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2-05-30邱椿莉

西藏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西藏道德

邱椿莉

(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0)

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020 年4 月21 日公布,全球已有191 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停课的措施,超过15 亿学生和6300 万教师受到影响。当前多国主要采取远程方式重启教学,韩国从4 月20 日起,每天中小学教学高峰时540 万名学生同时在线听课;意大利从4 月开始,进入了在线教学模式,但网速和网络覆盖面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科教文组织还指出,即便开展网络教学,也有8.26 亿家庭没有电脑,7.06 亿家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我国教育部也明确要求“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因为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为防止阻断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将新媒体融入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全过程,以保证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包括对中等职业学生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进行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国内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促使新媒体在教学领域得以快速应用。新媒体促进了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拓宽了授课渠道、更新了授课方式和方法,但也给教育教学带了一些问题。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为未成年学生,且多为农牧民子女进城住校就学,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没有形成牢固的态度立场和行为约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渗透,迫使西藏中职学校和教师不得不更新德育方式方法,提升中职学生道德素养。

1 新媒体在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 新媒体在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使用率较低

社会对于中职学校的认可度较低,没有意识到当今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社会上很多学生家长更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不少家长宁愿花巨资利用各种关系渠道让小孩到重点高中或者民办高中就读也不愿意让小孩就读于职业高中。而选择读职业高中,学一门技术则就成了“行为习惯差、文化基础差”的“双差”学生的无奈选择。西藏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牧区,生源质量较低,部分来源于中小学辍学生,部分来源于中考失利学生,从生源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来讲,与大专以上学历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部分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即使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也不会利用大量时间用来提升学习质量和改善道德素养。

1.2 师资难以使新媒体技术在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中实现应用创新

首先,从西藏全区师资来看,2018 年中职学校专人教师18247 人,教师数量仅次于全区小学教师为22415 人的数量。而全区中职学校学生总数为22817人,小学学生总数为326334人。从教师学生负担系数来讲,中职教师的学生负担系数[1]最小仅为1.25 人,而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负担系数为14.56人。截止2019年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分为为99.62%、99.94%、98.68%、96.41%、99.69%,中职教师学历合格率最低。主要是西藏中职教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师学历为本科参加工作,且中职教师多为普通中学转调而来,缺乏系统的专业提升和锻炼;加之中职学生管理难、待遇低、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等原因,造成中职教师怠工现象,道德教学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其次,很多西藏中职学生就是由于学习不好才选择辍学或被选拔考试所淘汰;且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也不太感兴趣,以致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对岗位见习也是应付了事,毫无职业生涯规划,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愿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质量提升的尝试;此外,从区外引进的优秀毕业生过来中职院校任教后也常因为中职院校待遇相对较差;加之气候相对恶劣,高原缺氧,承诺好的就业条件难以兑现,难以发挥自身价值等各种原因,宁愿选择辞职也不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1.3 新媒体在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使用与内地还有较大的差距

西藏当地在充分考虑毕业生专业结构的基础上,在选拔任用工作人员时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当前,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开设了旅游、电商等81 个专业、涵盖农林牧渔类、资源与环境类等17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为84%,近5 年来,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含升学)由不足70%上升到88%,但仍有部分学生仍然面临就业难问题。由于西藏中职学生长期受家庭长辈宗教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难以在短期内根除,这就要求在校教育中加强对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随着我们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重点关注专业建设情况,大部分中职院校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挤压思想政治类课程和职业素养类课程,忽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即使有部分中职院校开展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并未将此类课程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部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职业素养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与社会、企业脱节的突出问题;一些学校在没有扎实的了解行业背景、企业需求的条件下,就盲目的开设专业课程,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市场需求,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因为道德素养不够而得不到企业的重用。新媒体在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使用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表现形式,而内地发达城市在人才培养上多能在传统课堂与现代教学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促进新媒体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多功能表现形式来提高道德教育水平。

2 新媒体给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重要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2.1 新媒体给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重要价值

2.1.1 新媒体成为西藏中职道德教育的新载体。现代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日趋成熟和完善,伴随新冠疫情而发展壮大的新媒体教育成为西藏中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存在的新媒体当中的社交平台及软件时常伴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环境道德相关视频、文章或图片等内容,中职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互联网技术,通过教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载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延伸,强化道德教育效果。

2.1.2 实现线上线下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平衡充分发展。新媒体搭建了教师与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线上新平台,解放了时间和地点对教学过程的约束。借助新媒体软件传播即时视频和文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同时,线下通过应用新媒体可拓宽中职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视野,提升中职学生创新的能力,帮助中职学生实现线上线下道德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2.1.3 推动西藏中职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西藏中职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媒体技术及信息的普及应用,西藏中职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学习的学习理论教材体系,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没有现实导向性和标杆性培养方向和实施细则,仅借助儒家思想来影响中职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这种现实制约性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之间存在矛盾,所以要借助新媒体来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价值引导,以此推动西藏中职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2 新媒体给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问题

2.2.1 增加手机的使用量。新媒体的使用使中职学生网络使用率增加,特别是手机终端的便捷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分散了学习注意力,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2.2.2 增加网络使用风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实施诈骗,西藏中职学生在接受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网络诈骗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有限,特别是学生大多来自于农牧区的未成年,对于新事物怀有好奇心,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入侵。一方面造成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威胁。

3 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新媒体使用创新路径

3.1 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传统路径

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传统路径是教育者运用教育资料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过程。往往以填鸭式、满堂灌形式将知识堆积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道德教育,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3.2 西藏中职学生道德教育新媒体使用创新路径

3.2.1 道德教育理念创新。在新媒体视域下,西藏中职教师应当创新道德教育理念,对新媒体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线上线下教育平衡发展模式,将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新媒体平台线上道德教育与在校课堂线下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西藏中职道德教育实现多元化融合教育。

3.2.2 道德教育模式创新。在新媒体逐渐渗透中职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线上新媒体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防止中职学生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环境道德方面偏离正确的轨道。

3.2.3 道德教育方法创新。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对分课堂纳入中职道德教育教学课堂,借助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中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实现需求导向性自主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围绕教学计划,精准规划教学改革实及路径创新;提高政治站位,精细教学流程,规范教学内容,共享教学资源,设计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新型道德教育教学体系。

3.2.4 道德教育途径创新。西藏中职道德教育教学改革要在此次疫情影响下,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进行分类教学改革,特别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满足西藏中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道德学习需求的多样性,改变教学过程中资源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

在新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冲击下,数字化学习环境必将成为未来学习发展的主流,这给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视域下,西藏中职教育应创新理念,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西藏道德
都是西藏的“错”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