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翼,直升机的升力担当

2022-05-30依蔓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尾桨反作用力桨叶

依蔓

作为一种常见的低速飞行器,直升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垂直起降,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可悬停飞行器,这些飞行本领都离不开它的旋翼。

单旋翼直升机

每一片桨叶都在“努力”

和固定翼飞机靠机翼产生升力不同,直升机的升力源自旋翼系统。

旋翼通常由两片或两片以上桨叶组成,与安装在旋翼轴上的桨毂(gǔ)连接,由发动机带动旋转。旋翼轴转动时,会带动桨叶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空气动力。此时,旋翼的每一片桨叶都相当于一个机翼在工作,也就是说每一片桨叶都可以产生升力。

伯努利原理解释升力的产生

升力的由来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无论是固定翼飞机的机翼还是直升机的旋翼桨叶,升力的大小都与机翼/桨叶的翼型(剖面形状)有关。

这两类翼型相似,都有弯曲的表面和逐渐收敛的后缘。当桨叶划过空气时,流经桨叶的空气会沿着翼型的上下表面发生偏转。此时流经上表面的气流加速,根据伯努利原理,气流的加速会引起压力的减小,从而在翼型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产生升力。

此外,据牛顿第三定律解释,每个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气流流经机翼/桨叶翼型上、下表面时,会被其向下“折”,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机翼/桨叶向上运动,也就是升力。

牛顿第三定律原理解释升力的产生

旋翼决定“长相”

当发动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旋翼旋转时,桨叶切割空气,会给空气施加一个作用力矩(力对物体作用时,产生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因为力是相互作用的,所以空气也会同时向旋翼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并借助旋翼将这个反作用力矩传递到直升机机体上。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直升机就会在空中打转。为平衡来自空气的反作用力矩,直升机形成主旋翼+尾桨或双旋翼两种常见的旋翼布局方式。

最普遍、最常見的单旋翼直升机就是典型的主旋翼+尾桨的布局。单旋翼直升机只有一个主旋翼轴系统,后部的尾桨和主旋翼处于不同平面内。尾桨除了用于平衡主旋翼转动引起的反作用力矩,还能用于直升机的方向操控。

双旋翼布局又分纵列式、横列式和共轴式3种情况。其中,纵列式和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两个主旋翼分别安装在直升机的前端与后端,后者的旋翼安装在机身两侧。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最大特点是,两个主旋翼一上一下安装在同一个主轴上。双旋翼直升机无论何种布局都有一个共同点——两个旋翼的桨叶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因为要抵消空气的反作用力矩。

旋翼既是直升机的升力“担当”,也担负着实现直升机运动的重任。这个受竹蜻蜓启发而诞生的伟大发明不仅应用于直升机,也是所有旋翼航空器的标配。未来旋翼还会有怎样的用途呢?我们期待你的发明。

延伸阅读  旋翼的“关节”:铰

在实际飞行中,直升机旋翼的桨叶不是以固定的姿态恒速旋转的,它会通过自身与桨毂之间铰接机构的连接部分运动。这些连接部位就相当于人体的关节,称为“铰”。直升机上的铰有垂直铰(即摆振铰,桨叶可以绕其做横向摆振运动),水平较(即挥舞铰,桨叶可以绕其做上下挥舞的运动),轴向铰(即变距铰,桨叶可以绕其做变距运动)。

飞行中,驾驶员可以通过操纵变距铰使桨叶发生扭转,从而改变升力的大小,使直升机实现升降运动。

直升机与它的桨叶

猜你喜欢

尾桨反作用力桨叶
探究奇偶旋翼对雷达回波的影响
被动变弦长提升变转速尾桨性能
直升机旋翼干扰对尾桨气动噪声影响的数值研究
气球火箭
立式捏合机桨叶结构与桨叶变形量的CFD仿真*
分析、概括法在牛顿第三定律中的应用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直升机尾桨/尾梁耦合动稳定性分析
直升机桨叶/吸振器系统的组合共振研究
立式捏合机桨叶型面设计与优化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