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体系建设 提高培育水平 全力为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22-05-30马振才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广校吉林省农民

马振才

实现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振兴,农广校系统肩负农民教育培训的重任,历史责任尤为突出,如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们面临的新时代课题。体系建设是农广系统的基础工程,在面临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农广校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农广校的指导和帮助下,从夯实体系建设的基础入手,着力破解历史沉积问题,在人员不齐、专业不对口、年龄老化、思想滑坡、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面前,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农广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业务开展卓有成效,体系层级作用显著发挥,整体形象、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得到了各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承担了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的重任。

一、夯实体系建设基础,激发体系的内生动力

吉林省农广校体系共有53所学校,其中省级校1所,市级校9所,县级校43所。近年来,从农广校的任务职责入手,以常态化的体系建设、组织带动等形式,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上下一体、各级农广校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把体系建设和分级管理的要求扎实落实到体系管理中,注重意识和习惯的培养,省、市、县三级形成体系建设的合力,保证农广校体系上下贯通、“血脉相连”。几年来,省、市、县体系联动效果明显,充分彰显农广校整体合力,形成了管理体系顺畅、功能发挥明显、培训质量标准高的政府属性的农民培训的高质量体系队伍。

二、坚守农民培育主阵地,积极主动担责站位

近年来,在对基层农广校体系、队伍建设的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吉林省农广校加强与基层农业部门的联动,经多方努力、协调解决基层农广校建制问题。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先后恢复了长白县农广校和舒兰市农广校建设体制;恢复了临江市、和龙市、珲春市农民教育培训任务;拓宽长白县、珲春市、通榆市、镇赉县、大安市农广校的招生职能,保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和学历教育的基础功能。

三、强化农民培育交流协作,担当农民培训主力军

充分利用农广校主管部门的资源优势,主动占位、积极争取涉及农民培训的项目资金,稳固农广校体系根基。借助中央校赴吉林考察调研和农业农村厅重大任务拉动等契机,树立基层农广校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影响力,重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对农广校职责任务的认知,推动建立起基层农广校与各行政部门的合作,有责任有担当地扛起当地农民教育培训主力军的大旗。

四、强化师资能力水平提升,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近年来,在加强体系建设的同时,通过师资能力提升教育培训和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觉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能力,从夯实主阵地、主渠道的角度迎接机构改革和编制调整的风险与挑战。去年,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编写《吉林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条例》,吉林省委党校、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广校4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写。

五、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宣传,提升农广校体系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资源,对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布教学过程、实训场景、实用技术教程、招生信息、培训信息等宣传短片;结合各种工作任务、培训、科普活动等宣传推介农广校体系的职能能力,扩大农广校在机关部门和农村、农民学员中的影响。

六、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与体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农广校职能发挥的合力

以农民体协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为基础,结合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在活动中带科教下乡、带文化下乡。近年来,组织了美丽乡村健康跑,丰收节趣味运动会等系列农民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推动农民科技教育方式多元化深入基层。去年,吉林省委宣传部调度省直机关作风年活动开展情况,宣传部有一项列入活动成果,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有3项工作成果,均由吉林省农广校完成。

七、下步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巩固好高效有序、质量突出的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二是加强质量建设、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切实担负起农民教育培训的重任。三是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律特点,创新思路方法,努力提升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四是融入農业农村工作大局,整合利用政策资源,建成政府属性的以农广校为依托的农民教育培训“航母”。★

猜你喜欢

农广校吉林省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