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

2022-05-30张莉莉,李艳辉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学习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

张莉莉,李艳辉

摘   要: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是以学生活动为核心设计的,教材的结构呈现的是活动的不同部分。教材主题不是以道德知识、规范说理为重点,而是通过具有道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儿童生活的多重性、动态性,以“沉浸式体验”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儿童主动参与的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成为生活和道徳问题中的当事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沉浸式体验;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8-0061-04

一、细化课程内容,构建以“沉浸式体验”活动为基础开展的学科内容体系

我们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的,以学科核心知识为基础,尝试学科内、跨学科课程统整,使学习内容更加有价值、有意义、有结构,因此从五项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六个主题(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中适合开展体验活动的教学内容,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区资源、校园文化、学科资源、学生生活这四个拓展点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拓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沉浸式体验为基础,整体规划设置课程内容。

二、优化实施标准,确定“沉浸式体验”活动开展的原则

(一)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学习者的知识获取,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培养,需要小学生自发的、积极的思考,在问题的主动探究中锻炼思维能力,在深化体验中激发情感共鸣。

(二)情境生活化原则

在情景创设中,需要贴近生活,以小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个体化的体验获得自己独特的体会,从而构建道德思维、法治思维。

(三)团队合作化原则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练习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炼沉浸式体验活动实施路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活动为核心设计的,涉及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学生生活,以生活逻辑建构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所以我们在选择策略时要考虑儿童生活的多重性、动态性。以沉浸式体验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把教材静态内容变为有利于儿童主动参与的各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道徳问题和现实生活的当事人,让作为学习者的“我”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教材文字所例举的生活事件中的“我”的情感经历是交汇和融合的。

(一)路径一:以生活为基础,聚焦儿童认知发展,实现自我构建

1.课堂学习的起点有“我”。在教学伊始可以开展还原学生现实生活的体验活动,能拉近教材、教师、学生彼此间的距离,倾听到学生内心的声音。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2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这堂课,学生对环境的污染、垃圾的危害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如何将这种大的社会问题,引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当中来呢?上课开始,笔者让学生分享了自己课前调查的家庭一天产生垃圾的情况,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垃圾的产生、环境的污染不仅仅是别人的事,“我”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我”也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

2.真实的矛盾冲突有“我”。沉浸式体验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种探究要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社会生活中的情景,为学生“模拟”体验场,把握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冲突,让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第二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根据中年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和生活认知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关键词“公共秩序”。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中规则的意义,树立遵守规则靠自觉的思想,在共同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守规矩的人,因此教学的时候可以安排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活动一“说一说”:教师可请学生回忆自己去图书馆、电影院、过马路、排队买东西时是怎样做的。活动二“论一论”:教师通过课前调查,收集学生在上学、放学时的情景,引发学生讨论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违反了规则,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或家人在公共生活中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情况,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伤害,感受到“公共秩序”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三“演一演”,教师为学生创设“排队买餐时好朋友插队”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怎样在公共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3.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我”。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课本中的学习内容,而是要引领他们能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真实生活,为学生在课堂中模拟现实问题,让他们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中不由自主地置身其中,教师不是以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尊重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形成感情的共鸣,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2 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讓学生制作分级控制音量表,感受音量有等级,体验在不同的场合选择恰当的分贝说话,这是对别人的尊敬,是我们公共文明修养的体现,达到了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目的。

4.回归生活的践行中有“我”。在沉浸式体验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树立多种意识,培养关键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成就智慧人生。

(二)路径二:以体验为特质,聚焦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思维构建

1.在绘本中体会,强化道德和法治思维的形象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具体思维为主的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加了符合生活气息的绘本故事。绘本故事不仅仅是学习的支架,更是与人物对话的窗口。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情境创设,为话题讲授提供了很好的支架,在与绘本对话的情境中深入体会编写意图。我们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理清绘本与教学目标、正文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到绘本故事与课堂教学的连接点,确定课堂教学中出现绘本故事的时机。发挥绘本故事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引领其未来生活。绘本故事的出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绘本故事导入新课。用绘本故事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理解、思考、辨析。例如:一年级下册第 2 课中的《谁精神?》是让学生知道“精神”不仅指外表,更是指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精神状态,为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播放绘本故事《谁精神?》,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同学们一下子就联想到自己的“精神”时刻,带着期待与体验走进新知学习。

(2)绘本故事融合正文。在课堂教学中加大绘本的渗透力度,插入并融合正文教学的某一环节,引导学生辨析,起到辅助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例如:二年级下册第 9 课中的《爷爷家的洗脸水》是对教材正文的补充和丰富。绘本故事可以插入在第一话题“我很珍贵”之后,通过绘本故事让学生知道极端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了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起水资源危机的意识,以爱护水资源作为自觉行为规范。

(3)绘本故事拓展延伸。将绘本故事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源,拓展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用绘本中提示的做法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例如:二年级上册第12课中的绘本《声音》,用类比的方式讲述了我们要“小点儿声”的原因。本课的正文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保持安静的“居住环境”;而绘本故事则主要是针对正文进行拓展,体会保持“自然环境”的安静。引导学生安静地聆听绘本故事,用心地感受,在公共场合如果能坚持做到,就能走近了文明,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达成“我们小点儿声”意义上的认同。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培养道德和法治思维的深刻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沉浸式体验教学活动,将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道德问题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行还原,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角度看待问题,这就加深了他们的道德认知,提升了小学生在学道德、学法治方面的思维深刻性。

(1)结合学科资源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时,应当利用其他学科的渗透优势,把不同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契合点。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的融会贯通,纵观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从不同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挖掘相同的教育元素,设计系列体验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无处不在。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为例,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以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校生活”为主题的一组文章,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讨论这组文章体现了哪个方面的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再从“他人”的学校迁移到“我们”的学校,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增加对学校的亲切感、荣誉感、归属感。

(2)结合校园文化创设情境。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根本目的都是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综合素养,为日后顺利融入社会做准备,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脱离实际,只有通过实际的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意义所在。而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社会环境,学生能够通过校园文化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样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值得赞扬的?法律鼓励什么?禁止什么?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教材中的内容主旨为“无规矩不成方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遵守法则,其中的规矩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道德,二是法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囊括了團结友爱、相互帮助等道德建设内容,同时也会有法律内容,譬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周围环境等。这就是二者之间的融合点,使学生在课上接受理论知识的教育,课后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两者互相融合,互相辉映。

(3)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我们使用的部编版教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和信息载体。全国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在使用这套教材,教材呈现的内容是范例,为我们达成学科素养、制定教学目标、组织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不同地区、学校的差别很大,如果只是简单地再现教材,就会使我们的教学缺少针对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学情设计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生活情境,搭建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拉近学生与课本内容的距离,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提升道德与法治认知。

(4)结合社区资源创设情境。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将课程和学生带出教室,将学生放到现实的生活和社会之中,亲自去体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例如,六年级在学习法治教育专册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检察院、法院参观,感受法律的威严;可以聘请律师为学生讲授典型案例,从更专业的视角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法律维权,如何让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有条件的也可以开设校园小法庭,模拟感受庭审现场。通过系列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形成对法律的体系化认知。

(三)路径三:以情感为主线,聚焦课程专题建设,实现价值构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历史题材和国情教育也是主要内容之一。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历史类题材的文本内容,不能充分展示德育目标,只是单纯地将此作为历史知识进行教学,阻碍了学生历史情感的交流,对历史产生了片面了解,不能感受到历史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加上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历史题材文本教学的非专业性,导致课堂中总是不能抓住教育本质,教学表面化严重,不是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为单纯的理论课,就是将其变为历史课,无法体现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导向。

对于这一专题的教学,我们应该摆脱课堂的禁锢,以情为基础、以理为根本、以教材为主线,借助影视、报刊、书籍等多种资源,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加强对史实的认知与分析,感悟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分清是非与对错,从而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感。在组织上必须打破由教师一人主导的课程实施模式,开展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科教师、班主任、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专题活动。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虎门销烟》《长征》等历史题材的电影,制作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思维导图、时间轴,对其事迹进行展播,组织采访身边的抗战老兵,学唱爱国歌曲,走进“歌华营地”爱国主义展馆等等,引导学生了解先辈们走出苦难、复兴中华的艰难历程,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进而树立起自己的爱国志向。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学习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