4、a=1.622 3,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为80%,储层常被误判为油层。

表1 不同岩性的岩电参数

3 应用实例

该项成果应用于中原油田的完井方案、测试选层中,通过对20口完钻新井的跟踪评价,油气层测井识别正确率由原来86.0%提升至92.5%。

D13井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成果图如图6所示,利用泥岩指示(第3-5道)、M-N交会(第6道)、Bayes判别(第7道)等方法可准确划分复杂岩性。1 741.3~1 743.2 m、1 745.5~1 747.6 m、1 755.5~1 757.0 m、1 758.3~1 759.6 m、1 761.1~1 762.4 m、1 767.4~1 767.8 m、1 770.3~1 771.8 m等井段,砾岩判别函数F2明显大于砂岩判别函数F1,故判别为砾岩。

图6 D13井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成果图(1 740~1 774 m)

78-79、81-82号层同为砾岩水层,但78-79号层电阻率明显低于81-82号层。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指示:78-79号层的孔吼半径较大,可动流体孔隙度较大(13.5%~15.9%),这样的地层更易于水导电,因此电阻率数值较小,测井解释结论与投产结果吻合。

4 结束语

由M-N交会、微观结构识别、Bayes判别分析3种岩性综合识别方法,设计出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分区块、分层位、分岩性,即三分法构建孔隙度-电阻率测井解释标准,弥补了传统测井解释方法的不足,有益于复杂油气层的准确识别。

猜你喜欢

砾岩砾石交会
考虑砾石颗粒形状及含量影响的砂-砾石混合物离散元模拟直剪试验
砾石聚合物仿石艺术地坪施工技术
Task 3
青海大柴旦镇尕日力根砾岩型金矿成矿特征研究
KS地区砾岩地层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019年,水交会来了!
瓜州榆林窟崖体砾岩中水盐分布特征研究
鄂西恩施笔架山第四系高角度砾石层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立方体星交会对接和空间飞行演示
方形砾岩大小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