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就山里娃的“足球梦”

2022-05-29高国宴

甘肃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春苗榆中县足球队

高国宴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连川乡,是一个被黄土和大山包围的偏远山乡。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春天仍会下雪,刮起大风来,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大山里,却有一所远近闻名的“足球小学”——中连川小学。这是一所典型的乡属寄宿制农村小学,由于人口稀少,加之当地很多适龄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学校学生百十人左右。但就是这样一所小学,带领着一群“山里娃”将足球踢出了山区,踢出了甘肃,踢出了国门。中连川小学也因为根植足球文化的育人理念,2016年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说起中连川小学,就不得不提起“春苗足球队”以及它的创始人、“专业”教练员、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马安武是土生土长的中连川人,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中连川小学任教。他发现,这里的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单调的学习生活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时任学校副校长的马安武提出了“增强体质,以球育人,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让山区孩子“身体素质好、吃苦精神好、意志品质好”的“三好”精神得到发扬和传承。

马安武积极整合学校足球资源,亲自对全校学生进行足球基本技术指导和足球兴趣培养。在没有专业教练、没有标准足球场的情况下,穿着布鞋的孩子们经过一年“训练”,都能像模像样地踢几脚球。当时,全校5个年级140人,共有13支球队,学校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足球小学。

中连川小学独特的办学理念,不但成就了山村孩子的足球梦,更改变了山区人们的教育观念。以至到今天,谈到最初发展少年足球、组建足球队的初衷,马安武都会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儿时的梦想,也是所有山里娃的梦想。我们就是想借助足球,让孩子们成为自信、阳光的逐梦人。”

足球队成立后,为了尽快提升孩子们的技能水平,马安武和学校领导班子共同研究,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马安武认为,高质量是时间与效率的平衡。在目前情况下,必须做到时间上的保障。为此,每天早晨,作为教练的马安武都会亲自带领孩子们做1小时的“有球体能”训练,每天大课间组织孩子们进行40分钟的分组比赛,外加每天放学后的1个半小时的“专项”训练。为了弥补自身专业的短板,马安武经常抽时间恶补足球专业知识,并借助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在晚自习带领孩子们观看各种足球比赛。

随着孩子们踢球水平的提高,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随之发生:学校一些任课教师和家长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踢足球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甚至动员或阻止孩子们参加足球训练。为此,马安武和学校领导班子利用家长座谈会以及学校工作例会,对校园足球作介绍和宣传。他说,通过踢足球达到强身健体是最基本的出发点,提高踢球技术并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核心所在,而把优秀的足球苗子送出去继续深造是理想的落脚点。

为了彻底打消教师和家长的顾虑,马安武经常和队员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关注每一位队员的学习、生活动态。同时重视队员的思想教育,对他们的学习、踢球、做人进行动态监测和适时调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们踢球前后的变化很大,绝大多数孩子踢球后学习更加优秀了,待人更有礼貌了,身体更棒了,人也更阳光了。原先反对、质疑的教师也反映,足球队的孩子学会了倾听和交流,在学习上更投入,思维更活跃,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学校对足球队的精细化管理。因为学校要求足球队员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更要学会踢球。由于学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和足球队管理深得人心,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踢球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了,学校足球队终于驶上了健康、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的交流比赛,才能真正了解差距,取得真经,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踢足球带来的快乐和价值。但是,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足球队外出比赛的各种费用便成了最大问题,很多优秀的足球苗子也因为费用问题失去了踢球的机会。至今,让马安武难以释怀的是,一个很有踢足球天赋的队员,被选拔为“甘肃足球少年”,在韩金铭足球俱乐部培养了半年,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足球梦。这次事件,对他的感觸很深,更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为了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也为了让足球队长足发展,让孩子们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学区及学校领导的马安武在教学、训练、管理之余,不得不四处奔走,四处“化缘”。

一个人一定要心存感恩,方能渐行渐远。马安武始终怀揣感恩之心,他有一个感恩本,上面记录了这些年来所有的部门、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对“中连川春苗足球队”的关心与支持:榆中沛霖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爱心人士金杰仁、甘肃省老干局、北京善之情慈善会、央视少儿频道鞠萍等10位节目主持明星、安利公司甘肃分公司以及安利公益基金会……正是这些涓涓爱心,帮助“中连川春苗足球队”购置足球、购买装备、支付参赛费、报销车费、餐饮费等,让这些和父辈一直扎根大山的“山里娃”有机会一次次走出校门、走出甘肃,也让这些逐梦的孩子因为足球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得到了锻炼,收获了自信,也收获了人生的意外之喜。

近十年来,在马安武的努力下,在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家长的配合下,“中连川春苗足球队”应邀在甘肃、北京、天津、河北、四川、广州、湖南、湖北、辽宁、江西、海南等省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150场次,各种足球奖杯、证书纷至沓来。一场场比赛,不仅踢出了山区孩子们的自信和阳光,亮出了“中连川春苗足球队”的名片,也为这里更多的“山里娃”开阔了眼界,为他们的美好人生铺就了“康庄大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着“中连川春苗足球队”的影响力日趋扩大,湖南卫视、辽宁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英国媒体也将目光投到了这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近年来,各种媒体对“春苗足球队”及中连川小学足球文化的报道达到了100余次。特别是随着由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历经3年跟拍的榆中县中连川小学足球纪录电影《踢球吧:孩子》,以榆中县中连川小学足球故事为原型改编拍摄的励志电影《足球,少年》在全国院線上映,有效推动了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

比起足球带给学校、个人的荣誉,马安武和他的团队在足球队得到良性发展的同时,开始为孩子们搭台筑梦。因为他们知道,山区的孩子踢球,除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踢足球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为孩子们搭台筑梦,助力他们成就梦想,才会让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真正爱上足球。为了助力孩子们通过踢足球改变命运,马安武和他的团队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借助各种比赛和平台,多方奔走,为优秀的足球队员谋出路、谋发展。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中连川春苗足球队”的孩子们已有30多名被省内外体校及足球特色学校选拔录取,继续深造;10余名队员进入云南足协、成都足协、陕西省队、河南绿茵、甘肃省体校等专业队,继续追逐自己的足球梦想;8名优秀队员先后赴英国集训深造。

随着越来越多的“山里娃”因足球走出大山,“中连川模式”开始在农村生根发芽。足球特色办学,足球特色文化育人,由“点”开始向“面”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了榆中县“足球强县”的发展步伐。2016年,《榆中县足球强县方案》出台后,全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迅速推进,因成就显著,2020年12月榆中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2021年榆中县再次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有人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随着榆中北部山区学校的布局调整,“中连川春苗足球队”和中连川小学必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契机。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春苗榆中县足球队
月球机器人足球队捧得“天神杯”
机器人足球队角逐“天神杯”
甘肃榆中县掏9亿元建公园 ,7年没交付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窃贼骑的是哪辆车
春苗寄语
雨润“春苗”茁壮长
甘肃省榆中县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关系调查
天山脚下,关爱情深:“春苗营养计划”第3000所厨房在新疆落成
去嘎婆家