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

2022-05-30张占奎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3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学校

张占奎

如今,教育体制的改革让很多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劳动品质和精神的培育工作,但如何让劳动教育在学校高质量实施,需要重围绕“怎么做”的问题展开。在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中加强劳动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学校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精神,将重点放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从教育功能上、实施方式上等方面分析课程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思考如何以较高站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最后,教师需要针对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做好作业安排,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实践经验。

一、劳动育人目标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确立劳动育人的目标,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培养能够契合当下新时代发展需求、担当起时代发展重任的接班人。学校可以在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以“夯实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为主题,结合劳动素养的内涵,并根据《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实施细则,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优势。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少先队员主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其次,教师要将活动划分为不同模块,即“我要学”“我来干”“我能行”三个板块,在少先队员组织积极探索下,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操作,再到技能比拼,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最后,教师应鼓励少年儿童自主创造,着重围绕学生的内在发展潜力以及成长规律,以新时代、新思想进行教育,挖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素材,从点滴事情做起。比如,家务整理课一起巧手叠衣,学习居家收纳小技巧;烹饪课用亲手采摘的大豆学习水煮毛豆的家常做法、榨香醇的豆浆。通过学生亲历劳动实践,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可以在实践中更能深刻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境和劳动精神。

二、劳动实验基地建设,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一)设置“班级值日耕作角”,建立快乐值日帮帮团

把学生所在的班级变成“耕作角”,让班级每名学生都成为“耕作者”。每个班的班主任作为“劳动导师”,在导师的引领下,制订每班劳动值日机制和劳动保洁制度,做到“一人一责”。除了构建劳动实践教育环境,将劳动观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劳动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集体观念之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劳动能力等因素。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学生因为成长经历、生活和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素养都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为了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劳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需要建立“快乐值日帮帮团”,通过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一是导入“帮帮团”的概念,因学生在做值日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遇到难题就需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将问题放在一旁,不做任何思考和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好问题。二是教师可以设立“值日信箱”,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思考自己在值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信箱中。三是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商讨其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分享的方式,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对问题讨论过程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汇报,让其他组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

(二)加强与当地实践基地合作,打造种植实验“开心小农场”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实践活动教育资源,与当地实践种植基地合作,开展集花卉、蔬菜等多种劳动内容于一体的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打造多元教育内容集中化的学生种植实验“开心小农场”,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在出力流汗、风吹日晒的实践过程中感悟收获的不易。一是学校可以组织“校园研学,增长知识”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花生种植实验基地,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学生会出于好奇,对实验种植基地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于是会认真学习花生种植技巧,在领会种植要领后自己动手种植花生。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实践小组,每个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挖土,有的学生负责播种,有的学生担任埋土工作,大家分工明确,热情高涨。在学生深入实践种植基地,体会各种种植技术和操作方法后,真正理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体验了农耕,增长了知识,畅玩了基地,放松了心情,使教育带来的快乐在学生天真烂漫的笑脸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建立劳动与生活的关联,合理安排与布置劳动作业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好奇心理或者求知欲的牵引下,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会让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深刻,最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与规律。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定期、持续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生成劳动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形式,体会劳动内容的辛劳,并在长期实践中渐渐磨炼坚韧的品质,提升劳动技能,从劳动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争做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好少年。为了让学生的劳动体会更深刻,能够将这种劳动观念贯彻落实,不管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需要合理布置与安排劳动作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不同的家务劳动活动主题,提供家务劳动清单,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家务劳动的学与做中练习劳动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

(一)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做家务小能手

学校既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也需要引导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观念,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会、走向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身体会劳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比如,各地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项针对五一劳动节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争做家务小能手,争当家庭小主人,如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鞋子自己刷、自己的事自己做,整理和清理好自己的房間,做一位清洁小达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教师和家长需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从小体会劳动的滋味。通过让学生整理衣柜、被褥、房间,清扫房间垃圾、杂物,清洗衣物等,和“脏乱差”的房间说再见,在自己的精心打扫下让房间焕然一新,从劳动中增强了动手能力,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和担当。再者,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和付出、学会感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安排“我是最棒小厨师”的劳动作业,让学生为爸爸妈妈做一道可口的饭菜,感受爸爸妈妈平日的辛劳,向爸爸妈妈说声“你们辛苦了”。

(二)以居住社区为单位,创建文明城市环境

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开始前,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劳动课程资源,从不同渠道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自然美景以及不文明现象,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色,又有哪些不文明行为,以问题启发方式引导学生应如何去做。通过这样对比和直观了解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发现、感受、探究、欣赏身边的美,也让学生认识到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每个人细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减少人为破坏,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感。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探究过程中,布置一项劳动作业,让学生以居住社区为单位,组成活动小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热心服务社区。比如,进行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擦洗垃圾桶等,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证公共活动场所设施的干净、卫生。

四、劳动教育主题设计的形式

(一)突出校园服务劳动主体服务意识

学校可以在校内合理规划,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劳动服务岗位,在教师的带领和组织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劳动服务活动中,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体验校园里各种事务性劳动的繁杂性、琐碎性、辛苦性,培养站在多元视角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体会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辛苦和不易,能够理解教师的工作和后勤服务人员的辛劳付出,并在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劳动服务意识以及集体责任意识,学会尊重校园内各个岗位的劳动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学校可以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设置不同类型的劳动服务岗位,结合学段特点以及学生个人劳动意识和习惯,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劳动服务岗位,并从班级过渡到整个校园的劳动服务,规划出一条劳动服务活动路线。比如,设计扫地、拖地、关门窗、关灯、养花、图书管理等岗位,从班级到校园,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偏好自由选择一个劳动岗位,并佩戴相应的工作牌,成为校园劳动服务管理的“小先生”,为同学、教师以及学校提供相应劳动服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自己的劳动服务能力。

(二)设计农业种植劳动主题

有很多学校存在场地资源闲置的情况,学校需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校内的闲置资源,并借助周边社区资源,开发各种种植劳动课程,通过种植劳动让学生体会到亲身实践后劳动的辛劳以及收获的快乐,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能够在同学之间的交互中学会站在他人视角理解他人,能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创造性劳动。学校可以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和校园内资源条件,开设“一米菜园”,将整块土地用垫子隔开,按照班级划分为约占一平方米的小菜地,以班级为单位,教师设计经营管理小组,以两到三名学生为一组,按照轮换方式,定期查看土地种植的蔬果的生长情况,通过共同经营管理一块土地,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在自己亲身劳作实践中看到作物健康生长,并为之付出努力、时间,由此,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最后再通过分享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劳动的体会和感悟,以此落实劳动教育。当然,在开展种植劳动之前,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补充学生的种植相关理论知识,从“从种子到沙拉”“从小麦到面包”等种植课程,感受作物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展示等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作物生长经过和农业劳动的辛苦,体悟生命之力量,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約、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三)设计志愿服务劳动主题

学之根本要以德为先,德之教育重在行动。学校教育应将学科专业教学与品德教育协同起来,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从学生全面发展和育人视角综合考量,通过开设志愿服务劳动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丰富、人格健全,有良好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的人。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服务自己,更重要的是服务他人以及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为社会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种服务意识并非教师口头教育或者理论讲解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来的,而是要在实践教育中不断培养,在日积月累学习中渐渐养成的。学生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增长见识,提高个人服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或者学校附近的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和老人聊聊天,帮助图书馆管理员归置和整理图书,做好图书分类,并引导和帮助读者完成借书、查阅、还书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技能,如文献检索,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学校附近的名胜景点,学校就可以借助地理优势,利用周末或者设置实践教学日,组织学生到名胜景点开展“小导游”讲解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做好讲解相关准备,介绍名胜景点的历史文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另外,学校如果没有可利用的地理优势,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相对安全、固定的活动范围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作为社区环保志愿服务人员,清扫社区卫生,保护好社区环境,创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以道德为约束,践行到自身行为中。

总之,劳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需要加深劳动教育的认识,对于学校来说,需要调动和利用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从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和观念,创设劳动实践活动条件;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发挥指导作用,通过教学引导和布置作业,启发学生认识劳动,自觉融入劳动实践中,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认知和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应深入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对于家长来说,需要积极跟随学校教师的指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相融合,放手让学生成长,多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劳动技能,培养每个学生成为自强自立的人。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基于‘劳动育人核心的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