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帅磊 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一带一路”

2022-05-30赵汉琪

中华儿女 2022年9期
关键词:老挝水电水电站

赵汉琪

山水相连,因水结缘。美丽的澜沧江宛如一条丝带,把中国和老挝紧紧相连。今年,是中国三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简称“中水电公司”)进入老挝的第26年。26年间,中水电公司积极参与老挝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建设,点亮老挝万家灯火,助力其成为东南亚清洁能源的“蓄电池”。

一个个精品工程,汇聚着建设者奋斗的汗水,也见证着中老人民的深厚情谊。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勇于创业、敢闯敢干的青年人的汗水,中水电公司柬埔寨国网新源国际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帅磊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关键岗位上挑起大梁,脚踏实地、勇挑重担,在攻坚克难中与企业同风雨、共成长,在奋斗中展现青春风采。

为水电站大坝“把脉问诊”

1988年,何帅磊出生在河南宝丰县,是地道的农民的孩子。家中兄弟姐妹四人,排行老三的他从小成绩不佳,父母曾想让他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给家庭分忧解难,可没想到,他的命运在初中时发生了转折。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让大家读音标,明明读对了的何帅磊却因“差生”的头衔被老师批评,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从那时起,他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努力和天赋,使得何帅磊一路从“差生班”读到了“尖刀班”。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何帅磊被一所普通本科大学录取,心有不甘的他决定复读,向更高学府发起冲击。2008年,他再次参加高考。当年,河南省高考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98.8万人,居全国首位,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帅磊终于突出重围,如愿以偿考入国家重点“双一流”院校——河海大学,进入测绘工程专业就读。四年后,成绩优异的何帅磊被保研至本校的大禹学院涉外工程管理专业,继续深造。

2014年10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何帅磊来到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经过半个月培训,他被分配到企业管理部,不久之后,他便踏上了去往老挝的旅程。对于老挝之行,何帅磊充满期待。在读硕士期间,他就对职业生涯有了清晰的规划——出国做国际工程。“一方面想看一看广阔的天地,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也想多挣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何帅磊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却将家中四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孩子有出息,父母自然高兴,但家中的经济压力也可想而知。“工作后,不想再花家里一分钱了,要自己努力为今后生活打下基础。”他说。

何帅磊在老挝的第一站是首都万象,因前任同事准备回国,他在项目公司的综合事务部负责临时交接过渡工作。何帅磊戏称自己为职场“小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两个月的时间,他逐渐理清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的相关工作,同时也熟悉了党群党建、后勤保障、物资采购等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过渡和交接,也为自己日后在项目公司的综合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个月后,何帅磊来到了南立1-2电站项目枢纽管理部。这个横亘于南立河上的水电站,是三峡中水电在老挝开展的首个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项目,该电站总装机100兆瓦,自2007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下閘蓄水,2010年8月1日投产发电。平稳运行的10余年间,电站累计发电超过50亿千瓦时,有效增强了万象和中部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发电的同时,还依靠其超过14亿立方米的库存容量,对河水实施动态调节,有效解决了当地的防洪问题,确保下游安澜。2020年,南立1-2水电站投产发电10周年之际,老挝政府授予电站国家级“劳动奖章”。

来到项目一线,何帅磊负责大坝及水工建筑物的变形、扬压力、渗漏和近坝库岸滑坡体的安全监测及运行稳定性状态分析。他介绍,大坝、引水隧洞等水工建筑物里都埋有测量仪器,有些测温度、有些测压强,要定期用仪器测量、采集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出现异常数据时,要及时判断、处理,为大坝“把脉问诊”,保障电站安全。

何帅磊也曾经历过少有的“惊险一刻”。2015年10月,当地的汛期进入尾声,按照往年统计的数据,10月初汛期基本结束,但当年10月10日夜里10点,受突发台风影响,偏偏又来了一场大雨。当时水库水位已经接近警戒线,大坝所承受的压力瞬间增大。雨夜的11点半,他刚结束加班,正准备从厂房回营地,突如其来的雨势令他心头一紧。“大坝坝体为土石坝,如果水库蓄满水漫过大坝,可能会存在溃坝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得尽快开闸泄洪!”正站在厂房门口思索的他,突然看到有车辆灯光向厂房靠近,原来是电站生产副总和运行检修部同事。最终在公司领导指挥下,电站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环境部利用巡逻车高音喇叭去下游通知村民及时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枢纽管理部利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做好水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运行维护部到溢洪洞操作闸室待命,随时准备开闸泄洪,好在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仅持续了六七个小时。开闸泄洪后,大坝水位恢复正常。

在项目一线虽然辛苦、惊险,但何帅磊很喜欢现场的氛围。电站的营地都是永久性建筑,住宿条件比较好,有中国厨师做饭,随时能吃到家乡的味道。项目现场有很多老挝当地人,以老挝最高学府——老挝国立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居多,何帅磊跟他们关系很好,还学了不少老挝语,能够进行简单交流。每逢当地节日,他们都会邀请何帅磊去家里聚餐,大家用简单的中文、老挝语交流着、歌唱着,每每这时,何帅磊都能体会到家一般温暖的氛围。在此期间,何帅磊还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初到老挝时结识的同事,如今成为了他的妻子,二人在2016年步入了婚姻殿堂。

在南立1-2项目现场历练两年半后,2017年,何帅磊又回到位于首都万象的老挝分公司,在工程管理部任职,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当年10月,中水电在老挝以BOOT形式建设的第三个水电站——南公1水电站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老挝最南部的阿速坡省南公河上,为老挝、越南、柬埔寨三个国家的交界区域,总装机160兆瓦,总库容6.51亿立方米,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何帅磊这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负责该项目与老挝能矿部的沟通和联系,以及与当地能源管理司、能源经济司等项目监管单位对接。

2020年3月,老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建电站、运营电站全部封闭式管理,老挝全境进行了严格封城管理,这给何帅磊的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口的钢筋水泥等土建施工材料、混凝土拌合、运输和浇筑设备、闸门等金属结构以及发电机组等机电设备,根据投资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可以列入免税清单,节约大量成本。按正常流程,何帅磊在整理完免税清单后,需联系当地能矿部、计划投资部、海关总局等部门批复,这样货物入关时,经海关核查无误就可以直接放行。恰好在这个时间节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工程进度,需要抢工期,而免税清单办理不下来,设备和材料都无法进场,加之各地防疫管控严格、出行不便,使得这项工作难上加难,何帅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困难再多,也要迎难而上。他找到一位居住在万象当地的老挝同事,借助他进出相对自由的优势,两人一起合作,何帅磊负责完善书面材料等基础性工作,由老挝同事外出与各个部门沟通,一点点艰难推进,最终顺利按时完成了相关工作,保障了工程进行。

新挑战,新征程

2020年8月4日清晨,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何帅磊走出了老挝分公司的大门,他即将离开老挝,奔赴柬埔寨,开始新的工作。

“当时心中既有不舍,又有几分期待。”不舍的是,要离开奋斗了6年的地方,离开关心爱护他的领导、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相敬如宾的妻子;期待的是,柬埔寨有他新的使命和梦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心怀这般初衷,他来到中水电柬埔寨国网新源国际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国际水电公司”),续写青春新篇章。

沿着柬埔寨4号国家公路,从首都金边向南驱车115公里,就可直接到达基里隆。在柬埔寨语里,“基里隆”意为“美好的山”,这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热带的旖旎风光,加之数百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让这里成为柬埔寨的旅游胜地。从基里隆镇向南20公里,穿过一片原始森林,基里隆I、III水电站就坐落在这里。

基里隆I、III水电站是国际水电公司下辖的两个水电站,这两个电站本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营,2020年由三峡集团接管后,按计划,项目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接工作。在工作组组长王江带领下,何帅磊等6人组成先头工作小组,来到柬埔寨,准备接手艰巨的交接工作。其中何帅磊作为“金边三人小组”成员之一留在金边负责对接国际水电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罗厚将等四人(“电站四人小组”)奔赴基里隆水电站负责对接现场安全生产和运行管理等。能否按照时间节点全面接管国际水电公司,实现基里隆I、III水电站平顺交接和自主运行,是摆在工作组面前的最大挑战。

此外,摆在工作组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要与时间赛跑。由于两个电站原运行队伍计划12月31前全部撤离,而国际水电公司自主招聘的23名中方人员因疫情滞留境内,这对工作组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人员无法提前进场,交接工作就无法开展,更谈不上实现自主运行的目标。为了解决人员进场问题,何帅磊主动出击,与中水电老挝分公司、亚洲业务部协调,最终分两批完成14名中方外聘人员的进场工作,为实现基里隆I、III水电站平顺交接和自主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间紧,任务重,“金边三人小组”成了“拼命三郎”,他們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有时一直工作到凌晨12点,在办公室未解决的问题,经常要回到宿舍继续讨论。当时的住宿条件十分有限,三人只能挤在一间约15平米的陈旧卧室,狭小的空间并排放了三张床,一不留神翻个身还会“亲密接触”。苦中作乐的何帅磊笑言,“这种条件还令工作探讨、交换意见更方便了。深夜时分没有外部打扰,大家探讨起来更有灵感,效率更高。”

正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组探讨国际水电内外账差异大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如何快速合规地完成电站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讨论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纳税申报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使得很多工作事半功倍。

“金边三人小组”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国际水电公司境外股东、董事及公司章程等事项的变更工作和账户银行预留印鉴签字信息变更工作,确保国际水电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国际水电公司做好月度、年度纳税申报工作及外账建账等工作,降低国际水电公司税务风险,为在柬合规合法经营提供了保障。

在此期间,工作组还发现了重大遗留问题——基里隆I、III水电站四台机组及附属设备年久失修,机组设备密封失效漏水,机组带病运行。当时恰逢雨季,正值汛期发电的高峰期,面对机组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保安全还是保生产成了两难选择。“如果停机就发不了电、挣不了钱,另外根据协议,当地政府还要罚款,经济损失很大,但又面临着巨大安全隐患”。经过深思熟虑,工作组最终选择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多生产发电。在谨慎评估了安全隐患后,工作组在漏水部位加强了监控、巡查,又增加了大功率的排水泵,保障安全。在组长王江的领导下,何帅磊主动与电力公司主要部门和关键人员建立联络机制,与国家调度中心进行电力调度沟通,在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上网电量。最终,两个电站不负众望,成功完成雨季发电重任。

雨季过后,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完成两个电站四台机组的大修工作。2020年10月至12月,何帅磊克服招采周期短、招标文件编制任务重等困难,协助工作组通过国际有限招标方式,完成四台机组及附属设备A级检修项目的采购工作,为2021年1月机组大修做好充分准备。

2021年1月1日,国际水电公司正式进入自主运行期,头等大事就是按照柬埔寨电力公司批准的检修计划,在1月至5月顺利完成两个电站四台机组的大修工作,为实现2021年发电量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但随着柬埔寨“2·20”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的暴发,当地各地区疫情管控措施升级,电站所在区域增设多道关卡,导致承包商无法进入水电站现场开展检修工作。为了不影响检修工期,在组长王江的牵头组织下,何帅磊积极与柬埔寨电力公司进行沟通,一方面争取更多的检修时间,另一方面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解决检修承包商进场难题。通过多次交涉和沟通,电力公司最终同意延长基里隆III水电站机组恢复发电的日期,为机组检修争取了宝贵时间。与此同时,在当地县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省政府下发“通关文牒”,同意检修承包商进入水电站现场继续开展检修工作。最终,两个电站四台机组及附属设备顺利完成检修任务,按时并网发电。

除此之外,在国际水电公司制度建设方面,随着老挝分公司管理职能调整和中水电公司新制度的陆续出台,何帅磊牵头组织国际水电公司各部门对经营管理类(43项)、电站生产类制度(若干)进行修编,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在经营管理方面,他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水电公司招标采购工作,累计完成空压机采购、纳税申报服务、四台机组A级检修等22项招采工作,为项目公司合规管理和电站安全生产提供绝对保障;在属地化管理方面,他紧紧围绕“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三方针,通过引进当地大学生、在华留学生等方式填补高级属地化人才空缺,为电站运行属地化提供保障。通过一年的努力,何帅磊带领综合事务部、运行检修部组织开展属地人员面试近40人次,最终成功录取了24名属地员工,为推进属地化进程添能加油。

经过一年努力奋斗,何帅磊和工作组成员圆满完成了国际水电公司2021年度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目标,两个电站均完成购电协议规定的PPA基础电量,并且实现超发,取得开门红。此外,实现项目工作人员“零感染”。

如今,国际水电公司各方面运营已步入正轨,何帅磊也有了新的职务——国际水电总司总经理助理。他来海外工作的初衷也早已变成现实——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本领,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有能力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青春年华最美好的8年时光,何帅磊奉献给了“一带一路”,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为核心的三峡精神也将一直激励着他赓续传承,奋楫笃行。

猜你喜欢

老挝水电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探讨
长江水电之歌
溪洛渡水电站
绿色水电认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