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社团课程的二次设计开发策略

2022-05-30王莉莎

文理导航 2022年33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网络时代课程设计

王莉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本社团课程在小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大家普遍认识到,校本社团课程是传统学科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因为部分学校在设计课程结构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成分也不是非常充足,缺少鲜明的特色,所以并没有把校本社团课程的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当前的网络时代特征出发,研究小学校本社团课程的二次设计开发。以下从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努力开发网络资源、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拓展社会活动内容和做好社团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来加以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社团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开发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利用网络,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对需要学习的目标进行反复的学习。

校本社团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以发挥学生特长、兴趣爱好为目的,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高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为“德育为本”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以为“立德树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中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團活动,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如今小学生综合素质亟需提高的重要时期,更加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教育性的话题,作为校本社团课程的活动主题,将德育渗透至校本社团课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课程结束之余,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完成总结和反思,并在其中加强思想建设,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精神素养。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够深刻地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小学校本社团课程开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践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已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教育任务。积极开展小学校本社团课程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培育。

从近几年我国小学校本社团课程的发展来看,整体形势是向好的,一般都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推出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非常容易被环境和各种新鲜事物所影响,课程结构或课程中的内容与形式要素等经常不能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且能够被利用的时间与空间也非常有限。这些都限制了小学校本社团课程的作用发挥。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时代的各种工具,以上问题将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充分利用微课视频

因为校本社团课程本身已经存在,互联网带来的是新的工具,要用工具去完善校本社团课程,而不是推倒重来,所以这里提到的是此类课程的“二次”设计开发。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微课视频这一课程教学新工具代表的充分利用。它可以起到多重作用:第一,利用生动形象的知识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社团课程一般与学生在体育或艺术等领域的兴趣爱好有关,比较讲究技巧,微课视频可以通过慢放等形式将这些技巧以更加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第三,与原有的教师讲解内容形成合力。

以武术社团和舞蹈社团课程为例,这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比较流行的一种社团课程,对小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以往在这类课程中,大都要通过教师反复的动作示范和讲解才能完成教学,让学生觉得跟别的课程没什么不同,教学效率和趣味性都比较低。而通过微课视频,教师可以反复或慢速播放武术动作的重点难点,必要的时候暂停播放,搭配字幕和教师在旁边的口头讲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为提升。如果教师还能找到或制作动画类型的视频内容,效果还会更好,让学生在校本社团课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二、努力开发网络资源

通过上文对微课视频的介绍,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工具的便利性,但同时也说明教师必须努力开发网络资源。因为没有网络资源的支撑,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必然会过于空洞,缺少应有的内容量,趣味性往往也难以满足要求。这方面既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平时搜集整理但是暂时使用不到的网络资源,应该能够存储在学校的某个公共空间上,而且要号召所有教师都这么做,大家共同做好维护、梳理和分类,进行资源共享,让这些资源都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价值。

例如,所有负责校本社团课程的教师应该组织起来,一起向学校提出建议,建立专门供校本社团课程所用的公共资源平台。大家做好日常分工,随后就开始资源的搜集、整理、上传、分类等工作。在必要的时候,每名教师都可以提出需求,大家共同对其提供帮助。在网络资源形式比较适用,但内容不太合适的时候,教师们自己应模仿网络资源的形式自己制作教学内容,比如对原有内容改编之后拍摄新的教学视频。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社团组织建设

在实施校本社团课程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校本社团组织建设,切实将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其中。首先,学校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展开校本课程的调研,通过大数据筛选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与认知需求的大致校本社团课程方向,并制成相关的问卷,交由各班的班主任。由班主任发放给班级内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各班学生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内容,以此作为校本社团课程创编的基础。其次,学校应当运用网络资源搜集本地其他小学的特色课程,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学生情况和管理情况,确定社团的类型,并组织相关部门完成分工,落实校本社团课程。另外,学校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搜寻各个地区的文化与习俗,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让来自于各个地区的学生都能够了解和接触到多元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念。为了保障社团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校本社团课程的质量,学校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的社团组织、成员信息、活动报告等相关电子档案,实时监测各社团组织活动的进程,以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四、拓展社团活动的内容

学校校本社团课程类型设计方面,应当从基础性的学科教学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建立起一套适宜学生发展的校本社团课程,扩大教学的范围。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科目的相关知识。在校本社团实践活动之中,课程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拓展校本社团课程资源。

例如,在组织与艺术有关的社团活动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搜集当地的传统美术与音乐文化,将其融入至社团活动之中,既能够丰富不同种类艺术的表现形式,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受到优秀艺术文化的熏陶,更加了解本地艺术文化,如篆刻、陶艺、版画、国画等。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搜集当地的人文景观,组织社团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路线资料,设计线路图,并跟随设计好的线路图,游览其中的自然风光,将学生在游览活动过程中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上传,将此与其他地区的自然风光进行对比,增加学生对不同地区自然风光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学科文化融入到社团活动之中。比如与自然相关的学科文化方面,教师可以通过VR等新媒体设备,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让学生置身自然景观与实验室中,细致观察自然元素,完成实验操作,打破传统课程活动的时空局限性;在与音乐相关的学科文化方面,教师可以应用电子乐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可弹奏的乐器,如非洲鼓、竖琴等,提高学生的编曲、创作能力,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应用电子乐器组成电声乐队,丰富课余生活。

在语言文字方面,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不同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浓厚的演讲、朗诵、主持、辩论、阅读氛围,促使学生沉浸于活动情境之中,体味语言的韵味,体会中华文明的浩瀚,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質;在数理和空间形态方面,教师同样可以使用多媒体或白板等电子设备,帮助学生完成立体空间的构建,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自主地完成图画、公式的推演,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提升学生对相关学科文化的热爱。可以说,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校本社团课程活动的热情,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充分的锻炼,推动了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做好社团课程评价

网络环境下小学校本社团课程的二次设计开发对不少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情况,双方都要去适应,不断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实际教育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应有的个性化发展。而帮助师生发现问题的主要渠道就是对社团课程的评价,教师要从为学生负责,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本社团课程的学生互评及对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中去,要知道在学生看来当前的校本社团课程到底是什么状态,学生对网络时代的校本社团课程还有哪些要求。

例如,教师利用互联网,拓展了校本社团课程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在学校之外也可以自行组织,通过手机、计算机等设备与教师连线,在教师的带领下展开学习。但学生在评价中表示,这种形式的效果不大,因为缺少主导者和比较明确的计划,经常组织不起来,或者学习的时候比较混乱,有人会没有征兆地突然退出或加入,打乱正常进度。在得到学生的这一评价后,教师要马上做出反应,与学生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一方面尽量避免强制学生参与,另一方面则保证只要参与进来就必须遵守基本的规则,从而改善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另外,针对学生在校本社团课程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教师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上传至社团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将其分享至家长群中,丰富评价的渠道。主要从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也可以定时为校本社团课程搭建成果展示平台,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校本社团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反馈校本社团课程二次设计开发实践的各个环节的进展,进一步优化校本社团课程建设。

综上所述,校本社团课程的设计开发有利于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够利用的工具和学生的具体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大家对此都能有充分的认识,不断推陈出新,把握住时代带来的机遇,开创出校本社团课程二次设计开发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虹,刘艳平.小学校本社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德育,2020(22):67-71.

[2]丁正后.校本课程顶层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好家长,2016(5):40-43.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网络时代课程设计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网络时代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