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 努力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2022-05-30张保军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广校甘肃省田间

张保军

甘肃省农广校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成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主力军,把一批又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传送到了千家万户,为农业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素质提升等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工作情况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资金任务省里已于今年5月底分配至各市县,各县区基本已将任务分配至各个培训机构,培训工作正在陆续启动。据统计,市县农广校有60多所承担1万多人的培训任务,约占总任务的40%左右,约占总资金的50%左右。在中职教育方面,2020级学员,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毕业学员650多人,毕业手续正在办理。2021级学员开展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基本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2022年招生工作已进行了安排和宣传,初步统计招生人数700多人。在实用人才培育方面,2022年张掖前进村安排实用人才培训人数800人,240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甘肃省农广校将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培训工作。在農民体协方面,按照全国农民体协的工作安排,组织5名教师参加了跳绳教练员线上培训、组织256名教师参加了全国美丽宜居乡村线上健步走大赛;组织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及干部参加了第十五届甘肃省体育运动会象棋和乒乓球两个项目的比赛。在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方面,按照厅里的安排,省校派出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庆阳宁县、酒泉敦煌两县的粮食生产、耕地管控、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等9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清醒地看到,农广校体系不稳、教职工创新意识不够、培训针对性不强、质效亟待提高等问题,有些是突出存在,解决的办法和突破点不多,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进一步营造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修订后的《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修订)》已于7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颁布实施,接下来甘肃省农广校将以此为契机,宣传农业农村部门、动员市县农广校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的力度,营造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抓点示范。选择3—5所县级农广校,省县共同组成专班,安排专题经费,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中职教育、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及作用发挥、农民培训质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力求通过“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探寻总结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进而起到树立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三是加强师资培训。今年省农广校已安排专项资金,对农广校专职教师进行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现已初步确定分区跨片,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中职教育、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及使用,侧重现场培训、实践操作、专题授课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培训活动的设计,采取现场观摩、交流,专题讲座、优师授课、说课评课等方式,力求做到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学习的实际,设计农民喜闻乐见、既愉悦身心、又能学习知识技能的培训课或培训活动。四是提升中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水平。在中央农广校和隆平高科的支持下,2021年在甘农云APP开发了中职教育模块。该模块自今年初上线以来,2021级950多名学员在县校的指导下都已上线学习,据统计,截至6月底,80%的学员已完成线上学习课程。通过抽查等不同的方式了解到农民对线上学习还是比较认可,也愿意参加这样的学习。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课的视频还比较少,相配套的专题讲座、实操视频还比较少,不能满足中职教学的需求。计划围绕甘肃六大产业和丝路寒旱特色农业尝试开发一些地方性的教学视频。五是进一步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教学辅助作用。通过多年的能力,市县农广校都建设了一些农民田间学校,有一些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做到农民田间学校实至名归,省农广校计划结合抓点示范,把农民田间学校作为省市县农广校老师能够深入培训一线、深入了解农民、深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落脚点”,逐渐发挥宣传农民、组织农民、教育培训农民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组织难、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高培训质效。

三、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中央农广校在编写公共课教材的同时,能够配套一些中职教学及配套学习辅导的视频;二是建议中央农广校指导、支持省级农广校利用云技术及APP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服务。

下一步,甘肃省农广校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农广校甘肃省田间
春日田间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