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电影《长津湖》融入高中地理思政教学的研究

2022-05-30魏然,梁彦庆,姚佳丽

关键词:长津湖高中地理教学电影

魏然,梁彦庆,姚佳丽

摘   要: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具备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电影《长津湖》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课例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地理课堂,通过将优秀电影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使课堂更生动,内容更鲜活,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体会了志愿军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地理教学;电影《长津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6-0043-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师将其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隐性道德教育。《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秉承多样化观念,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使用多种资源,了解、理解、驾驭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使教學具有开放性”。优秀电影资源具备教育性、艺术性、真实性等优势,将其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发挥地理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呈现了极寒天气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凭借钢铁意志奋勇杀敌的家国情怀。基于此,本文探究电影《长津湖》在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实施策略,以唤醒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以期促进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电影《长津湖》融合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体现

(一)感悟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地理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除了要教给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教师要善于从优秀影视作品中挖掘育人元素,从课程思政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电影《长津湖》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从地理位置来看,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两国边界地势起伏较大,以鸭绿江、长白山和图们江为界分隔,可作为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样区。从领土安全来看,1950年美军公然越过“三八线”,将战争的炮火烧到鸭绿江附近,中国政府协助朝鲜赢得战争胜利,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电影《长津湖》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在发挥育人导向作用的同时,能促进学生感悟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二)传承视死如归的红色基因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红色基因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电影《长津湖》中最核心的红色基因,诠释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十月份,长津湖地区已进入冬季,受1950年拉尼娜恶劣天气影响,该地区夜间气温低至零下40℃,志愿军战士被冻成了“冰雕”。教师展示“冰雕连”图片时,向学生讲解当时的天气条件,充分挖掘电影中的红色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促进电影《长津湖》与高中地理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利于学生传承中国人民志愿军视死如归的红色基因。

二、电影《长津湖》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地理情境,展现地理问题

课堂上创设地理情境,使学生深刻感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培养家国情怀。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选取电影《长津湖》片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该电影片段以客观、理性的方式回顾历史,通过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击败当时美国王牌军队“北极熊团”的场景,展现他们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基于短视频创设的情境,学生分享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随后教师提问长津湖的冬天比同纬度的北京寒冷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运用综合思维分析问题。

(二)深挖思政元素,培养家国情怀

教师需结合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选取具有“地理味”的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地理课堂,但应对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所取舍,而不是将所有内容硬生生“搬到”地理课堂中。如教师在讲解海气系统的异常变化时,向学生展示电影《长津湖》中“冰雕连”的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环境中埋伏坚守,化为保持着进攻姿态的冰雕。结合1950年气候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同时以英雄人物为榜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电影《长津湖》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理解海——气间水热交换的原因及方式,分析全球水量收支平衡及热量平衡,结合电影《长津湖》进一步学习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熟悉长津湖战役发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分析海——气水热交换的基本方式及过程;借助图表,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洋流、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结合电影《长津湖》帮助学生理解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难点在于学生如何理解拉尼娜现象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对“海——气相互作用”一节做出的教学设计如上表所示。

四、结语

在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本文选取电影《长津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益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囿于研究一部电影的局限性,电影《长津湖》与地理课程思政融合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不能展现地理思政的全部内容。为此,地理教师可优化和拓展教学路径,充分挖掘优秀影视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地理课堂,以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20.

[2] 林   悦,王   健,钱   伟,等.“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03).

【责任编辑 张雅璇】

猜你喜欢

长津湖高中地理教学电影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