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席杨 播种希望,收获希望

2022-05-30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22年9期
关键词:镇赉县少先队学校

李菡丹

33年前,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了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希望工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高度评价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3年来,希望工程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如今,大家熟悉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等受到希望工程帮助的孩子们,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的在读大学。曾经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坦途镇宝洁希望小学读书的席杨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如今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她说:“我要把希望的种子继续播撒在这片热土上,守候更多儿童茁壮成长,期待收获更多希望。”

她期盼自己像小鸟一样飞翔

吉林省白城市鎮赉县坦途镇坐落于吉林省西北部,有着“中国白鹤之乡”的美誉,镇赉县在2019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1990年出生的席杨就在这里成长。她是西明嘎村人,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靠种玉米、养牛羊为生。

席杨说:“我出生的时候,家里住的是土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小时候,每到农忙时,父母都早出晚归,去地里干农活。我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打扫房间,洗菜做饭,等他们回到家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从小就乖巧懂事的席杨让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下决心不管再苦再累,也一定让闺女多读书,供她上大学。“我的父母能吃苦、特勤劳,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就住上了砖瓦房,我家是我们村里第一批盖砖瓦房的。”席杨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说话声音不免有些哽咽,在她心中,父母就像一座山让她依靠,父母的爱就像江水源源不断。

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席杨一直在离家100米的“村小”上学,教室是一排平房,下大雨的时候,教室里下小雨,刮大风的时候,教室里刮小风,不大的教室里摆放着几张旧长条桌和长条凳,两三个孩子挤着坐。“村小”不仅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也有限。一个年级有一个班,一个班只有十来个孩子,全校一共就有几位老师,每位老师负责几门课。

席杨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知识能改变命运。课间,她最喜欢的事就是趴在窗边看湛蓝的天空,看高飞的小鸟,她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像小鸟一样飞到外面去看世界。

希望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上五年级的时候,席杨和同学们来到离家5里地的坦途镇第一小学校上学,学校还有一个名称——宝洁希望小学。

二层教学楼,窗明几净,教室里有大黑板,单人桌,单人椅。学校体育器材齐全,大到电钢琴、篮球架、排球架、足球架、乒乓球台等,小到羽毛球、跳绳、毽子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有图书室,里面有很多图书。一个年级有四个班,一个班有三四十人,老师多了,学的科目也多了,到六年级还增设英语课。这一切都让席杨和同学们欣喜、雀跃。

“我们农村孩子每天单程要骑5里地上下学,中午回家吃饭,一天得骑两个来回,一共20里地,冬天下大雪就走路上下学。东北的冬天非常漫长,遇到大雪天气,我们要起很早去上学,脚踩在厚厚的雪地里,雪能到膝盖那么深,的确很辛苦。但是,我们依然很开心,作为农村学生,我们能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啊。”席杨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席杨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希望工程”这四个字的含义。她感慨:“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外宣布:面向海内外募集捐款,设立基金,开展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活动。从此,希望工程拉开序幕。那时,我还没出生。没想到,12年后,我就在希望小学上学,深受希望工程的帮助。这份无私的大爱始终激励着我奋勇前行,努力学习。”

在中学阶段,老师们对席杨的评价是踏实好学、努力勤奋,父母眼中的她依然是乖巧懂事、认真求学。“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上中学时,有一年冬天很冷,妈妈出‘巨资给我买了一件羽绒服。当时,同学们很少有人穿。我想,有这么多的爱温暖着我,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回报父母、老师、学校,致敬希望工程。”

2009年高考,席杨由于紧张在考场上没有发挥好,成绩不如平时,考入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初等教育英语专业。“我一直很想考师范大学,理想就是当一名好老师,也很喜欢英语专业。但是没想到,入学后我发现学校的环境和条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我又苦读了三年,一心考专升本。”

她在希望小学守候着希望

2012年夏天,席杨大学毕业,不仅考上了专升本,同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家乡的特岗教师。何去何从,她有些犯了难。最后,父母的一句话让她的眼前豁然开朗,“回来吧,这里的孩子们需要老师,你回来上班离家也近,我们每天都能见到你,多好”。就这样,她毅然回到家乡,走上特岗教师的岗位,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席杨先是在镇赉县五棵树镇中心小学学校任教,2017年3月,调转到母校——镇赉县坦途镇第一小学校任教。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她担任数学老师、班主任,压力很大。她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备课讲课,作业面批面改,有针对性地教学。她还积极做到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习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她总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查漏补缺,及时总结。

给席杨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小晶的学生,“她的家庭关系有一些复杂,因为种种原因,小晶跟随继父的母亲一起生活”。小晶之所以引起席杨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其他学生都有家长接送,而小晶每天自己要走十几里路上下学。有一次,正好赶上雨天,小晶没有带雨伞,当雨越下越大,她加快了步伐,瘦小的身影在大雨中显得尤其孤单、可怜。席杨开车路过,看见小晶后立刻停车,喊她赶紧上车,小晶却坚强地说:“老师,您先走吧,我没事儿,我怕给您的车弄脏了。”席杨急忙说:“没关系,你淋了雨会感冒的,会耽误上学的,赶紧上来吧!”这一路上,席杨一直在鼓励她,给她讲道理,父母不在身边,一定更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小晶听了这番话后,眼泪一直在眼圈里打转,感激地冲席杨点点头。平日里,席杨看她的生活条件实在很差,也会尽最大努力给她生活上一些帮助。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是教育的归宿。席杨坦言当班主任的7年时光是美好而难忘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她始终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与学生和家长都以真诚相处。同学们都说她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席杨将此视为“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2019年8月,席杨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于是她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学生的一颗心脏,只有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才代表着成长的茁壮。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力求准确把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以各大节日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给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每个孩子在体验中磨练、成长,培养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席杨积极开展少先队各项工作。2019学年度学校五年一班在少先队大队部优秀中队评比中获得20次流动红旗,被评为动感红旗中队;2019年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参见吉林省少先队云队课“百校百优”活动,在学校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每班级选择一名学生朗读;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习、爱生活的教育……

2020年寒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人们的生活,席杨负责学校外出师生的摸排、返回师生隔离、返回师生体温监测、上报体温监测结果、校园内消杀、防疫物资管理、师生请假报备等工作。由于疫情是动态的,所以每天向有关部门报告的表格也随之变化,但是她总是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排查。当时正值假期,而且学生和老师的基数大,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排查工作并不容易,有的老师和学生微信回复不及时,她就逐一打电话联系。

对于省外返回的师生员工,学校要求第一时间派人去交接,于是席杨便穿着防护服开私家车去交接口,把学生安全送到家进行隔离。对于居家隔离的师生,校医每天进行温度监测,也由她整理汇报给上级。2020年,席杨获得镇赉县防疫先进个人奖,并在同年8月参加了白城市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秀奖,2020年年底被评为白城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时光荏苒,如今席杨已经任教10年,曾经教过的学生都已经长大成人。她说:“希望工程自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一个追求,那就是帮助农民的后代有书读、读好书,提升自身克服困难、抓住机会的能力,获得积极发展。这也是我的追求,我热爱我的事业,热爱我的学生,我愿意把这满腔热情都献给三尺讲台。看到学生们的每一步成长,我都感到非常欣慰,很有成就感。”

猜你喜欢

镇赉县少先队学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吉林镇赉县机械深松整地的实施效果
吉林省西部水稻耐盐碱优质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学校推介
镇赉大米跻身电商平台初战告捷
打造沼气示范村 服务新农村建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