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好农民教育培训的筐 装满农业科学技术的果

2022-05-30黑龙江垦区农广校八五二农场分校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广校农技技术人员

1989年,宋献北走上了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33年。作为黑龙江垦区农广校八五二农场分校(以下简称八二五农广校)校长,为了使农广校在农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他提出,要把农广校教学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广校这个广阔的阵地搭建科技平台,助力农场的农技推广与发展。这一观念的转变使八五二农广校重新焕发了生机,学校成为当地农技推广的重要平台。

一、充分利用学员的专业优势,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八五二农广校每年开展农场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宋献北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他要求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培养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指导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宋献北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和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授课,把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教授给农广校教师,增加教师授课的课堂含金量。

培训前宋献北对培训学员进行遴选,选出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八五二农广校在各管理区和农场科技部门重点建设10余处实训基地,每块基地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与推广任务。宋献北在集中培训的授课内容上进行改进:培训课程重点教授新技术,培训内容与现场实训紧密相连,让学员既能学到还能亲自动手。让高素质农民成为新技术的最先使用者,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种植户。他还主动提出下沉基层,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科技培训服务,让农技推广走进千家万户。

二、利用农广校培训平台优势,助力农业成果的转化

八五二农场是垦区的大型农场,农场科研部门每年承担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这些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为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例如,玉米精播、早播农业技术的推广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玉米精播是指淘汰技术含量低的播种机,使用进口精密播种机,通过提高播种的精度与匀度来提高产量。宋献北盯准了这一技术,经过五年的牵头推广,农场玉米推广面积累计达到了300万亩,每亩平均单产达到850公斤,比常规种植提高20%,按照平均市场价格每斤0.7元计算,实现种植户增收7.14亿元。

农作物精量施药减药技术,是由黑龙江省首席农药专家陶波在八五二农场2017年试验推广的,这项技术采用智能化喷药机,通过在常规农药中添加硅力助剂,增加农药附着力来提高药效,比常规用药减少20%,每亩节省农药成本2元。宋献北组织学员学习,通过开展现场集中培训的形式,推广到八五二农场。现在农场每年精量施药减药面积80万亩左右,减药的同时降低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物,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广交农民朋友,成为他们农业生产中的贴心助手

每次科技培训结束,宋献北都会组建农业技术答疑的微信群,解答种植户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每年的农业生产关键期,宋献北联合农业、科技部门的技术人员,为种植户开展一线的技术跟踪服务。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长势,了解种植户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帮助种植户查找原因,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及时在农户微信群中告知正确的技术方法。宋献北还每年组织学校教师和农业专家编写各种农技推广手册,其中编写的《优质高产大豆示范种植明白卡》《玉米“四精两管”技术措施》等资料,成为种植户爱不释手的农业科技“工具手册”。此外,宋献北的办公室成为了农户们咨询的会议室,农闲时节农户们找他索要农业技术资料,学习农业技术。前来咨询的高素质农民们络绎不绝,用农户們自己的话说,八五二农场农广校真正成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农民学校。

在宋献北的带领下,八五二农广校的教学与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年以来,八五二农广校被垦区农广校多次评为先进集体。“农广校的培训平台是个筐,农业技术是个果,筐要大,果要多,才能助力农场农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发挥农广校的真正价值。”宋献北说。★

猜你喜欢

农广校农技技术人员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