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及剪辑技巧

2022-05-30葛成利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巧受众

新闻短视频的时长短,新闻内容精炼,整合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新闻要素,并且适合在电视、各种新媒体平台中进行传播,使其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制作的一大亮点,因而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短视频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拍摄技巧与剪辑技巧的探析,提出了拍摄构图、色彩搭配、动静拍摄等拍摄技巧,以及剪辑风格、同期声、提示字幕等剪辑技巧的灵活运用方法,以迎合受众的需要,提升新闻短视频制作的品质。

新闻短视频是一种新的新闻制作方式,制作周期短、上线快,可以满足新闻对于实效性的需要。并且,新闻基于互联网传播,传播范围更广、受众群体更多,促进了新闻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现如今,正处于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短视频不仅要适合多种新闻载体的传播,例如电视端、移动端、网络端等,还要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所以,为了迎合融媒体时代的需求,本文对新闻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巧进行论述,以为新闻短视频的从业者提供经验借鉴。

1 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技巧

1.1 构图技巧

拍摄新闻短视频的第一步是构图,创作者需要运用美学思维拍摄到想要的画面。首先,使用不同的焦距镜头,形成不同的景别(全景、中景、近景、远景),进而进行多样化的视觉造型。其次,通过构建视觉空间展示出不同的视觉主次关系,增强短视频的可看性。不同景别的合理运用,使受众根据画面的远近推进理清人物的主次关系,从而确定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一是广角镜头的运用,构建画面的广视角,纵深感好,具有震撼视觉的效果;二是长焦镜头,增加拍摄的聚焦,缩短拍摄的视角,适合拍摄特写和小事物的镜头,拍摄的画面越大,越容易突出画面重点,聚焦受众的视觉[1]。

1.1.1 景深处理技巧

广角和长焦镜头在景深上有着较大的不同,焦距增加、景深变小,反之则景深变大。新闻短视频有别于其他短视频,延续了传统新闻的特点,具有实效性、突发性的特点,记者在到达新闻现场后先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整个新闻现场,使受众第一眼就可获知新闻发生地点的信息,然后使用中景、远景处理新闻事件的层次关系,最后使用长焦镜头进行主要新闻人物和故事的特写,采用的是近景拍摄。如果新闻短视频拍摄的主题是人物故事,拍摄要以近景与特写为主,以细腻展示细节和拍摄人物的情绪及心理波动。在采访过程中,当人物出现大的情绪变化时,长焦镜头要及时抓住这一画面进行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增强画面的情绪感染力。

1.1.2 构图方法

短视频新闻画面的主次关系具有引导受众的作用,通过拍摄画面的合理布局突显新闻的主题,理清人物的主次关系,使整体构图做到简洁明了、干净透彻。比较常用的构图方法主要有九宫格、三分构图、对角构图,此外还有三角构图、十字型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实际的拍摄中需要根据拍摄的对象并结合新闻场景特点选择合适的构图方法,以拍摄到兼具美感与冲击力并符合新闻短视频制作要求的新闻画面。

1.2 色彩拍摄技巧

新闻短视频中的色彩不仅仅可增强画面的美感,还可通过不同色彩的准确应用形成对受众情绪的影响作用,以此产生心理效应。例如,红色有着热情、活泼之感;黄色明朗;绿色自然;黑白情绪较低。在新闻短视频拍摄过程中借助色彩赋予拍摄画面更多的内涵,形成视觉与情绪的冲击力。当拍摄环境较为昏暗时,可增加饱和度高的鲜艳色彩,形成视觉的焦点。当拍摄现场色彩单调时,可适当使用小块的明亮色彩进行搭配,例如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能使色块从整个画面中突显出来,形成视觉中心。在新闻短视频拍摄中需要本着适度原则,尽量保持现场原貌,不可偏离新闻的本质,带有过多的加工痕迹,必须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1.3 光源运用技巧

不同的光源可给予画面色彩不同的表现形式。正面光的运用可以将整个画面打亮,侧光的使用构建画面的层次感,还有背侧光、逆光、顶光等。相同的颜色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官,合适的光源选择并辅以色彩将新闻的内涵充分的表达出来,尽可能的营造出新闻主题的氛围,创设出新闻情境,形成新闻与受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常见的人物拍摄手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色画面,正面光突然亮起,直接照射在新闻人物的面部,形成画面的震慑感,吸引受众的目光。

1.4 动静拍摄技巧

新闻短视频强调的是短,时长在5min~30s之间,需要在短视频拍摄时做好画面层次关系的处理。其中,镜头语言是构建画面的关键,像推拉镜头从远至近拍摄,或者摇晃镜头从左到右拍摄,移动镜头动态连续拍摄等,通过进行画面景别、动静关系的处理使受众通过画面的变化了解新闻现场环境。

1.4.1 “静”拍摄

新闻画面的内容在选择拍摄过程中要构建画面中心,完成递进关系的处理需要恰当的运用拍摄的“静”“动”处理技巧,将静态和动态进行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控。静是指镜头保持不动,固定画面的框架,保持动态的是画面中的内容,像新闻人物在画面中走动,各新闻要素在固定的画面框架中移动。静拍摄出的画面具有沉稳、庄重的视觉感受,对受众进行心理暗示,适用于不同题材新闻的拍摄工作。

1.4.2“动”拍摄

“动”是指拍摄时进行镜头的推、拉、摇、移,拍摄出动态、持续性的画面,合理充分的运用镜头进行全景、中景、近景、远景画面关系的处理,左右摇动画面,环视新闻现场的四周。还有就是移动镜头,该镜头融合了推、拉、摇的镜头运动,注重动拍摄手法的综合运用,对于拍摄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移动镜头要匀速且有规律,镜头位置转换灵活,画面稳定流畅变化,也可注重画面动感的营造[2]。比如,为了提升画面的真实感,镜头急促颠簸移动,给受众的感觉是拍摄者肩抗摄影机跑动。拍摄镜頭选取不同的动作方式可拍摄出不同的空间结构,但是画面的动作不可过于急促,晃动过于剧烈会造成受众的眩晕感,甚至是看不清画面中的内容,要做到动中有静,视觉中心稳定,保证受众对新闻的认知。因此,在采取“动”拍摄过程中可使用摄影机稳定器,保持拍摄画面的流畅,避免画面晃动问题,常用的有手持稳定器、三轴稳定器、背心稳定器等,为摄影机动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剪辑技巧

新闻短视频制作在融媒体的影响下,对于新闻制作的实效性、真实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新闻短视频的体量小、内容精炼、时间短,符合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满足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要。新闻短视频剪辑是体现新闻内涵和提炼新闻主旨的重要过程,将拍摄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剪切,然后配以图片、文字、人声、音乐等,提升新闻的连贯性与可看度,为受众呈现出高品质的新闻影像作品。

2.1 剪辑风格

新闻短视频剪辑需根据新闻的题材,剪辑出相应的新闻风格,打造出具有艺术风格的作品。剪辑的风格也是新闻短视频媒体风格的体现,兼具传播载体的特点。新闻拍摄运用的是镜头语言,而新闻剪辑运用的是创意与设计,以此来打造良好的品牌辨识度。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频为例,总体形态以短视频为主,因其展现出的真实权威、生动鲜活的剪辑风格,被称之为短视频的“国家队”[3]。

2.1.1 剪辑关键点

就新闻本身而言,要求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在新闻剪辑过程中仍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新闻的内容把握好剪辑的风格,以展示出媒体新闻制作兼具艺术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剪辑是对拍摄新闻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有侧重点。例如,时政类新闻的剪辑,剪辑风格需严肃、庄重、客观,并充分有效利用短视频的时长将新闻内容完整的传递给受众,保持时政类新闻的权威性。如果是娱乐新闻剪辑,应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注重剪辑轻松、欢快、生动、鲜活风格的运用。在新闻短视频剪辑风格的运用中还需注意新闻栏目的定位,灵活运用各种叙事方式,赋予新闻别具一致的栏目风格,增强其辨识度。

2.1.2 把控好新闻节奏

新闻短视频的节奏具有引导和带动受众情绪的作用,在新闻视频剪辑过程中通过新闻画面的切换、景别的调整,以及画面转换速率的控制等方式,构建一定的新闻节奏。时政要闻类新闻短视频节奏应以平稳为主;民生类新闻短视频节奏的运用更为灵活,根据新闻的内容可采用紧张、轻松、缓慢的节奏风格。在新闻节奏把控中,要注重受众的观看体验。新闻节奏过于缓慢将打消受众观看的兴趣;节奏过快受众跟不上事件发展,注意力会被转移;高度紧张的节奏又会使受众形成疲劳感。所以,把控剪辑节奏非常重要,需要在剪辑过程中对画面、同期声、新闻解读进行适度合理控制,循循渐进,环环相扣,层层有序的推进新闻内容,提高新闻短视频的可看性。

2.2 声音

不同声音的运用是新闻短视频的一大特色,与拍摄的新闻画面相结合,使新闻更具真实性与说服力。其一,使用音乐烘托来新闻氛围。以莒南融媒体中心两会期间的新闻短视频宣传为例,整体以大气宏伟的背影音乐为主,增加画面的震慑感与庄严性,于受众中形成情感激荡。其二,在剪辑过程中适当的保留现场声音。新闻现场的人声与环境音往往最能打动受众,给有限的新闻短视频时长增添一抹亮色。由于新闻短视频受到时长和时效的限制,在剪辑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現场声、配音、配乐的运用,通过渲染新闻的情感,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受众最大化的情感共鸣。

2.3 提示字幕

新闻短视频的时长较短,有时无法完整的完成新闻内容的传递,使用提示字幕可进行新闻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合理的采用提示字幕进行补充,可以引导受众关注新闻内容中的细节。提示字幕具有修饰、解释、引导的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字幕版式与画面的协调性,根据新闻内容的需要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添加提示字幕。

2.4 特殊画面处理

在新闻剪辑过程中还涉及到特殊画面的处理,主要是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一是新闻画面中有未成年人或是存在暴力场景,应采取马赛克处理;二是偷拍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新闻画面,需要进行画面的模糊处理;三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未允许使用自身的肖像,不得擅自使用;四是涉密工作者、法治类新闻中参与案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出于保护的需要应对其声音与影像进行处理。新闻短视频制作者应做好新闻内容与质量的把关工作,保护好新闻当事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 结语

新闻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在融媒体时代需跟随信息载体的发展,进行拍摄方式与剪辑方法的改进创新,并注重两者技巧的灵活、准确运用,以迎合融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于新闻短视频实效性、真实性、可看性、艺术性的要求。媒体工作者应制作出更多精良的新闻短视频作品,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拓展新闻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实现新闻短视频制作的传播价值。

引用

[1] 于晴波.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制作新闻短视频的思考[J].记者摇篮,2021(8):86-87.

[2] 沈千炜.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传播策略——以央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4):14-15.

[3] 王雅贤.新闻短视频的基本要素和制作要点[J].新闻与写作,2020(1):103-106.

作者简介:葛成利(1981—),男,山东临沂人,本科,专业技术中级(编辑系列),就职于莒南县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技巧受众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提问的技巧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