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家的科研日常

2022-05-30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家弹簧圈脑血管

医学家工作非常繁忙,常遇到急危重癥患者需要救助。让我们以从事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神经外科医生为例,走进医学家的科研日常。

神经外科医生正在给病人进行介入手术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影视剧里的外科医生常白衣加身、帅气威严,手术刀挥,抽丝剥茧、祛病除魔,宛如天使一般。然而,现实中的医生绝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光鲜,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比拼,工作中丝毫不能马虎,手术中不能有半点差池。

毫厘之间定生死

脑动脉瘤是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随时都有发生破裂的危险,因此被称为脑血管上的“炸弹”。从事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神经外科医生,则被称为脑部“拆弹专家”。

脑动脉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绘图/ 飞飞)

针对这种危险的“炸弹”,神经外科医生要如何“拆弹”呢?原来,医生是用微创的神经介入方法,将微小的导管与导丝缓慢送入患者的血管内,利用精确的操作,向动脉瘤内填入细如发丝的弹簧圈,将动脉瘤封堵起来,使血液不再冲击动脉瘤壁从而阻止这些动脉“炸弹”爆炸出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医生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在X射线影像监视下,操控细长的导管、导丝进入患者的血管内,在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血管腔内前进、转弯,最后进入动脉瘤内进行填塞。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过程示意图(绘图/ 飞飞)

动脉瘤壁非常薄,整个填塞过程就仿佛是高空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顶破瘤壁造成灾难性出血。而且很多时候,动脉瘤的形态并不规则,周边的血管走向也很复杂,为了顺利栓塞动脉瘤,同时保护周边的血管不受影响,神经外科医生除了运用弹簧圈进行栓塞,还需要用到支架、球囊、导管等辅助器械,才能顺利完成“拆弹”。

大器晚成 道阻且长

医生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职业,十余年寒窗苦读、十余年专科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而作为专业技能要求更高的神经外科医生,更是需要加倍的努力和付出。

要完成“拆弹”的操作,神经外科医生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而这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依靠大量的专业知识学习、大量的手术观摩和演练以及大量的基本功训练。

即便如此,“拆弹”的工作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每一个患者、每一根血管、每一个动脉瘤的情况都不一样,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时甚至不得不采用一些风险很高的手术策略,险中求胜。

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失败,医生也是一样,不过,医生的对手是死神,医生的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一个生命可能从手中逝去。因此,医生的日常,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两个词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成为一名“拆弹专家”的道路注定是艰苦且漫长的,但是也唯有经历这一段“旅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而付诸的光阴岁月,最终会在神经外科医生手中的毫厘之间得到展现。

(责任编辑 / 张丽静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医学家弹簧圈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女医学家与小说《静影沉璧》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名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