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守兰:绽放生命之花,点亮心灵之灯

2022-05-30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班级家长

“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甚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孩子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张守兰深感责任重大。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走向卓越,是她坚守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向着明亮的前方,扬帆起航,是她努力的方向;为学生遮风挡雨,披荆斩棘,是她肩上的责任担当。

用心浇灌,让孩子开出生命之花

“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美好的向往;让每一个孩子在下午放学时,对校园充满留恋和不舍。”是张守兰从教二十一载作为教师最朴素的梦想。

“放老师摩托车轮胎气,锁老师的车,上课随心所欲,学生调皮、搗蛋”这是张守兰在接手这个乡镇中学初三班级之前从其他人口中听到的对学生们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曾让张守兰胆怯和退缩,但在真正接手这个班级之后,她放下内心的害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用自己的行动努力温暖和感化学生。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她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善良,之所以出现调皮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叛逆思想和过去说教式的教导。因此,张守兰转变教育方式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们,关注孩子们的需要,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不以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不以是否听话来评判他们是否优秀,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眼中有学生,心中有人。班级的情况在张守兰的带领下逐渐好转,她和学生的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直到现在,她仍能在每年的教师节收到来自这个班级学生的问候。

“做一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家长、能够用心爱每个孩子的老师。”张守兰表示。入学时躲在妈妈身后哭泣不愿入校园,课堂上坐在座位找不到书,两周时间都没有学会拼音“aoe”的一位学生,时常让张守兰感到头疼。为了解学生的情况,她多次进行家访,和他的父母进行交流,与家长共同商量学生的教育问题。经过张守兰的不懈努力,这名学生进步飞速,在短时间内由最开始的完全不会到会几个拼音和生词,再到基本掌握,这让张守兰自己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她在班上大力表扬了这名学生,同时还奖励了他几颗糖果。从那以后,张守兰的每一堂课,她都能看见那名学生亮晶晶的眼睛和高高举起的小手。张守兰的鼓励让他逐渐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喜悦,渐渐的,他能够抬起眼睛看着老师说话,能够大胆地和老师交流,再到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一点点的进步都让张守兰感到欣慰和高兴,也让她更加坚定不要放弃每一个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或许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或许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只是有的会开得早一些,有的会开得晚一些,但只要用心浇灌,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都会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花。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付出,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努力。“线上、线下并行,全方位‘关照模式”是张守兰为号召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做出的努力。微信群是张守兰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平台,她不仅在群里发布信息,还会传递每周一信,和学生家长交流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与他们共读分享《正面管教》等经典教育书籍的内容,向家长们传递好的教育方法,以供家长学习和运用。除此之外,张守兰还积极开展“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述教育故事和课程内容。随着交流的深入,不仅老师了解了更多学生的情况,家长们也逐渐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多彩读写,为学生点亮心灵之灯

“一个人不能改变整个世界,但是他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阅读就是在内心搭建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安放自己的灵魂。”张守兰表示。为此她积极创办各种班级阅读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沐浴晨光,孩子们以诵读唤醒美好一天。朗朗读书声,孜孜勤学影,悠悠语文韵,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刻,校园里都能听到张守兰班上孩子传来的诵读之声。“晨诵不是为了某一天在试卷上与某首诗、某篇文相遇,而是为了丰盈孩子们的生命体验,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张守兰表示。她会根据要学习的单元内容和生活的需要选择学生每天诵读的内容,如在教学单元主题内容为“革命岁月”时,她选择了革命诗歌《他在中国变为尘土》《死亡也不能战胜》来让孩子们朗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平的内涵,更加懂得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做班报时,孩子们遇到了重重阻碍,内心受挫,她就选择《信念》这首诗,结合孩子们为班报加班到深夜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班级诵读讨论,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不惧挑战。

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班级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充盈心灵的地方,也是张守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密匙。建立班级图书角,选好图书管理员,让爱阅读的孩子有书可读,让不爱阅读的孩子受环境的熏陶,逐渐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是张守兰为学生开启阅读之路的实践。在图书角的基础上,她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先向孩子们推荐要阅读的书籍,让孩子们在课后进行阅读,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问题的解答,让孩子们对整本书有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过后再让学生完成一篇阅读体会,将书中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充盈自己的灵魂,那么这本书的阅读要求也就达到了。

张守兰创设评价机制,为学生阅读推波助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张守兰为此时常思考如何激励学生阅读。创建“阅读存折”是她做出的重要举措,张守兰为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发放了一个“阅读存折”,让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读书心得,可以是读后感、思维导图、图画等各种形式。她会将读书心得都收集起来做好登记,并进行质量审查和评价,等到学期结束,就把每一个孩子的读书心得分别装订成册,根据他们阅读卡上的数量和质量评选“阅读小明星”,并给予奖励。等到一年结束后,再举办“我和阅读来比高”的活动,回顾自己一年的阅读历程,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收获感,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举办多彩活动,促进学生写作,也是张守兰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促成学生多阅读的过程中,张守兰还注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亦然,熟能生巧,写作难,写着写着也就不难了。”张守兰说道。“班级循环日记”是她在发现班级学生写作水平不高时做出的提升孩子们写作水平的举措之一。最初的“循环日记”是没有什么要求的,本着能写出来的原则,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或事,审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源头和素材。通过在写作中逐渐提升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除了“班级循环日记”之外,班报设计、说写课程等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写作、爱上写作、能写好作文了。

推己及人,张守兰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在从教过程中也不断地学习,加入新网师,选修课程《教师阅读地图》和《整本书阅读》,跟随名师学习各种理论书籍、文学作品、绘本故事等,利用假期听名家课堂……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她用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们努力成为的样子,不断地活出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张守兰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用心爱每一个学生,陪伴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严中有爱,不以分数为唯一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是张守兰心目中一个老师该有的样子,也是她希望自己的样子。未来她也仍将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坚守着、实践着……

GOOD TEACHER

张守兰

山东省莒南县第一小学教师,先后荣获县优秀教师,全国“新教育种子”感动20佳,全国“新教育种子”勤学20佳,“新孩子教室”优秀教师等荣誉。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