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字的意义演变

2022-05-30张恩榕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引申为住所义项

前人对“家”字的研究较多,但基本都集中在语法构式方面,虽有少量关于演变的研究,但是缺乏历时性和系统性。本文根据历史的几个阶段,把“家”字从先秦到清代,这每一个阶段中的每个义项的历时演变情况进行了梳理,从而考察“家”字词义发展的途径。

1 “家”字的本意与字形的历时演变

家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最早给“家”做出这样解释的是,元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周伯温,他在《六书正讹》中给出的解释说:“豕(猪的意思)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家”在商代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宀”(房屋的象形),豕为雄性,一种不强调性别,豕是豭的象形初文,家下半部分的豕字一般是画出猪的基本轮廓和线条,金文外面是屋,屋内有一只头向下的猪,周代金文以以这种简便的写法发展而来,一直到现在的“家”字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家的意思要从上古时代说起,“家”字下头是个猪,就和上古时期的男子一样,晚上到女子那里去住宿,黎明时悄悄离去,女子怀孕生下孩子,只知母亲,不知谁是父亲。所以古代先民创造"家"这个字,而它的本意,虽然是房子住所的意思,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的住所都可以叫做家,只有卿,士大夫的住所才叫“家”,一般人是养不起猪的,只有统治者(有封邑的人)才能养,正因为如此,只有统治者才有家,“家”是统治者的象征,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养的起猪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家也可以泛指一般人的住所了。

2“家”字在先秦时的意义

2.1 屋内,住所

(1)《易·杂卦传》:“家人,内也”。

《易经》的成书年代已不可考,笔者比较倾向于是在殷商末年,家人”即家中之人。也指在一家之内;序卦传说:“伤于外者必反于内,故受之以家人。”也有回家的意思。有一句话“女正位乎内”是说女子居于家内之正位,古代的家庭,男主外而女主内,女人是维系一个家庭和谐安定的必要因素,因为女子必须守正才对家有利,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家”的意思已经开始由屋内住所等本义引申为家中之人,再引申为家中女人。

(2)《周礼·小司徒》: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等土地授给七口以上人家,这样的人家可以胜任兵役和劳役的,一家有三人。

2.2 家庭,人家

(1)《孟子·梁惠王上》: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国语·晋语》:家半三军。

三军就指上中下三军人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个三军的数目,形容家庭人口众多。

(3)《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这句話的意思是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妻室,女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婆家。旧指父母盼望子女成家立业的急切心情。

(4)《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寡有者。

2.3 学术或艺术流派

《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的《荀子·解蔽》,现在各国的政治措施不同,各个学派的学说不同,必定有对有错,有的能导致安定,有的会造成混乱。

2.4 夫或妻

《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

这里的“有家”代表嫁人,有室代表娶妻,家和室的含义不同,室,实也,与我们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系,妇女管理氏族的所有事物和经济生活,丈夫居住在妻子家里,男有室可以理解为男性要有妻子的房子,所以古代“家”字代表男性的家,室可以理解为女性的家,室和家之分隐含了先秦文明的走婚现象,只是历史发展到父系社会了,女子随着丈夫居住,“家”才固定下来,这里的“家”和“室”也不单指夫或妻,也指夫或妻的住所。

2.5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1)《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孟子·梁惠王上》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2.6 朝廷

《吕氏春秋·贵卒》:争先入公家。注:“公之朝也”。

2.7 私家的,个人的

形容词,与“公”相对。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2.8 用来计算家庭或产业

先秦《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

家在这里是一个量词。

2.9 通“稼”稼穑

(1)《管子·侈靡》:弊也者家也。

(2)陶家事亲。

陶家,就是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就是指舜很勤劳,烧制陶器,种庄稼,什么活都干。

2.10 结婚成家

《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这句话的意思是趁少康还未结婚的时节,还留着有虞国两位阿娇。

2.11小结

从“家”字最初的字形来看,初文之义表示为人们在屋内养猪,指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本义具有名词的性质,属于实词的范畴。而后由本义引申出其它意义,且分出新的意义之后出现了新的词性。

3“家”字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意义

3.1 屋内,住所

《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意思是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此处的“家”就是本意,名词。

3.2 住宅、房屋

(1)《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

他的宅院和一户农家相邻。这里的家不但是“家”的本意,还引申表示为住宅,房屋。

(2)《史记·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好畤即今雍州好畤县,后以好畤田喻隐居耕种的田园。

3.3 古时对女子的尊称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家”读“gū”,大家是一种尊称,在宋元之际的《资治通鉴音注》:家,今人相传读曰姑。则大家者,宫中相尊之称也。

3.4 娘家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但暂还家。谢家来贵门。今日还家去。且暂还家去。

3.5 家财,财产

《史记·吕不韦列传》: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3.6 帝王或太子

《后汉书·马融传》:三家,三皇也。

独断天下无外,以天下为家。

3.7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伤寒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3.8 学术或艺术流派

(1)《前汉武帝纪》:表章六经,罢黜百家。

推崇六经,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尤其排除黄老之学。

(2)《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成一家的论著,这里的一家并非只是自己的学问意见,这里的一家是和百家相对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了秦汉时期,国家走向大一统,思想文化也趋向统一,这里的“一家”指的是让思想融合百家,文化也符合大一统的趋势。

3.9 治家

“以家為乡,乡不可为也。”这句话出自汉代管子的《牧民六亲五法》,此处的“家”是动词,意思是按照治家的要求治理乡,乡不能治好。

3.10 定居

《史记乐毅列传》: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

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

3.11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青青河边草》: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她曾经是常年卖唱的歌女,现在已经成了游子的妻子。

3.12 小结

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家”字词义与先秦时期的词义相比,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也有变化,如由结婚成家引申为娘家,又如由朝廷宗室引申为帝王或太子,和先秦时的学术流派的意思延伸出了很多相似意思如有某种身份的人或人家,还有患某种病的人。由住宅房屋延伸出了定居的意思。

4“家”字在唐宋时的意义

4.1 住所,家庭

(1)《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远行人。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意思是“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这句话出自宋代陆游的《鹧鸪天》,是说“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3)《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句话是说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4.2 饲养的禽畜

唐后五代齐己《野鸭》诗: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

我如同野鸭一般,却自有着家鸭所不可羡慕的自由。

4.3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

(1)《观刈麦》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这个田家也就是农家,种地的人家。

(2)《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4.4 私家的,个人的

《示儿》:家祭勿忘告乃翁。

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家祭,家里的祭祀。

4.5 安家;定居

《正志通》:家,居其地曰家。

《崔评事墓志铭》: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4.6 种,样

《秋雨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量词,芭蕉的叶子半青半黄,荷花的叶子却是碧绿一片。秋雨落在两种叶子之上,所发出的声音却是一样的,这里的“家”是量词。

4.7 夫或妻

《薄薄酒》诗之二: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这句话的意思薄酒最终胜过喝茶,丑媳妇不等于没有家。这里的家不是说丑妇没有家,而是说丑妇不是没有丈夫。由“家”引申为家里的人,到引申为丈夫或妻子。

4.8 朝廷

(1)《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地荒芜。

(2)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这句话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意思是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4.9 国家,都城

(1)《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所谓帝王的家就是国家的都城。

(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这句话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这里的家已经不但指国家的都城,引申为国家建国,有动词的功能。

4.10 小结

唐宋这一时期的“家”字词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词义基本保持一致,变化不太大,比如由大夫统治的食邑引申出国家都城的意思,开始进行家国连用,开始了家国叙事,朝廷经常用汉家代指,由形容词私家的,个人的,引申出家养的,以区别家养的动物和野生的动物,可以见得唐代在历史上的特殊性,部分义项来源明显具有直接继承的特性。

5“家”字在元明清时的意义

5.1 名词,本意

(1)《郑濂传》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

(2)《明史李东阳传》: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

(3)《书·皋谟》夙夜浚明,有家。

5.2 谦词,对别人称说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年长者

临川李侍郎书曝书亭集后云:“近世人诗文标目,于同姓人辄称家某人。考宋、元以前文字,皆无此称。

考察宋、元以前文字,都没有这种称呼和用法。清朝的朱竹垞先生答道:“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就是“家”字本来表达的意思,不能说古人无没有这种用法。称乎为家某人用法的泛滥,大约开始于明朝前中期。

5.3 家堂,家庭住所

《明史》家绘像祀之。

5.4 私家的,个人的

(1)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这句话出自明朝袁凯的《京师得家书》,意思是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2)《清平乐》:开遍琼花千万树,才入谢家诗句。

5.5 與国字连用,国家

(1)《明史李东阳传》:国家建都于北,仰给 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

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大都不是很小的原因。

(2)《杏花书屋记》: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

大约古代的君子,爱自己的国和自己的家。这句话的国和家意思是分开的。

5.6 古时对女子的尊称

元朝杂剧作家秦简夫《晋陶母剪发待宾》第一折:“守志韩门愧丈夫,世传清白是非无。治家严肃闺门整,文业堪同曹大姑。中直接将“曹大家”写成“曹大姑”。

5.7 量词:家户

水浒传: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

5.8 助词: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

《牡丹亭·慈戒》:女儿家甚做作,星辰高犹自可。

女儿家,说的是女孩子这类人。

5.9 助词,置于句中,相当于地,的,读 jie

大碗家宽怀畅饮

出自《西游记》,意思是大碗地畅饮。

5.10 另见 jiā语气助词无实义

《西厢记》: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5.11 小结

元明清这一阶段,家字的几个基本义项的使用变化不大,但多出了一些引申义,比如说谦词,对别人称说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年长者,笔者考察宋,元以前的文字,并没有这种称呼或者用法,笔者认为这里的谦称可能是由上一个朝代某种身份的人的演变的引申意义,又由家庭房屋引申为家堂,出现了家的大量虚词用法。

6 结论

“家”从本义开始,很快就用来表示家庭及处所等义。“家”字的词性经历了名词→形容词→动词→虚词,最后形成了从实词到虚词的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先秦时期“屋内住所”之义又被借代指各种与屋内相关的事物与人,如家中之人,家中女人,夫妇二人等意义。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字由结婚成家引申为娘家,又如由朝廷宗室引申为帝王或太子。

从上古汉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字的本义住所和引申义家庭的使用都是最为普遍的,上至殷商甲金文,下至后来的经史子集中都大量出现。家”字意义发展到两汉魏晋南北朝,该字的义项有增有减,变化不小。有的义项在逐渐消亡,同时,又增加了几种新的义项,此阶段家的动词意义增加,增加了治家和定居。再者,先秦时期“家”字的词性中就有量词了。

从唐宋到元明清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义项使用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家庭”的义项在诗歌、小说、散文这三种文体中都大量出现,再者唐朝诗歌的空前繁盛使得“家”字义项在诗歌中出现的频次也很高,还出现了一些崭新的用法,比如说谦词,对别人称说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者长者的用法,在明朝前中期得以广泛使用,用来祭祀的家堂等意思,还有之前的家国连用也一直延用至今日,将“国家”连用到一起,就指国家的意思也开始广泛使用。与中古汉语相比,元明清时期,实际上增加了几种虚词的用法,分别是量词家户,助词置于句中相当于地的,语气助词无实义。这两个义项都相对比较特殊,而且使用数量相对较少,在前代和现代的各类文献材料中并不多见。

“家”字的意义发展到了明清阶段,其意义已经基本完备,现在家的一些常用用法也基本是从古代流传出来的,单独从句子的语义表达方式来看,明清时期已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趋于一致,尤其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表现的更明显。

7“家”字的选题意义

语言必须利用词义来反映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这是作为语言最基本的需要。唐代的家国连用,将政治思想和个人抱负完美结合,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隐含了宗法制的意味,也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家字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蕴含着深厚的汉民族的文化心态和中华民族强烈感情色彩。家意味着归属感和安全感,是带给我们温暖的地方。“家”字不仅记载了汉民族的物质轨迹与文化轨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逐渐虚词化,意义变化多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主题,也是笔者选择这个字的意义。

作者简介:张恩榕(1998—),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引申为住所义项
Love in shoes 鞋中有爱
住所与居所的区别是什么?
兔死狗烹
神奇汉字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住所
Enhanced Precision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