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5-30于淼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博物馆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出。同时也促进了文创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创意艺术产品在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开拓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文创产品是文化加创意加新文化发展产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复苏的时代,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是否促进传统文化创意的创新发展对促进文创产品的有意义的发展也很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民间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融合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文创产品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合进旅游衍生品中,借助于文创产品以及消费者的带动作用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流传以及当地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随着旅游行业的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我们应该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在设计文创产品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将文化理念同景区的特点相结合,围绕着科教、娱乐、休闲、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塑制景区文化理念下的形象。基于此,加强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目前,我们普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核心是以文化根源、创造力、科技作为支撑。从当下的发展形势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具有文化的经济特性,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是将一种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文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 国内外文创产业发展概述

当前特色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国家有美国和日本等,首先从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分析,该国家可以称之为世界文化产业大国,该国家文化产业自迪士尼游乐园建园以来,更是从动漫和影视逐渐拓展向主题公园、文化街区、文化表演、文创产品以及VR等各个板块,其商业价值越来越高。并且英国的创意产业、韩国的电子游戏产业以及日本的文创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更是占据了非常高的比值[2]。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领域才开始探索,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起步较晚。近年来文创产品作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路径,异军突起。它将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传统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中创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3 文创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专业的文创产品设计人才

文创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它们蕴含着我国本土文化特色和最好的历史文化元素,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人员的要求都会比较高。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人员应对当地文化、博物馆藏品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过程了如指掌,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专业的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人才是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博物馆未来稳定发展的基础。但在实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许多博物馆都缺乏专业的产品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对当地的文化特色也缺乏深入了解,在研发、设计的过程中无法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导致文创产品缺乏历史文化元素,没有创新意识,进而造成文创产品单调落后,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3.2 产品趋于同质化

文创单位自身开发的文创产品独特性不够,特征不明显,呈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开发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导致产品创意还存在与博物馆雷同现象,产品类型也多以市场常见的物品为主,缺乏独特性。

3.3 模仿抄袭风气严重

受当地特色的影响,文创产品是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因地域不同而设计创造更多特色的文创产品的,因此需要根据所在地区设计和生产独特的文创产品。但是,尽管我们的文创产品得到了国家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但它的起步晚和开发时间不足仍然是致命的缺陷,但相较于其他在此行业上已经稳定成型的国家,它正在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我国的文创产品市场仍处于开发探索阶段,消费群体相对有限[3]。因此,抄袭模仿的风气在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很普遍,以至于虽然地理上时隔千里,所生产的产品是相似的,更不用说区域特征了,但是设计产品最根本的创新也已消失,原始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意义不大。

4 推動文创产品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增强品牌意识建设,加强文创市场监管

文化创意产业都多多少少离不开产权归属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大家也都深刻了解到原创内容付费的原则,但市场上的许多盗版产品,大家是很难去真正辨别的。文创产品设计行业门槛较低,行业内聚集着大量的青年创业者,是文创产业之福。然而,由于现行授权机制不完善,创业者使用相关IP开发相关产品时需要承担法律风险,再加上产品入驻博物馆之类的机构难度较大、生产定制又需满足最低订货量要求,文创行业的青年创业者非常不易。

4.2 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文化特征,是世界公认的独特身份,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创产品之中,并且使得文化创意作品以及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时,不仅有助于文创产品的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且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的自豪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扩张因素。因此,在中国文创产品中添加文化元素是文创产品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这也是在新时代继承我们精彩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4]。但是,文创产品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复制和重复过去的历史。相反,必须扩展它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元素符号,不仅代表文化,而且在新时代中增加对设计师文化的全新理解。它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精神特点,而非沉浸于过去停滞不前,更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进步。这对文化发展非常有利。充分利用当地文化也很重要。使用相同的设计样式,可以灵活地变换融合来自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

4.3 加强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往往有着悠久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其应用主要依靠文化经验。因此,在地域元素的设计中,主要是要突出文化的内涵特征。文化内涵与应用功能相结合,可以让人们通过文创产品的应用来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文化可以从经典的地域元素中得到体现和诠释。上述要素也是地域历史和风俗习惯的长期积累形成的,其文化内涵和内涵更加丰富。在经典文化元素的应用中,要注意在传承的基础上挖掘新元素,保留原有的经典部分,扩展和延伸文化属性和形象,运用现代表达方式和创新设计理念进行产品设计。开展科技创新,在保持传统要素品质的同时,还需要在创新时期不断满足大众需求,实现动态创新发展。地域元素是某些思想的抽象展示。通过将相应的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让观众通过对产品的感受来了解地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功能和形式的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了利用符号元素直观呈现文化内涵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多样化的方式来促进设计理念与产品的融合,产品中的元素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产品设计师也需要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设计文创产品,使其成为典型的地域文化载体。

4.4 加强学习成功博物馆的经验,注重创新

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可以派员工到比较成功的博物馆中学习,学习先进的工作和管理经验。中小型博物馆应创建一个专业的文创产品开发团队,加强自身资金、人员等投入,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源源不断地吸纳社会资源,通过财政补贴、公司资产的整合等,不断开发优化文创产业结构,设计出有当地文化特色又能刺激人们购买的文创产品[5]。

4.5 探索新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

隨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博物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作为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的机构,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其开发的文创产品和发展模式也应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应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探索文创产品新的开发模式。

4.6 加强文创产品的促销策略

可以在节假日期间若文创产品有一定的促销活动、产品折扣时,消费者较易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线下的文创产品实体店可依据节日特点配套相应的宣传促销活动,线上网店则可联合平台推出满减活动或发放优惠券。当消费者进行线下体验时,适当引导他们关注线上网店或微信公众号等领取优惠券进行线支付。接着,借助线上“网红力量”进行直播带货,实现产品的促销与分销。在宣传的过程中不单单是为文创产品而宣传,而是通过传播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从而带动文创产品的消费。然后,在符合产品调性的基础上选择跨界合作,将创意产品与彩妆护肤、游戏、动漫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为流行注入传统魅力。不同领域的创新合作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产品的IP价值,使之作为独立形象进行传播。

5 结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艺术和文化凝聚力的发源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可以提供一个平台,通过产品这一媒介来推广传统文化,这有助于继承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热潮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6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滋养着中华儿女。艺术设计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让文创产品“生活化”、文化历史“活态化”,文创产品艺术设计在未来就一定会蓬勃发展,市场前景可观。在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将满族传统建筑文化应用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不仅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而且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面的有力措施。

引用

[1] 邱永生,李民昌.文化创意与博物馆藏品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46-57.

[2] 高原.文创产品设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品鉴,2021(33):36-38.

[3] 常征.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参花(下),2021(11):68-69.

[4] 马晶晶.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吕梁学院学报,2015,5(4):59-63.

[5] 董洪志,魏奇奇.浅析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20(2):21+23.

作者简介:于淼(1987—),女,河北承德人,本科,就职于普宁寺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博物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