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保护鸡蛋”探幼儿园教学方法

2022-05-30徐萌

文理导航 2022年33期
关键词:知识教学活动幼儿园

徐萌

【摘  要】为了提高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创新了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实践中幼儿主动参与和体验,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内化知识,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尤其是“护蛋活动”,让幼儿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使幼儿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教师由此及彼,对有效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总结出了能让幼儿主动体验,积极感悟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在经历中内化知识,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知识;能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知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通过教学活动,幼儿会融入到情境中,活跃场面、渲染气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要关注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结合幼儿的实际,选择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在参与中主动思考,进行逻辑分析和辩证判断,逐步提高能力。教师设计的活动新颖而有趣,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幼儿注意力,在体验中触动幼儿的心灵,内化知识,形成客观性认识,提高理解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护蛋活动”背景介绍

感恩妈妈是华夏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为了使幼儿感受到母爱是纯洁的,总是在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予慰藉和力量;母爱是无私的,永远伴随着幼儿,小一班的小朋友进行了护蛋行动。“护蛋行动”是让每个孩子把一个鸡蛋随身携带,并想办法在活动中保护好鸡蛋,要使它完好无损,蛋破即为护蛋失败,从中感受到妈妈保护宝宝的小心及不容易。通过本次活动想让幼儿了解到母亲照顾小宝宝的艰辛和不易。

二、“护蛋活动”过程阐述

游戏活动中,教师给每一个幼儿发一个鸡蛋。为了让幼儿了解到鸡蛋很脆弱,需要悉心呵护,教师先打破一个生鸡蛋在透明的杯子里,告诉小朋友这真的是生鸡蛋,很容易碎,告诉幼儿要像妈妈保护他们一样保护好自己的蛋宝宝,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小朋友们跃跃欲试!

课堂学习中,幼儿们把自己的鸡蛋装到口袋里,还不停地用手摸一摸,看看鸡蛋还在不在,是不是完好无损。课间,孩子们会相互看看对方的鸡蛋,是否还完好无损,并且对自己的鸡蛋关爱有加。他们甚至会把手伸到其他小朋友的兜里,去看看鸡蛋是否还在。在走路时他们不再乱蹦乱跳,而是小心翼翼,手会一直放在鸡蛋上,确保鸡蛋安然无恙。有的小朋友甚至不出去玩了,问他们为什么不出去玩了,他们说担心鸡蛋宝宝会被碰碎,所以不出去了。

在体育运动中,他们都会表现得格外小心,不敢跑跳,走起路来都是迈着小步,生怕把鸡蛋弄坏了。通過本次“护蛋活动”,宝贝们化身“蛋爸蛋妈”,耐心而负责地照顾着自己的蛋。爸爸妈妈们,你们一定没有想过,当宝贝变成蛋爸蛋妈时,会这么有爱、这么有担当。

三、“护蛋活动”启发反思

通过“护蛋活动”,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心灵上产生了震撼。这种教育影响是说教难以达到的,在他们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灵上受到了触动。在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今天,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敢于实践和尝试,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培养幼儿:

(一)直观法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法,直观见证

直观法会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借助直观形象引导幼儿探究知识,促进幼儿形成清晰而深刻的表象,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带领幼儿认识“春夏秋冬”“江河湖海”“雨雪风雹”“梅兰竹菊”“笔墨纸砚”……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幼儿会形成客观性认识,例如教师为幼儿描述春夏秋冬的特点,很难让幼儿建立起直观性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他们通过观察的方式了解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硕果累累和白雪皑皑。观察中他们会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在比较和对比中认识四季,获得知识。

2.演示法,展现过程

教师演示会让幼儿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理解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融入到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实物、教具或模型,跟随教师的示范动作,会了解操作过程,明确知识获得过程,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单一的讲解会让幼儿感觉到枯燥无聊,通过演示的讲解会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运用演示法的要点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发幼儿的新鲜感。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走平衡木”活动。这个活动对幼儿的要求很高,需要幼儿协调步伐并且具有掌握平衡的能力,在实践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使幼儿顺利完成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示范的方式来展示如何走,如何摆放手臂,迈开步伐,保证身体重心平衡,不会出现前倾或后倒的现象。

3.欣赏法,培养审美

运用欣赏的方式会给幼儿带来艺术的享受,促进幼儿融入到情境中,主动感悟,积极体验,形成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幼儿主动欣赏会融入到情境中,在观察和分析中主动探究,通过思维活动的方式内化知识。欣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带领幼儿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时,为了使幼儿体会到其中的美,教师就可以通过古筝演奏的方式带领幼儿共同欣赏乐曲的美,让幼儿感受古筝音色悦耳动听的美,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情境和表达的思想。教师口头说乐曲有多美,幼儿是很难理解和体会的。教师通过演奏的方式带领幼儿融入其中,会促进幼儿主动欣赏、主动感悟,在体会中分辨出乐曲从缓慢优美,然后逐步加速,最后又回到缓慢优美,融入到乐曲的意境中,主动欣赏,形成自主体会。

(二)口授法培养幼儿思维

1.讲解法,循序渐进

幼儿对知识的了解还是非常少的,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主动积累,认真思考,通过主动感悟的方式理解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幼儿跟随着自己的思路内化认识,提高理解,通过主动加工的方式来内化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认知。例如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己吃饭,不挑食,讲卫生,教师就可以给幼儿讲一讲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告诉幼儿用餐前要洗手,用餐后要漱口并且要均衡饮食。绿色蔬菜会为身体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而肉类会提供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豆类也会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等……只有营养均衡才能够促进身体的成长和骨骼的发育,保证身体的健康。教师耐心而细致的讲解会让幼儿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会帮助掌握一些健康的饮食知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谈话法,了解心声

幼儿尽管年龄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们会有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教師可以提出交谈的话题“我们的鞋子”,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语句来讲述自己鞋子的名称、颜色和特点。教师可以准备几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鞋子,使幼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钉鞋、冰鞋、登山鞋、芭蕾舞鞋等等,通过这些鞋子的引导鼓励幼儿谈论自己的鞋子。为了使谈话可以顺利进行,教师刚开始可以鼓励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激发他们对鞋子的兴趣,并且可以询问幼儿:“你们每人脚上都穿的是什么?”“你穿的是什么鞋?你的鞋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喜欢这双鞋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会主动地介绍自己穿的鞋。

3.阅读法,增加底蕴

阅读是丰富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很好方法。教师带领幼儿阅读会把自己对故事、知识的理解融入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教师阅读的引导,会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表述的故事经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给幼儿提供“谁的泰迪熊”这个故事的绘本,带领幼儿阅读,并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组织语言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会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讲述中幼儿会给图片上的人物取出名字,定位角色。讲述中,幼儿可能会说到:皮皮探长和助手毛蓬蓬在街上巡视,忽然看到猫小弟和小灰狼在争抢一只泰迪熊……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讲述故事,在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对语言的加工和处理,学会分析和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锻炼。

(三)实践法提高幼儿能力

1.练习法,熟能生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鼓励幼儿多练习、多实践,通过主动练习的方式获得深刻性认识,它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基本方法。例如学习了击剑的基本动作,了解了灵活进攻和躲闪,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技巧,教师就要鼓励他们通过练习的方式达到熟能生巧。练习中幼儿会把弓步进攻、弓步后退、右手执剑等教师讲授过的步伐和执剑方法主动练习,在实践中了解动作方法,提高操作能力。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幼儿发一个皮球,带领幼儿到空地练习,把球当目标,用手中的剑进行练习。要保持人和球之间的距离,只要碰到球就算是击中。练习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指导幼儿击剑时的步伐,进攻和后退要遵守规则,并且引导幼儿进行进攻和躲闪,让幼儿可以安全地玩耍,提高技能,掌握动作要领。

2.操作法,主动实践

动手实践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引导幼儿理解知识时,教师要带领幼儿多思考、多分析,通过主动操作的方式来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例如为了提高幼儿对疫情防控的认识,提升应急反应能力,教师要通过说教的方式告诉幼儿出现发热、呕吐等情况的处理办法。但这种说教只会给幼儿留下短暂的记忆,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主动演练,通过主动操作的方式了解疫情期间进入校园应该如何做。演练中,教师要让幼儿了解入园体检环节,明确如何进入幼儿园,并且做好体检。

3.表达法,拓展想象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多表达、多阐述,说出他们的内心想法,通过表达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深层次认识。表达中,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对图片、模型、玩具、画册、实物标本以及教师画或做的图画、手工和贴绒样品等的认识。在幼儿表达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个幼儿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或态度,鼓励幼儿不断地寻找恰当的语言来陈述,指导幼儿准确表达。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难易适中的话题,让幼儿有话可说,程度要与幼儿实际水平相适应。

总之,通过活动教师看到了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创新,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知识、感悟过程。幼儿亲历了过程,会在参与中形成深刻认识,会在体验中深化理解,触动幼儿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思考中提高认识,在感悟中升华理解,实现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海霞.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36):110-111.

[2]何婷婷.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知识文库,2021(21):28-30.

[3]戴焕彩.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新课程,2020(50):37.

猜你喜欢

知识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