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阶思维训练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2022-05-30洪菊珍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文言文核心素养

洪菊珍

摘   要:文言文由于特点不同,教学中教师应当先行一步,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文选资料,适度拓展阅读视野,为思维训练铺垫基础;提出精准问题,为思维训练创设情境;在课文留白处展开想象,为思维训练点亮火花,进行想象思维和言语表达的训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高阶思维;学习情趣;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8-0013-03

文言文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篇幅增加不少。文言文由于本身的特点,与现代文在词意和语法上差距较大,在教学中往往会偏向释文说意。然而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浓缩的精华,文字虽简短,所折射的内容却很丰富。教学中如果忽略了文言文中包涵的鲜活的文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就难以让学生吸收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精神积淀,就难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领略到中华文化之美就变为肤浅的认知,而不是感知。

周一贯先生曾经指出: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先行一步,提前阅读相关的文选资料,适度拓展阅读视野,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更浅易的文言文”,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哪些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使教学更高效更有趣呢?下面就谈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读文解字,为高阶思维铺垫基础

(一)熟读成诵,变拗口为顺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之一是: 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文言文因为特点不同,学生较难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就为文言文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但是多读,肯定是可以提高熟练程度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读”的训练。

一是文言文朗读要读通,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读通包括读音正确和在合适的地方停顿,在多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朗读时做到朗朗上口,不随意停顿。二是文言文朗读要成诵,这是文言文学习与感悟的基础。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问题的回答,但有时回答最准确的还是截取文本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诵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年级上册出现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就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是在熟读基础上实现的。教学这一环节时,可以设计先让学生借助书上标识的读音自己多读几遍。然后指名读,正音。除了读准生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几番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引导学生发现停顿的规律:一般在人名或是事物后面需要停顿,再进行强化迁移。之后通过去标点读,变竖行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读之后就自然而然能够背诵了。

(二)原文批注,变不知为初知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较大,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言,许多字词与现在表意不同,学生不能一读就懂,许多文言文在课文后都会附有注释,就是为现在学习理解文言文提供方便。学习文言文就要学会结合注释来正确理解词义,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注释的关注,把看不懂的文言文变为能初步了解大体意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读了这么多遍,这个故事讲什么弄明白了吗?那我来考考看

师:(圈出“尝”)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注释

师:你能借助注释来学文言文,真棒!

师:整句话的意思是……

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师:“尝”现在什么意思?

生:品尝,吃东西

师:是啊,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像“尝”这样的一些字的字义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这种现象就叫做古今异义。

师: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这种现象,你还发现文中有哪些字词也是古今异义?请你们找一找,把它圈出来。

生:像这样的字还有“竞走”,现代意思是一种体育项目,古代的意思是“爭着、跑去”,注释有这个词的解释。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之前仅有过二三篇文言文的学习经验。结合注释看似简单,却有很多学生是忽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回忆起这个重要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于古今异义的字,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图文结合,古今意思对比帮助理解,既发展了思维,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炼问题,为高阶思维创设情境

课标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就明确指向了阅读要有中心问题,而且中心问题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初读读准,再读读通,精读读懂。”通过分层次的读书活动,将文言文的学习逐渐深入,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理解、评价等思维能力引向高阶。教材中选取的文本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表现手法,都是值得反复品味。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提炼,达到对文本的理解、鉴赏,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文在人物语言上精彩绝伦,主客二人一人说得巧,一人答得妙,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幽默和风趣,感悟智慧少年的形象,这是本课的重难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慧呢?”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指导学生从语言、礼貌用语方面思考,学生展开了对文本的探究。学生1回答: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学生2回答: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也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样学生就做到了对《杨氏之子》课文的理解与鉴赏,才能达到高阶思维的训练。

三、留白想象,为高阶思维点亮火花

文言文的语言凝练却蕴意深长,就像中国画的“留白”。挖掘这些“留白”之处,进行想象思维和言语表达的训练,是文言文教学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又一个重要方法。

(一)根据时代,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

文言文中的故事发生时代距今久远,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这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还原当时的时代现状,还原故事发生的环境,能加深对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在当时的时代,小孩都玩些什么呢?在文言文中并未交代。此处留白就很适合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触摸当时的时代,去了解当时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在此处进行补充,让学生的思维不止停留在这个故事,更是延伸到了那个时代。

(二)根据个性,想象人物的具体表现

小學阶段的文言文以名人小故事为主,这些历史人物大多聪慧好学,个性十足。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揣摩人物,在留白处补充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的《铁杵成针》讲述的是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李白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大诗人,有关其人的资料极多。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李白的相关资料之后,在教学“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这处地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查找的李白资料来想象李白此时会遇到老奶奶时是怎样的神态?心里怎样想的?问了些什么?李白“感其意”,此时此刻,他内心又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这些细节适当地选择一两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能够使学生对文本、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深入。

(三)根据情节,想象故事的结尾

有些文言文在结尾处戛然而止,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文本就非常适合用来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一文里,故事讲述到“以堙于东海”就戛然而止了。精卫能否将东海填平呢?她的父亲炎帝看到这一切又会如何呢?是支持精卫的做法还是劝她放弃?当学生沉浸在对结局的想象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进行价值观的建立,续写出自己个性的结尾。

博大精深的文言文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普通思维引向高阶思维,使学生浸润中华文化的同时,还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梅.让文言文教学多一点勤读深思——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杨氏之子》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21.

[2]焦   斌.深入挖掘教材因素用好交际语言范例[J].小学语文,2013.

[3]袁昌仁.国学教育的语文实践[J].辽宁教育,2018.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文言文核心素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