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夏邑实践

2022-05-30杨慧娟王子朋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班农广校河南省

杨慧娟 王子朋

近年来,河南省农广校夏邑分校依托农广校体系办学优势,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深化农民中职教育改革,成为全国18个省29所基层农广校中职改革试点校之一,以实施农民中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教学标准为主线,在充分汲取开展业余、全日制、弹性学制农民中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活动,完善培养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农民中职教育试点改革工作,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知农爱农的现代农民,受到学员们的广泛欢迎,得到了夏邑县委县政府和河南省校的大力支持。目前,中职教改试点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促进了产教融合,实现了教培衔接,为农民中职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认真学习政策,谋划试点工作

夏邑县农广校组织人员专门对中央农广校和河南省农广校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进行学习研究,准确理解把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紧密结合夏邑实际,按照“一县一方案、一班一计划”的工作思路,制定《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教学计划》等文件,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把好重点关口,打牢教改基础

一是慎重选择专业。立足产业发展需要,着眼夏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行业需求和一线从业者稳定发展的个体需求,选准农业主导和特色支柱产业,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丰富教育内容,坚持在产业链上办农民中职教育、在产业发展中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二是精准组建班级。按照“把教学班办在产业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办在农民最需要的地方”的办学思路,经过调研、走访了解,主动将教学班与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产业需求、农民愿望结合起来,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学习意愿强的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组建精品班级,完善教学条件,成立班委会和学习小组,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学期初举办开学典礼,平时注意召开班会,帮助学员树立集体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力。三是认真遴选学员。试点班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走村入户广泛宣传,在自愿报名、基层组织推荐的基础上,根据家访情况并结合招生条件,把想发展、盼发展、有发展潜力、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中青年农民遴选进教学班。如2021级中职教改试点班学员朱传海,是夏邑县会亭镇朱土楼村人,组建了德农先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桑堌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共200亩,对当地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大。四是选配好班主任。选派工作积极性高、事业心强、认真负责、乐于奉献、年富力强、具有从事农民教育经历和经验的办学人员担任班主任,同时聘请工作积极性高、有威信、号召力强的村干部协助班主任搞好教学班的组织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三、创新教学方法,聚焦教改效果

坚持以提高教育绩效为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特點、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及社会发展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拓展课,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训练,兼顾培养学员终身学习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二是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试点班要求和学员的实际需要,打破教师讲、学员听的常规授课形式,采取集中授课、分组教学和“一课+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的上课形式。按照农民的生产特点半天理论教学、半天实践,保证农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根据河南省农广校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如2021级试点班将公共基础课设为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为分组上课,即葡萄小组、大田作物小组、西瓜小组等结合实际上课。三是抓好教学环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指导、亲手操作、试验示范、互动交流、总结点评及阶段性总结等环节,各环节有效衔接。紧跟时代热点设计课程,在关键节点安排解读国家政策等专题讲座。四是加强教学管理。对班主任、授课教师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心协力做好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践辅导、布置作业、检查笔记、考试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确保教学时长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调动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讲究授课艺术,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尽量满足学员需要。同时,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加实践、实训课时数,要求教师深入田间、大棚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做好学员管理。制定《教学班管理办法》《学生守则》《考勤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员学习制度》《学用结合制度》《优秀学员条件》等规章制度,并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措施,对表现好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六是用好“四个课堂”。在“固定课堂”里授课、“田间课堂”里传技,用“流动课堂”进行观摩考察,用“空中课堂”开展疫情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线下线上融合开展。七是强化学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安排专业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员,专门管理学籍档案,将教学班的管理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等分年度分学期建档备案,加强对教学班和学生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八是注重开展学前教育和思政教育。试点班在开班教学前,聘请教官组织学员军训,增强学员的自信心、集体感、荣誉感。围绕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农民教育培训中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农业人才。

四、强化师资队伍,开展学习交流

根据农民的学习特点和生产生活规律,对教学管理人员、授课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老中青教师齐参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利用召开全省高素质农民培养工作座谈会、专业研讨会、夏邑现场观摩会等机会,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培训,让教师们学习了解有关政策和适合农民学员的讲课方式等。积极参加全省农广系统优质课比赛,2名优秀教师被推荐参加省教育厅举行的全省优质课比赛,由于素质过硬、准备充分,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谢根里老师参赛讲授的“阳光玫瑰套袋技术”课程,采用田间地头授课的形式,授课过程与学员互动、让学员参与,充分体现农广校的授课特色,得到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及专家评审组的一致好评,该课程已被推荐到河南省中职学校优秀课程资源库,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观摩。

五、依托项目保障,强化跟踪服务

依托河南省教育厅高素质农民培养项目和省农广校的支持开展农民中职教育,同时争取县政府列出农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创造良好办学政策支持环境,稳定农民中职办学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搞服务,建基地,抓示范,边教学,边进行生产示范点,不仅手把手地把所讲授的技术指导学员应用到生产上,还帮助学员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注重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员确确实实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意义,对老师更加认可,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年来试点班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大田作物、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组织开展教学,使学员进一步掌握了农业生产种植技术,认识到学习知识对提高素质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调动了学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养农产品优势品牌,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培养了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开展教改试点班工作,把教室设在村部、设在田间地头,培养出了更多像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王飞、全国“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获奖人赵学民、全国农技推广奖获得者高波、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刘守华、河南省优秀学员王满想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基础不断增强。三是积累了农民职业教育经验。通过创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稳定了农民中职办学规模,推进了教学方式改革,探索了学历提升渠道,系统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能力,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做法,河南省农广校多次在夏邑举办培训班推广夏邑的经验,中央农广校在全国中职教改试点工作中也推广夏邑做法,并将夏邑经验作为全国农民职业教育典型案例面向全国推介。★

(作者单位:1.河南省农广校;2.河南省农广校夏邑分校)

猜你喜欢

教学班农广校河南省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