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教学探究

2022-05-30徐敏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实践意义理论依据

徐敏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英文绘本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将从教材与绘本融合的理论依据、基本模式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具体课堂实例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绘本融合;理论依据;基本模式;实践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英语绘本在形式上语言简洁,语言的综合性、重复性高,朗朗上口;在排版上图文并茂,故事发展脉络清晰;在内容选材上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符合儿童认知能力;在主题立意上蕴含多维寓意,有更多的思维拓展空间,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图画故事书。如果把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这样的教学既能丰富教材的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中话题的理解与运用,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动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无疑,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开了另一扇窗。

一、教材与绘本融合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绘本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通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绘本的教学策略与该理论十分契合。在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视、听、读+说、演、辩”的教学策略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呈现有趣的动画、图片等形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读、说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与教材的主体内容;在拓展环节,通过演、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这样的教学策略从多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与运用,更加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建构知识。此外,绘本丰富多样的语言更具备交际性。比如,对话体裁的绘本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情境体验,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再构等教学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主动建构知识。

2.深度学习理论与绘本主题挖掘

深度学习理论是指学习者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然后再把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样学习者的众多认知相互关联,最终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建构深度学习英语课堂的基本条件是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这分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学习动机又分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则分为学习价值和学习效果。形象地说,便是教师可以选择有趣、实用且相关联的新知识,联系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文本解读时,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融入教材。在语言知识方面,绘本可以很好地对教材的语言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在主题意义方面,对绘本主旨的挖掘能进一步丰富原有教材的主旨、情感等,最终更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这样的课堂更有深度,能加深学生的感悟,促进学生思维力持续发展。

3.课程目标指引与绘本整篇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包括学习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六个方面。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已经尽可能地在语言表达上更丰富、内容上更活泼,但有些语言在呈现形式、教材编排、主旨立意上仍有局限,那么,融合绘本的选择就能很好地与教材形成互补。绘本的主题性、完整性更突出,而且更加强调语言的整体感知、语篇的整体输入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丰富的主题故事背景下,绘本流畅、完整的语言编排,真实、新颖的语境创设更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进一步契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基本模式

1.基于话题契合的融合

在选择绘本融合教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找两者的共通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基于话题优先的原则,选择与教材谈论的话题高度契合的绘本融合,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比如在上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这节课时,融入《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绘本This Is My Family。教材中的这节课主要内容是Mike介绍自己的一家,而绘本则主要描述了一只小鸟与一棵小树从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互相认识,到最后互帮互助,发展为好朋友的故事。两者在话题上高度契合。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融入绘本的阅读,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充文本资源。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时,融合《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绘本Chinese New Year。两者谈论的话题一致,教材主要通过Anna与Su Hai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讲述了Anna在春节那天的活动。而绘本的主要内容也讲述了主人公Lulu在春节那天的安排。教师将二者融合,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能拓展学生的词汇与阅读面,增加语言输入。

2.基于语言知识的融合

我们在融合绘本与教材时,还可以考虑绘本与教材在语言知识方面是否有一致性。还是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这节课融入《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绘本This Is My Family为例,这两篇文本在词汇、句型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教材中涉及到的词汇有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句型主要是This is my... Hes/Shes my...,这些词汇与句型在绘本中几乎都有出现。此外,绘本中的语言在教材的基础上还有所拓展,比如补充了Hes tall/big. Shes nice/beautiful.这些描述人的特征的句子,还有Is this your...? Isnt she cute? 等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出现,整体学习内容与形式基于教材文本又略高于教材文本,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通过内化形成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再比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主要谈论的是健康饮食,复现了食物类单词以及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融入《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繪本We All Love Ice Cream,绘本中虽然只涉及到了几个食物类单词如broccoli、carrots等,但都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是很好的教学补充。绘本的语言复现率高,比如:I dont like broccoli. I dont like carrots.通过重复出现、字体加粗加大的形式,体现了故事中人物说这句话时情感的递增。通过绘本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不能挑食和要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这也与教材的主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选择基于语言知识融合的绘本是对教材很好的补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思考和语言输出,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

3.基于主题意义的融合

有的绘本虽然在话题、语言知识方面没有太多的一致性,但是在主题意义上高度契合,我们也可以选择这样的绘本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笔者曾参加过某次赛课,将《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绘本We Want To Be Superman与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加以融合。两者在语言、话题方面几乎没有关联的地方,但笔者深入文本,挖掘了两者在主题意义上的契合点,抓住“超人”这个关键词设计课堂教学。绘本中的小男孩Vic想成为超人,某天正好碰到了另一个摔倒的小男孩并主动帮助了他。随后,两个小男孩一起做了许多乐于助人的事情。笔者便思考:什么是超人?如何成为超人?其实,这里的“超人”并不是真实、具体的,而是乐于助人、勇敢无畏的那些人的象征。热心、勇敢、无私奉献、正义等等这些不都是“超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吗?教材story time版块中,苏海和苏洋义卖,杨玲等同学买东西捐献自己的爱心,他们也具有“超人”的可贵品质啊。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1)开门见山,导入绘本

提问1:Today, I bring you a picture book. Whats the title of it?

提问2: Who wants to be superman?

提问3:Why do they want to be superman?

提问4:What is superman like in your eyes?

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也对“超人”这个形象有了初步感知。同时,通过课堂用语教师说:Superman,Superman! 学生回答:Go, go, go! 进一步强化“超人”的概念。

(2)“超人”衔接,进入教材

T: Today, our friends Su Hai and Su Yang want to be superman too. What do they do? Lets see.

通过呈现课文插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义卖”这个答案。接下来,进入课文部分的处理:

①Look and say:What do they sell?

②Watch and link:What would they like?

③Read and fill:How much are they?

课堂中每个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部分,教师都是使用课堂用语Superman, superman, go, go, go. 不断强化“超人”这个“课眼”。

(3)联系生活,寻找“超人”

课文部分处理完成后,笔者通过课件让学生们观看了一组图片,图片分别呈现的是抗疫的医护人员、消防员、守护边疆的战士,还有扶摔倒老人起来的小女孩、热心给别人指路的陌生人等等。学生仔细观看后,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

提问1:Are they superman?

提问2:Why?

这里,笔者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超人”,他们可以是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英雄们,还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位默默无闻、乐于助人的普通人。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热心、勇敢、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可贵品质。

(4)小小“超人”,从我做起

笔者从绘本中的“超人”导入,再进入教材;课文中的孩子们通过义卖来献爱心,他们也是“超人”;在我们的身边,有默默无闻但乐于助人的“超人”,更有那些勇敢无畏、保家卫国的“超人”。于是,笔者顺势询问学生:Do you want to be superman? Lets be superman together.

在拓展环节中,笔者也设计了孩子们去商店里买学习物品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情境。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议价的句型,拓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增加其语言输出。在结尾处,笔者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旨:Give your love and help others, you are superman in life. 整节课思路清晰,主题意义鲜明。绘本与教材的融合也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进行了深层次主题意义上的融合。这不仅仅发挥了绘本的阅读功能,更发挥了绘本的育人功能,关注了学生内在的精神成长。

三、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实践意义

1.融“绘”贯通,发展学生综合语用能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情感态度包含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等;学习策略涵盖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文化意识则包含了文化意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绘本与教材的融合,首先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上就有许多高度契合的地方。绘本体裁多样、话题众多,为教材的融合使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绘本。在教学过程中,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入手,着重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还可以加入演、辨等环节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利用绘本发展学生的思辨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体会绘本与教材中人物语言的对话,挖掘其留白之处,并逐步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并活学活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融“绘”贯通,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在绘本与教材融合的课堂上,一方面,教师通过设置更多元的教学目标,使用更综合的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绘本主题蕴含多维寓意,融合教材一起使用更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一些对话体裁的绘本语言生动活泼且有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更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挖掘绘本与教材主题意义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材与绘本主旨的对比与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从而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将绘本与教材融合的教学中,教师更能面向全体、关注个体。面向部分对教材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可以通过绘本的融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举手发言的机会。教师也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与任务,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努力让学生全都参与到课堂环节中。这样的教学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3.融“绘”贯通,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两部分,其中关键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必备品格包含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在语言知识方面,绘本是对教材很好的补充与拓展。教师通过选择在语言方面与教材契合的绘本,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问题的设计,将课堂教学层层递进,以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涵盖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以及判断力等。绘本与教材的融合能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促进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绘本在文化意识方面,重在通过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来提升学生思考的价值。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學,不仅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挖掘文本信息,发挥教学功能,更要求教师深度挖掘文本,读出文本蕴含的内在精神力量,探索其教育价值。如果将教学价值比作文本的“心”,那教育价值就是文本的“神”。教师在解读教材与绘本时,要抓住两者在主旨上的共同点,深挖文本并适当延伸,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我们在融合绘本与教材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具有生命教育、品格教育价值的绘本,以此帮助学生建构文化品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语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绘本阅读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途径,以语言技能为支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科育人的理念深耕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实践意义理论依据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
精读课的设计方法及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