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2022-05-30赖茵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双减政策

赖茵

摘   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强化学校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主导地位,提升在校教学质量,减轻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压力。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和具体目标,制定了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系列策略,在减负的同时,提高数学质量和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家庭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8-0049-03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通常需要布置适当数量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教学任务和课标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合理控制家庭作业的数量,以避免对学生造成过大的课业压力。在实施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数学学科在分配作业时,应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层分类分配作业,杜绝一刀切和题海战术。要同时兼顾基础相对薄弱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优化和改革教学理念,明确减负不只是减少作业的数量,关键在于如何减负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过度布置作业产生的危害

(一)对学生的危害

对于学生而言,过多的家庭作业负担,会增加完成作业的时长,占用娱乐、运动甚至睡眠的时间。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的下降,并逐渐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二)对教师的危害

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布置的家庭作业过多,势必增加批改和纠错的压力,也会占用教师备课和教学研究的时间,阻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对家长的危害

当今社会,家长是因家庭作业而倍感压力的主要群体。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家长不得花高价将孩子送往课外辅导机构,甚至要聘请家教带领孩子完成作业。即便如此,仍需家长协助学生完成部分作业内容。繁重的家庭作业不仅给家长造成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还因此恶化了亲子关系,破坏了家庭教育的温馨氛围。

二、“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着眼于建设高质量的教育系统。强化学校作为教育主体责任人的地位,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减轻家庭教育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国针对中小学生“双减”政策制定了以下要求:

1.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应关切;

2.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

3.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

4.堅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

5.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6.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

7.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对重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三、实施“双减”政策的工作目标

在课后,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回归到校园内,以及做好课后的教学服务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基本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满意程度。

数学作业作为基础学科的日常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验证学生学习任务的独立完成情况。合理地布置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之,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学校教研组和数学教师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要求,合理设计好数学作业。

四、结合“双减”政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具体策略

(一)作业全面减量,归还学生娱乐与休息时间

近年来,国家密切关注到学生因为家庭作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睡眠不足的问题,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全面优化作业设计,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尽可能控制学生作业量为利用在校期间能够完成。多布置一些与学科关联的趣味互动式作业,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家庭作业,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时间,能够结合学生个人爱好,去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让学生体会童年应有的快乐,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学生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护航。

(二)个性化布置作业,因材施教培养

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经过历史的考验,也确为符合教育发展之策。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教育也不能抱有一刀切思想,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家庭教育和个人性格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课程设计和日常课堂中,灵活平衡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规划。在作业布置方面,结合不同学生的薄弱板块有针对性地设置作业,告别题海战术,针对性地巩固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辅助其进行提升训练,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巩固知识模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感受到进步和成功带来的喜悦,帮助每一名学生持续进步,逐步缩小学生的成绩差距。

(三)布置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无论是课堂氛围的调动还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都体现了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基础。如果一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重视学生发展,势必会刻苦沉淀,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无论课上课下,都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

在课后,教师应当灵活布置有趣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学习空间。将学习与日常生活充分结合,例如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次花钱和找零的生活任务,第二天边分享零食,边分享各自的购物体验。让学生在放学回家后,画下当时的钟表指针位置,次日课堂对比一下大家谁先到家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增加实践性作业,挖掘学生特长

教师可以通过抽签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完成几何手工作业,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锻炼学生的几何思维、提升审美意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为自己布置作业,并解释布置作業的理由是为了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主动验收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双休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作业,比如野外观察:每人画一幅具有对称性的昆虫或植物画。让学生在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课堂上展示所有同学的作品,评价谁观察的动植物最特别,谁的画最漂亮。通过布置和验收丰富有趣的实践性作业,同步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美术水平。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协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老师也可以酌情为家长布置少量的作业。让家长利用数学思维,带领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和技巧。例如家长带学生做收纳时,即便剩余的杂粮不能填满一桶,也需要多准备一支杂粮桶。在铺贴地板时,就算剩余的地板碎块足够拼凑成剩余面积的,但为了房间地面的美观和统一,也必须舍弃这部分长度,单独准备一块完整的地板。由此让学生了解了进一法和去尾法。

通过这样的分享,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到实用生活技巧,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真正做到德学双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需要减少课业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会其综合运用知识、挖掘个人天赋。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用已知的生活常识去理解数学知识,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去摸索生活中的规律和乐趣。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体验一个欢乐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杜芸芸.“双减”背景下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2,(6):2.

[2]郁   燕.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之友,2022,36(8):4.

[3]孙武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思考[J].读与写:上旬,2022,(11):3.

[4]马婷君.“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周刊),2022,(6):3.

[5]陈凤连.“双减”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以“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2,(10):3.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特殊的家庭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