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慧玩”课程的有效实践

2022-05-30季佳凤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园

季佳凤

摘要:幼儿综合素养提升主要依靠生活,感知、认识、建构都源于生活。所以,教师需要结合生活,让幼儿慢慢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逐渐完善认知能力。因此,将生活与学习相融合,是幼儿教育需要实践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慧玩”;生活教育;幼儿园

幼兒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慧玩”教育思想的提出,为教师的幼儿教育活动提供了新思路,期望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他在这一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认为生活的内容决定了教育的内容,而教育活动又能促进生活的改进。因此,在打造幼儿园“慧玩”课程时,教师也应积极立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教育元素,改变传统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玩中促进智力的开发和品德素养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1    选择生活内容,构筑生活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强调了生活的教育价值。但是,纵观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不难看出,由于一些教师选择的生活教育内容不恰当,致使幼儿难以通过生活元素认识世界,强化素养。因此,为了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教师就要把握生活契机,对生活内容进行细心筛选,从而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幼儿学习活动。

1.1把握契机,凝练生活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星星之火”,能够点燃幼儿学习的欲望。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倘若教师直接为幼儿引入学习主题,势必会为幼儿带来压迫感,让幼儿犹如提线木偶,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参与学习活动,长此以往,幼儿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妨抓住一日活动这个契机,挖掘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凝练出生活化的问题,使幼儿基于自己的好奇心,主动走入学习活动。这样,在实际参与活动时,幼儿也会主动发散自己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不断强化在活动中的参与感。

例如,在开展晨间活动时,教师可以基于幼儿争论的过程凝练生活化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在晨间活动中,为了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强化幼儿的弹跳能力,教师会组织幼儿玩蹦蹦床。在玩的过程中,一名幼儿跑到教师身边,说:“老师,我家的床也能把我弹起来。”教师微笑着对幼儿说:“哇!你家也有蹦蹦床。”在听到教师和这名幼儿的对话后,许多幼儿也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家的蹦蹦床,如有的幼儿说:“我家也有蹦蹦床,我家的沙发能把我弹起来。”有的幼儿说:“我家的沙发也能。”而有的幼儿则说:“我家没有能弹起来的床,也没有能弹起来的沙发,但是我有一个带弹簧的小玩具,只要按下开关,小人就会弹出去很远,那个弹簧就和蹦蹦床上的弹簧一样。”听了这位幼儿的描述,其他幼儿将目光看向蹦蹦床,发现蹦蹦床的确由许多弹簧组成。这时,教师再对幼儿提出“你们家的床或沙发里也装了弹簧吗”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当幼儿产生争辩时,教师再提议:“那么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看看如果没有弹簧,床、沙发是否会有弹性?”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主动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细节,为幼儿凝练生活化的探究性问题,不仅能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促使幼儿在后续的活动中积极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不断获取知识。

1.2基于传统节日,营造生活氛围

节日是生活中的重要日子,也是特色文化的标志,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懂得了节日的特殊意义。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节日的契机,为幼儿创建相应的学习活动,这不仅能使幼儿对节日习俗提高认识,强化幼儿的民族意识,还能拉近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便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有效应用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彰显生活教育的价值。

比如,重阳节是人们登高望远、祭拜先祖的日子,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重阳节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设计如下问题:“你们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吗?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以便通过幼儿的回答了解他们积累了多少与重阳节有关的知识。紧接着,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在我国,重阳节还叫‘敬老节,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敬老吗?”让幼儿思考“敬老”的含义。在幼儿给出各种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古代要敬老,现在也是一样的,因为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推动着国家进步,现在他们退休了,行动不方便了,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们。”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敬老院开展实践活动,使幼儿深刻感知敬老的内涵,自主形成敬老的良好品质,并在生活中尊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类似的节日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结合节日特点和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使其在活动中体验节日的意义。

节日活动能够让幼儿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节日的含义,使幼儿在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节日内涵的深刻感知,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2    促进空间交织,丰富活动形式

在“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拓展幼儿参与活动的场所,丰富幼儿学习的场地,不能将幼儿固定在幼儿园内,而是要解放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走入社会、走入自然,在亲身感知中获得成长。所以,为了更好地推进“慧玩”课程,教师有必要打破社会与幼儿园之间的隔阂,主动将社会元素引入幼儿园,开放幼儿的活动场所。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田园风情、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等引入幼儿园,在幼儿园中营造社会情境,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2.1让学习走入生活,拓展活动空间

在以往的教育中,将幼儿固定在幼儿园进行教育,无疑是为自由的鸟儿拴上了绳子,是让鸟儿无法自由飞翔的做法。依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理论,可以倡导教师丰富幼儿的学习场所,组织幼儿到社会中学习。在融入陶行知生活理念、促进幼儿园“慧玩”课程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带领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幼儿参与活动的空间,使幼儿在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以“萌娃入警营,安全伴我行”活动为例,为了让幼儿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使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交警支队开展学习活动,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在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先与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沟通,协商活动细节,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幼儿在外出学习中遇到危險。在幼儿园,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简单地为幼儿介绍一些交通规则,为幼儿后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带领幼儿进入交警支队,请相关负责人为幼儿介绍一些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并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指挥手势,使幼儿懂得手势的含义。之后,教师、交警与幼儿一起玩“交通安全伴我行”游戏,加深幼儿对交通标志、交通规则和交通指挥手势的印象。

可见,教师组织幼儿到交警支队参观学习,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学习场所,让幼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加深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2.2让生活走入游戏,增添生活色彩

“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不单单倡导教师带领幼儿到社会中开展学习活动,也倡导教师在幼儿园为幼儿创建社会化的生活情境,强化幼儿的应用意识,让其将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因此,在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不妨根据生活素材,为幼儿创建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游戏环境,促使幼儿在玩乐中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例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便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搭建帮助幼儿积累应对生活问题的经验,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应对一些生活问题。在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幼儿参观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等游戏区域,并为幼儿介绍娃娃家包含的游戏材料。之后,教师询问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你最想扮演什么角色呢?你都想做些什么呢?”调动幼儿的游戏经验,并通过幼儿的回答指导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娃娃家里已经住满了小主人,还有一些小朋友也想要去娃娃家,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可以来做客”的建议。围绕幼儿提出的建议,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学习待客之道。

不难看出,教师将生活元素引入游戏活动,创建带有生活特色的学习情境,既能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也能让幼儿获得知识、强化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慧玩”课程的优势。

3    凸显幼儿本位,注重幼儿实践

生活教育理念中不仅指出了幼儿应该学习什么,也指出了幼儿应该怎么学。因此,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创建“慧玩”课程时,教师应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主进行尝试、体验,以便幼儿基于亲身感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幼儿参与实践时,教师也要考虑现阶段幼儿的学习特性、学习规律,主动为幼儿创建合作平台,加快幼儿进行实践、感知的进度。

3.1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自主体验

陶行知先生曾表示: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才可以实现。在这一理论中强调了教师的存在价值。众所周知,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的话语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慧玩”课程中,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价值,用积极的话语对幼儿进行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开展自主体验活动,以便幼儿基于亲身感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好吃又营养的蔬菜”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便可以用激励的话语对幼儿进行鼓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胡萝卜、黄瓜、白菜等多种蔬菜,丰富活动素材。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设计“你平时喜欢吃什么蔬菜”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随后,教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蔬菜,并对幼儿进行鼓励,“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从这些蔬菜里找出你们常吃的蔬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师提供的蔬菜进行识别。之后,教师再次对幼儿进行引导,“你们这么聪明,一定可以看出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还能知道它们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促使幼儿自主对这些蔬菜进行观察,以便提高幼儿对蔬菜特点、结构的认识。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让幼儿认识更多物品、了解更多常识等。

教师用语言、物品奖励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多元化鼓励和启发,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动力,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观察、分析,从而积累更多知识,逐步获得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参与的主动性也更高,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3.2形成合作平台,加快实践进度

在幼儿开展自主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存在本身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使幼儿学习知识的进度相对缓慢。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幼儿利用集体力量,加快观察、探究的进度。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不妨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为幼儿搭建学习合作小组,以便幼儿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围绕生活事物开展探究活动,从而切实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慧玩”游戏活动的生成。

例如,在沙水游戏活动中,为了增强幼儿对沙子特性的认识,可以让幼儿利用沙子完成创造活动。教师为幼儿搭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实际组织幼儿参与活动前,教师先基于以往的观察,对幼儿的学习思维、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进行分析,以便采取互补原则,合理分配各小组成员。在做好分组后,教师为幼儿提出“感受沙子的特性,并用沙子完成城堡的搭建”任务,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沙水区域开展学习活动。在幼儿完成城堡的搭建后,教师再请小组派代表呈现本组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不难看出,教师先对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再基于对幼儿的了解,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能够让幼儿依靠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从而加快学习进度,促进幼儿成长。长此以往,幼儿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提升了综合素养,还提高了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

4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论,细化了生活教育理念内容,为现阶段教师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所以,在打造幼儿园“慧玩”课程时,教师应深度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并寻找游戏化活动与生活教育理念间的衔接点,从而在优化传统游戏材料、游戏场所、游戏形式中,提高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生活教育理念下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生活教育,2020(08):121-123.

[2]巫蓉.全人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 [J]. 学前教育研究,2019(12):90-93.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